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鞋真,群里的一位小伙伴每天在群里分享克里希那穆提的《重新認識你自己》這本書崇堰。早年度過這本書,但對書中的描述可以說只是一知半解,甚至是誤解海诲。
但這次重讀竟然有如此多的共鳴繁莹,經歷這些年的學習生活,對書中的很多內容又有了新的理解特幔,至少現階段我感覺是自己認知層面覺得是真相實相的內容咨演。(此文也只是個人淺薄的感悟,不乏日后有更深刻的洞見)
01
不要把力量交出去
本書的開篇就對世間的一些教派提出了質疑蚯斯,這里不會去討論和評判任何宗教教派薄风,只是由此衍生到我們周圍看到的一種普遍現象,包括前幾年的我也是如此:
課上完了溉跃,遇到了非常好的老師村刨,非常激動,覺得自己已經學到了撰茎,修到了嵌牺,好開心×浜可惜沒多久又遇到同樣的問題逆粹,這個時候會習慣性的去第一時間求助老師,希望某個老師能馬上給我一個答案炫惩,最好能順帶幫我把問題解決了僻弹,感覺就一本萬利了。
那個時候覺得能遇到好的老師真是太幸運了他嚷,因為老師修的好蹋绽,就不會遇到各種人生問題啊,我修的不好筋蓖,才會遇到各種問題卸耘,你看,這不問題來了嘛粘咖!
書中開篇就提到蚣抗,這樣的行為無疑就是把自己的力量交托出去,這樣的結果是自己的力量又削弱了瓮下。
要知道每次遇到問題的時候翰铡,就是一次最好的向內探索的機會,就是一次重新去認識自己的機會讽坏。也是一次拿回自己力量的過程锭魔。
那很多人會問,再次重新認識自己什么呢震缭?上了這么多課赂毯,我已經認識自己了啊,我有這個問題,有那個問題党涕,我知道我有一堆問題烦感,所以我要不斷學習,不斷提升膛堤,不斷修行手趣,不斷做更好的自己……
克里希那穆提就問:“你認識的自己,這是真的自己嗎肥荔?”
其實我也想問問很多人绿渣,如果學了那么多課程,依然只是看到自己有這個問題燕耿,那個問題中符,那之后學再多課程結果還是一樣的,依然還是有這么多問題誉帅,依然還是在不斷的自我評判淀散,學來何用呢?
有人又會問,那我該怎么辦蚜锨?就這樣過著我不想要的人生嗎档插?不去尋找,不去探究亚再,不去學習郭膛,不去提升我自己嗎?
好問題氛悬。問題是現在大部分人在尋找则剃、探究的是什么?看到自己的是什么如捅?
克里希那穆提說到忍级,不得不承認,大部人每天誦經念佛伪朽,都只是希望有個神有個佛能幫自己把所有問題解決了,大部分人眼里只看到神佛很厲害汛蝙,某個老師很厲害烈涮,有沒有看到自己很厲害的地方呢?
很多人就會表達說“我內在沒有力量啊窖剑,所以我要尋求能量更高的上師凹崆ⅰ!”
記住西土,每次當你在表達“我內在沒有力量”的時候讶舰,就無疑又是在自我評判,又在把自己的力量給削弱了。一直在這個循環(huán)里輪回跳昼。
前幾天在張德芬空間看到有一位叫羅令君的老師提到一個觀點:“每個人都是有力量的般甲,不可能是沒有力量的,你覺得自己沒有力量只是你真的不了解自己鹅颊,或者從來沒有去真正了解過自己敷存。”
確實如此堪伍,為什么這么說锚烦?仔細想想,你的人生中是否有某些時候帝雇,突然遇到了一個棘手的問題涮俄,自己就解決掉了,沒有依靠更厲害的領導幫忙尸闸,僅僅靠自己就解決掉了呢彻亲?
一定有吧!對啦室叉!這不就是你的力量睹栖,這還不是自己本身就有力量嗎?
