研己錄-讀句卡爾維諾(下)
這種年歲的人還不懂得區(qū)別善惡是非蛹疯,一切感情全都處于模糊的沖動狀態(tài)戒财;這種年歲的人熱愛生活。對于每一次新的經驗捺弦,哪怕是殘酷的死亡經驗固翰,也急不可耐「牵《分成兩半的子爵》
自問:過了某個年歲骂际,理性就開始慢慢占上風。
如果能夠將一切東西都一劈為二的話冈欢,那么人人都可以擺脫他那愚蠢的完整概念的束縛了歉铝。我原來是完整的人。那時什么東西在我看來都是自然而混亂的凑耻,像空氣一樣簡單太示。我以為什么都已看清,其實只看到皮毛而已香浩。假如你將變成你自己的一半的話类缤,孩子,我祝愿你如此邻吭,你便會了解用整個頭腦的普通智力所不能了解的東西餐弱。你雖然失去了你自己和世界的一半,但是留下的這一半將是千倍的深刻和珍貴。你也將會愿意一切東西都如你所想的那樣變成半個膏蚓,因為美好瓢谢、智慧、正義只存在于被破壞之后驮瞧。《卡爾維諾文集》
自問:腦子里能容下完全相反的兩種想法氓扛,應該是睿智的標志之一。
可是船隊已經消失在海平線以下论笔。我留在這里采郎,留在我們這個充滿責任與磷火的世界上了——責任與磷火,分別代表著什么狂魔?我個人的理解蒜埋,責任就是我們作為社會人不可推脫面對的種種,家庭毅臊,事業(yè)理茎,道德等等黑界。而磷火就是每個人心中真正的自我管嬉,渴望自由、燃燒朗鸠、釋放蚯撩,甚至毀滅。而我們就在這兩者之間尋求平衡烛占。《分成兩半的子爵》
自問:你找到你的磷火了嗎胎挎?你承擔了你的責任嗎?你可能用磷火點燃更大的責任嗎忆家?
被切成兩半其實是件好事犹菇,如此才會理解世界上的一切人事物都不完整、才會知道這種不完整會帶來悲傷芽卿。《分成兩半的子爵》
自問:跳出來看著你被切割的兩半吧揭芍,也沒什么不好。反正不完整才是人生常態(tài)卸例。
宇宙是各種天體称杨、星云和塵埃的集,是各種力的場筷转,各種場的交姑原,各種集合的集合。《帕洛馬爾》
自問:社會就是各種人呜舒,事和物的集锭汛。是各種思維的場,各種人的聚,各種聚合的聚合店乐。
在這個故事發(fā)生的時代艰躺,世事尚為混亂。名不副實的事情并不罕見眨八,名字腺兴、思想、形式和制度莫不如此廉侧。而另一方面页响,在這個世界上又充斥著許多既無名稱又無特征的東西、現(xiàn)象和人段誊。生存的自覺意識闰蚕、頑強追求個人影響以及同一切現(xiàn)存事物相抵觸的思想在那個時代還沒有普遍流行開來,由于許多人無所事事——因為貧窮或無知连舍,或者因為他們很知足——因此相當一部分的意志消散在空氣里没陡。《卡爾維諾文集》
自問:無所事事與知足,是在無意識的消耗意志力索赏。
這個火災的夏季因此而成為一個不錯的季節(jié):在大家的心中有一個需要解決的共同問題剃斧,每個人都把它放在其他個人利益之前,而且從其他許多優(yōu)秀人物的贊同和敬佩中得到了滿足與報償忽你。《樹上的男爵》
你如何區(qū)別這種集體式的滿足與強大幼东?你如何理解個人式的滿足與強大?
這些年我一直提醒自己一件事情檀夹,千萬不要自己感動自己筋粗。人難免天生有自憐的情緒,唯有時刻保持清醒炸渡,才能看清真正的價值在哪里娜亿。我們每人都有別人不知道的創(chuàng)傷,我們戰(zhàn)斗就是為了擺脫這個創(chuàng)傷蚌堵。
自問:無論是成功或者失敗,自我感動都是動搖心智的表現(xiàn)督赤。抽離出來嘁灯,理性觀察那個成功或失敗的角色,冷靜保持自我躲舌。
什么是“生活的含義”呢丑婿?就是我們只能從別人的生活總獲得的某種東西。把這種東西變成要講述的故事没卸,就要使它們變成過去的羹奉、以死亡而結束了的事情。《美國講稿》
自問:你如何解讀生活的含義约计?各種角色的疊加诀拭?
