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一個詞“娛樂至死”蛤织,簡單的說就是現(xiàn)實中的一切活動都日趨娛樂化,所有都成為娛樂的附屬鸿染。
? 先講一個題外話指蚜,這個詞是我昨天在聽申論課的時候第一次聽說,可能是我與大眾傳媒太過脫節(jié)了涨椒,由此可以看出考試摊鸡,其實并不是完全的負擔,我們能在考試丢烘、復(fù)習中學到很多柱宦。
? 題中提到了一個例子,劇團以低價票的形式給大學生進行公益演出播瞳,劇目是曹禺先生的《雷雨》掸刊,結(jié)果在學生的哄堂大笑貫穿全場。這件事引起了青少年文化素養(yǎng)缺失的討論赢乓。很慚愧的說忧侧,我并沒有看過《雷雨》的話劇石窑,僅僅是在曹禺先生的集子里看過劇本,劇本寫的是一個帶有封建色彩的資本主義家庭的悲劇蚓炬,是比較嚴肅的松逊。不合時宜的哄堂大笑,透露出來的的確是青年人文化素養(yǎng)的缺失肯夏,和過于娛樂的心態(tài)经宏。
? 再舉一個例子,我個人比較喜歡acg文化驯击,有時候會看一些宅向小說烁兰,“歡樂書客”是我比較常用的一個軟件,書客總體來說是一個較好的平臺徊都,對于版權(quán)的保護當年做的很好沪斟,但是,書客中很多作者都有一個不好的文字習慣暇矫,不節(jié)制的玩“文學怪髦”,純粹為了搞笑而搞笑李根。改編一些名著中的段落槽奕,來娛樂讀者,被用的最多的應(yīng)該就是魯迅先生的《孔乙己》和《阿Q正傳》了房轿。我個人認為適當?shù)耐婀J强梢缘氖非蹋强梢云鸬蕉簶返淖饔茫欠磸?fù)冀续、無節(jié)制的使用,是否會讓人感覺對作家以及文學作品的不尊重呢必峰?
? 越來越娛樂化已經(jīng)是一種趨勢了洪唐,而在這種趨勢下“娛樂至死”是否正確,對于文化的尊重和文學素養(yǎng)的態(tài)度吼蚁,真的值得我們重視和深思凭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