但我們總是習慣性地向外求啊茧痕,遇到問題了野来,撞到南墻了,第一時間不是“觀自在”踪旷,不是馬上回到自己內在曼氛,看看自己身上到底發(fā)生了什么?內觀一下自己還有哪些力量沒有被你自己看見令野?
相反的放棄自己舀患,向外求。一次又一次浪費了寶貴的拿回自己力量的機會气破,然后習慣性的認為“我內在沒有力量”聊浅。
這聽起來好像很繞,但這是事實啊现使。就像多年前我去看這些文字低匙,完全看不懂,還覺得很繞碳锈,貌似覺得克里希那穆提寫的是不知所云顽冶,為什么他會被諸多修行人視為“徹悟的覺者”。就是因為他的文字需要一遍一遍地去感悟售碳。
不是光去看他的文字强重,而是看過他的這些文字后绞呈,在自己生活中,經歷中遇到各種問題间景,一遍一遍的去驗證他說的是不是真相佃声,如果驗證到了,那也證實了歷代這么多人推崇他的文字拱燃,說明他不是騙子秉溉。
為什么克里希那穆提在開篇就提出這樣的觀點,就是希望廣大修行朋友們一開始就要去了解自己碗誉,千萬不要在修行路上走偏了召嘶,一切的人生最開始到結束,主動權都只有你自己哮缺。千萬不要把這個主動權交托出去了弄跌。
回到自己,回到自己尝苇,回到自己铛只。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02
從來就只有一個“我”
書中還有一個點糠溜,當時群里在分享的時候淳玩,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
我相信大部分非竿,我說的真的是大部分人都聽過“大我”“小我”“真我”“高我”“超我”……諸如此類的詞蜕着。
那問題來了,請問哪個才是真的“我”红柱?
前段時間唐寧老師在一次讀書會直播分享的時候承匣,她突然也意識到了,自己之前一直在強調要破“我執(zhí)”锤悄,一定要破了那個“小我”韧骗,那一刻她突然表情凝重了一會兒,然后告訴大家之前她在認知上的誤解零聚,她發(fā)現原來那個所謂的“小我”就是她自己袍暴。
既然“大我”“小我”都是自己,那還要破除什么隶症?什么都是了容诬。說完之后,唐寧老師的表情是輕松的沿腰,釋然的。
很佩服一個實修者能在公眾平臺上直接表達自己之前的錯誤觀點狈定,自己認知上的局限颂龙,這樣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习蓬,但那一刻要的是真相,其他的都不重要了措嵌。
在書中躲叼,克里希那穆提也寫到:“原來觀察者就是被觀察者。但這個覺察的本身并非另一個更高級的本體企巢。沒有更高的超我存在枫慷,這些都只不過是人類所發(fā)明出來的另一種意象而已±斯妫”
克里希那穆提的這些話可能會打擊到很多很多人哦或听!不只是一小部分,可能是一大片笋婿。
因為他在書中接著解釋到誉裆,根本就沒有什么“高我”“超我”各種版本的我存在,這些都是人們頭腦想象出來的而已缸濒。
如果一個人足丢,一個修行人依然還在以這樣的視角來應付種種的事情,那無疑是去到了二元對立的方向庇配。因為把一個整體的“我”區(qū)分成這么多版本的“我”斩跌,這不就是去到了自我割裂,二元對立的方向嗎捞慌?
其實很多人在說“我要合一”“與高我合一”耀鸦,既然已經割裂了,又哪里來的“合一”卿闹?又怎么去到“合一”揭糕?