幽默把自我,世界以及自我與世界的各種關系煤蚌,都放在被懷疑的位置上耕挨。《卡爾維諾文集》
自問:在釋放幽默時,你拿捏好這個關系了嗎尉桩?你知道應該放在哪個被懷疑的位置了嗎筒占?
作為一名作家,我從一開始就力求探索那捕捉時間相距遙遠的點并將其連接起來的心智線路的閃光魄健。我喜愛探險故事和童話赋铝,盡量在其中尋找某種內在能量的對等物插勤,心智的某種運動沽瘦。我一直是在尋求形象和從形象中自然地產生出來的運動,同時我也意識到农尖,只有在想象流轉化為文字之后析恋,我們才能夠談論某種文學效果。對于寫詩的詩人是這樣盛卡,對于散文作家也是這樣:成功取決于用詞助隧、煉字,表達的妥當當然常常來自靈感的急速閃爍滑沧,但是規(guī)律卻是耐心地尋找恰如其分的詞語并村,尋找每個字都不可更替的句子,尋找字音與概念的最為有效的配合滓技。我確信哩牍,寫散文是不應該和寫信[整理者:疑當為“寫詩”]有任何區(qū)別的。兩者的要點都是尋找獨特的詞句令漂,簡潔膝昆、凝煉而且便于記憶的詞句丸边。《美國講稿》
自問:用詞,煉字荚孵,表達妥當妹窖,獨特的詞句,簡潔收叶,凝練而便于記憶骄呼。這應該成為個人文字輸出的標準。
旅行的時候判没,你會發(fā)覺城市是沒有差異的:每個城看起來就像任何一個城谒麦,它們互相調換形狀、秩序和距離哆致,不定形的風塵侵入大陸菩收,你的地圖卻保存了它們的不同點:不同性質的組合洋丐,就像名字的筆畫。《看不見的城市》
自問:嘗試去找每個城市不同性質的組合。
如何評價他沒有講出自己的想法领跛,這倒是個有爭議的問題。在普遍沉默的時代睡蟋,隨波逐流涩金、緘口不語,當然是有罪的漱牵;但現(xiàn)在是大家講話過多的時代夺蛇,講話正確并不重要(因為你的話反正會消失在眾人話語的海洋之中),重要的是講話時要講清前因后果酣胀,使你講的事情身價百倍刁赦。既然一席話的連貫性和因果關系決定著其中每句話的價值,那么人們當今能夠做出的惟一選擇就是要么口若懸河講個不停闻镶,要么緘默不語絕不開口甚脉。如果選擇口若懸河,帕洛馬爾先生一定會發(fā)現(xiàn)自己的思想并非按直線展開铆农,而是曲折反復或呈波浪式展開牺氨,時而自我否定,時而自我修正墩剖,根本談不上正確性猴凹;如果選擇緘默不語,應該說掌握沉默的藝術比掌握講話的藝術要困難得多岭皂。《帕洛馬爾》
自問:如何掌握沉默的藝術郊霎?
人們無法判斷誰得到了最大的幸福,因為每人以他自己的方式和秉性來定義幸福蒲障。
從生命擁有者的觀點來看歹篓,生命不能以質或量來評估瘫证,也不能與其他生命做比較。它的價值就在它本身庄撮,以至于期待或恐懼來生都是妄想背捌。
隨著死亡而來的是不存在,這種不存在與出生前的不存在是等同且對稱的洞斯。《為什么讀經典》
自問:你如何用你的方式和秉性來定義幸福毡庆?
自問:你警惕到自己所有愚蠢的做法了嗎么抗?
一部經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讀都像初讀那樣帶來發(fā)現(xiàn)的書。《為什么讀經典》
自問:用你自己的方式去定義你要讀的經典亚铁。
但是心智的速度是不可測量的蝇刀,無法比較也無所謂競爭的;也表現(xiàn)不出在歷史上的結果徘溢。心智的速度本身就是珍貴的吞琐,因為它給對于這樣的事物具有感受能力的人帶來愉快,而不是可以利用的實際使用價值然爆。一篇急速而銳不可擋的推理言詞不一定比經過深思熟慮的推理言詞更好站粟。《美國講稿》
自問:銳不可當的推理言詞與深思熟慮的推理言辭應該分屬于哪些場合?
每到一個新城市曾雕,旅行者就會發(fā)現(xiàn)一段自己未曾經歷的過去:已經不復存在的故我和不再擁有的事物的陌生感奴烙,在你所陌生的不屬于你的異地等待著你。《看不見的城市》
自問:這種陌生感與新鮮感會對你有什么改變剖张?每一次的旅行切诀,你在期待什么?
