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聶文蔚(二)【5】
【原文】
文蔚謂“致知之說,求之事親峡碉、從兄之間近哟,便覺有所持循”者,此段最見近來真切篤實之功鲫寄。但以此自為不妨吉执,自有得力處;以此遂為定說教人地来,卻未免又有因藥發(fā)病之患戳玫,亦不可不一講也。
蓋良知只是一個天理未斑。自然明覺發(fā)見處咕宿,只是一個真誠惻怛①便是他本體。故致此良知之真誠惻怛以事親便是孝蜡秽,致此真知之真誠惻怛以從兄便是弟府阀,致此真知之真誠惻怛以事君便是忠。若是從兄的良知不能致其真誠惻怛芽突,即是事親的良知不能致其真誠惻怛矣试浙;事君的良知不能致其真誠惻怛矣,即是從兄的真知不能致其真誠惻怛矣寞蚌。故致得事君的良知田巴,便是致卻從兄的良知;致得從兄的良知挟秤,便是致卻事親的良知壹哺。不是事君的良知不能致,卻須又從事親的良知上去擴充將來艘刚。如此管宵,又是脫卻本原,著在支節(jié)上求了攀甚。然其發(fā)見流行處啄糙,卻自有輕重厚薄毫發(fā)不容增減者,所謂“天然自有之中”②也云稚。雖則輕重厚薄毫發(fā)不容增減隧饼,而原又只是一個。雖則只是一個静陈,而其間輕重厚薄又毫發(fā)不容增減燕雁。若可得增減诞丽,若須假借,即已非其真誠惻怛之本體矣拐格。此良知之妙用僧免,所以無方體,無窮盡捏浊,“語大天下莫能載懂衩,語小天下莫能破”③者也。
[注釋]
①惻怛:惻隱金踪,懇切浊洞。
②“天然”句:語出《河南程氏遺書》卷十七:“事事物物上,皆天然有個中在那上胡岔,不待人安排也法希。”
③“語大”二句:語出《中庸》:“故君子語大靶瘸,天下莫能載焉苫亦;語小,天下莫能破焉怨咪∥萁#”意為君子講到道的廣大,即使是天地?zé)o邊無際也裝載不了它诗眨;講到道的精微饼丘,天下任何東西也破碎不了它。
[譯文]
文蔚你認為“致知的學(xué)說辽话,從孝敬父母、尊敬兄長上去尋求卫病,便覺得有所遵循”油啤,這最能反映你近來所下的真切篤實功夫。有這樣的想法也無妨蟀苛,也自有其道理益咬,但如果從此把這當(dāng)做定論去教別人,卻不免犯了看藥生病的毛病帜平,所以我不能不說一說幽告。
良知只是一個天理。良知的自然明覺顯現(xiàn)處裆甩,只是一個真誠惻隱冗锁,就是它的本體。致良知的真誠惻隱以侍奉雙親就是孝嗤栓,致良知的真誠惻隱以遵從兄長就是悌冻河,致良知的真誠惻隱以事奉君王就是忠箍邮。只是一個良知,只是一個真誠惻隱叨叙。如果遵從兄長的良知不能真誠惻隱锭弊,那就是事奉雙親的良知沒有真誠惻隱;如果事奉君王的良知沒有真誠惻隱擂错,那就是遵從兄長的良知沒有真誠惻隱味滞。所以,致得事君的良知钮呀,就是致了從兄的良知剑鞍;致了從兄的良知,就是致了事親的良知行楞。不是說先有事親的良知攒暇,然后再擴充開來,有了事君的良知子房。如果這樣形用,又脫離了本原,在枝節(jié)上求了证杭。良知只是一個田度,隨他發(fā)揮呈現(xiàn),自然完備解愤,無來無去镇饺,也無須假借于外。然而他的發(fā)揮呈現(xiàn)送讲,自然有輕重厚薄奸笤,絲毫不能增減,這就是( 程頤先生說的)“事事物物都有一個天然的中在那上哼鬓,不待人安排也”监右,良知只有一個,雖然只有一個异希,但是其輕重厚薄恰如其分健盒,不增不減,無過不及称簿。如果可以增減扣癣,如果可以向外求,那就不是他真誠惻隱的本體了憨降。這就是良知的妙用父虑,沒有形體,無窮無盡授药,《中庸》說:“君子語大频轿,天下莫能載焉垂涯;語小,天下莫能破焉”( 說它大航邢,天下任何東西都裝載不下它耕赘;說它小,天下任何東西都不能再把它分割成更小的單位)膳殷。
[解讀]
陽明先生進一步闡釋良知只有一個這個原則操骡,舉了事親、從兄赚窃、事君三個例子册招,從形式上看,這是三種不同的事情勒极,但是其中的共同點是“真誠惻怛”是掰,如果沒有這個“真誠惻怛”,三件事全成了偽行辱匿。正是從這個最核心的“真誠惻怛”出發(fā)键痛,陽明得出了“良知只有一個”的結(jié)論,這里強調(diào)的是“良知”最重要的性質(zhì)——“誠意”匾七,“意”誠了絮短,良知自然能得其用,“意”誠了昨忆,良知顯現(xiàn)和作用之處自然會恰中事理丁频,不需要增減和外借他物。
圣人論道邑贴,是因病發(fā)藥席里,比如王陽明是因聶文蔚的病,給他發(fā)一個藥拢驾,這藥不是給你吃的奖磁,你別拿起就吃,又吃出病來独旷,成了因藥發(fā)病。當(dāng)思想成為文字寥裂,它已經(jīng)死了嵌洼。所以才有“不立文字”之說。然而封恰,不立文字麻养,又沒有一個下手處,又必須有文字诺舔,包括“不立文字”鳖昌,也是四個字备畦。讀書,是自己去復(fù)活古人的思想许昨,你也不可能百分百復(fù)活他懂盐,只是致自己的良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