因為實際情況是修械,我們年輕時所讀的東西趾牧,往往價值不大检盼,這又是因為我們沒有耐心肯污、精神不能集中、缺乏閱讀技能吨枉,或因為我們缺乏人生經驗蹦渣。《為什么讀經典》
自問:當你有耐心,能集中精神貌亭,具備閱讀技巧柬唯,擁有些人生經驗之后,只讀經典圃庭。
非人類的和諧只是各種力的平衡锄奢,似乎沒有任何意圖失晴,而人類的和諧則追求幾何形狀或音律規(guī)格的合理性,雖說這種合理性永遠也不能達到盡善盡美的程度拘央。但是涂屁,在這兩種不同性質的和諧之間總能察覺出另一種和諧。《帕洛馬爾》
自問:你嘗試過分析不同性質的和諧嗎灰伟?人類合理性的和諧拆又?非人類力與美的和諧?
他目光想要到達的地方栏账,正是飄浮著的煙霧屏障以外的地方:事物的形態(tài)在遠方才分辨得更清楚帖族。《看不見的城市》
自問:放遠看一件事物,才能看見全貌挡爵。
經典是那些你經常聽人家說“我正在重讀......”而不是“我正在讀......”的書竖般。《為什么讀經典》
自問:你創(chuàng)作出來的畫作,文字茶鹃,思想要讓人重讀捻激,而不是在讀。這才是在做一件有意義的事前计。
總有一條路你必須走胞谭,總有一條路你必須放棄,選擇根本就是放棄的同義詞男杈。
這個姑娘專心致志地畫貝殼丈屹,表明她追求外部世界能夠提供的因此也是能夠達到的完美的外形;而我呢伶棒,我則相反旺垒,我早就確信完美只能是部分的與偶然的,因此無需苦苦追求肤无,事物的真正實質當事物解體時自己會顯露出來《如果在冬夜先蒋,一個旅人》
自問:選擇一種你想要的生活之路,并心無旁騖的走下去宛渐。
只有存在的東西才會消失竞漾,不管是城市,愛情窥翩,還是父母业岁。
我經歷的一切往事都證明這樣一個結論:一個人只有一次生命,統(tǒng)一的寇蚊、一致的生命笔时,就像一張毛氈,毛都壓在一起了仗岸,不能分離允耿。《如果在冬夜借笙,一個旅人》
自問:存在與不存在的,你更注重哪一個较锡?
一個完整的人不是善與惡的不明確的總和提澎,一個人甘心情愿地給自己立一條嚴格的規(guī)矩,并且堅持到底念链。因為無論對他還是對別人盼忌,沒有這條規(guī)矩,他將不是他自己掂墓,也就是說我們心中怎樣樹立我們的準則不受外界干擾堅持自我谦纱。《分成兩半的子爵》
自問:你的心中是否有一條心甘情愿的嚴格規(guī)矩,堅持自我君编?
這座城市不會訴說它的過去跨嘉,而是像手紋一樣包容著過去,寫在街角吃嘿、在窗戶的柵欄祠乃、在階梯的扶手、在避雷針的天線兑燥,在旗桿上亮瓷。在每個小地方,都一一銘記了刻痕降瞳。
人們無法判斷誰得到了最大的幸福嘱支,因為每個人以他自己的方式和秉性來定義幸福。《為什么讀經典》
自問:你的生命中挣饥,都有哪些值得銘記的刻痕除师?
至少對那些被視為“博學”的人是如此;它不適用于年輕人扔枫,因為他們處于這樣一種年齡:他們接觸世界和接觸成為世界的一部分的經典作品之所以重要汛聚,恰恰是因為這是他們的最初接觸。
代表反復的“重”短荐,放在動詞“讀”之前倚舀,對某些恥于承認未讀過某部名著的人來說,可能代表著一種小小的虛偽搓侄。為了讓他們放心瞄桨,只要指出這點就夠了,也即無論一個人在性格形成期閱讀多么廣泛讶踪,總還會有眾多的重要作品未讀。《為什么讀經典》
自問:重讀的過程更像是自我反省之路泊交,從里面再讀出些如何活清醒的養(yǎng)分乳讥。
飛行是旅游的對立面:你穿過空氣稀薄的空間柱查,消失在真空中;你承認在一定時間之內不置身于任何地方云石,那里的時間與空間與你出發(fā)地的時間與空間沒有聯(lián)系唉工。這段時間你干什么?你如何度過世界沒有你汹忠,你沒有世界的這段時光淋硝?《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
自問:你如何度過這段世界沒有你宽菜,你沒有世界的日子谣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