盡管很多人依然會各種版本的“我”的態(tài)度,這也沒問題锻霎,這是每個人自己愿意去體驗的部分而已著角,不去評判對錯,都是很正常的旋恼。
但這一段給我的感觸很深吏口,尤其是看到了自己過去一直是在二元對立的狀態(tài)而不自知啊,若是沒有回到內在冰更,捫心自問产徊,或許不知道自己何時才能看透真相。
03
意愿在哪里蜀细,改變就在哪里
看到這里舟铜,很多人會問:那如果是這樣的話,我該怎么辦奠衔?我該如何脫離現在讓我痛苦的生活谆刨?我該如何去到我想要的豐盛富足喜樂的人生塘娶?
這本書中有一段我覺得非常點醒我:“一旦你非常清楚自己要做什么,許多事情就會發(fā)生痊夭。生命會通過一個朋友刁岸、親戚、老師她我、一位老奶奶或其他人來幫你如愿以償虹曙。”
這里面看到了什么番舆?
可能有些人會說真的會有一個朋友酝碳、親戚、老師合蔽,甚至是一位老奶奶來幫我耶击敌!太好啦!
然后呢拴事?這個人在哪里?怎么幫你刃宵?為什么要幫你?
還有一段話解答了這個問題:“生命永遠不會幫助那些因為恐懼而屈服于別人要求的人牲证。但是如果你說“這是我真正想做的事哮针,我要去追求”坦袍,那么有些神奇的事情就會發(fā)生十厢。”
很多時候捂齐,改變就源于自己的一個意愿蛮放,正所謂“有愿即有緣,一切都是緣起緣滅”包颁。你有沒有發(fā)現,確實有時候压真,想要改變的時候,一本合適的書就出現了滴肿,一位合適的老師就出現了岳悟,一個好的idea就出現了。
他們幫助你度過了這段時期泼差,不是老師找到了你竿音,而是你當時的意愿就像吸鐵石一樣和屎,把正好匹配當下意愿的解藥吸引過來了。但最終還是要內化成自己的智慧,靠自己去走人生下一段旅程套啤。這個解藥的緣起就是:自己的意愿。
很多人會說:“我當然有意愿改變扒甭佟萄涯!”“我肯定有這個意愿唆鸡。”但事實確實争占,這份真正能改變的意愿并非來自口頭,而是來自你內在的振頻臂痕。
也就是說你是否做好了準備誠實地面對自己伯襟,面對自己的美好和不美好握童,如果用一種比喻的話姆怪,最貼切的就是這是一種內在的冒險之旅澡绩,也許會像坐過山車一樣。
一旦你決定好要開始冒險肥卡,你的心及你的周遭就會發(fā)生變化,生命會以不同的方式來給你助力召调。
你也許不喜歡它出現的形式,那可能是悲慘唠叛、掙扎與饑餓只嚣,但是一旦你能迎接生命艺沼,事情就會水到渠成。
可是看看我們自己障般,我們并不想迎接生命盛杰,我們老喜歡玩安全的游戲,不是嗎即供?
冒險之旅不是要你去上刀山下火海,而是真實的去看見自己逗嫡,到底哪些是陰暗面,哪些是光明面株依,要知道大部分人是不敢的驱证,因為面對自己太難了恋腕。
比如讓你去和自己的不安全感抹锄,那種生存的恐懼待個幾分鐘荠藤,也許幾秒鐘就馬上嚇回來了,超級難受的感覺商源。
但當你真正有意愿向自己說出“我真的受夠了”“我不再想要眼前的生活了”“我要誠實面對我自己”的時候,有這份堅定的勇氣出現了牡彻,那另一扇生命之門也瞬間打開。
寫在最后
演員劉亦菲曾經給我們分享過一本書《Stillness Speaks》(中文翻譯書名《無聲勝有聲》)庄吼,書中有一段,我想作為本文的結尾非常貼切:
念頭总寻、情緒、感知渐行,和你所經歷的一切組成了你的生命的內容。你從“我的生命”之中獲取自我感祟印,而且“我的生命”是令人滿意的,或者你以為它是蕴忆。
你不斷地忽略這個最明顯的事實:你內在最深處關于我是誰的感覺與你生命中發(fā)生的事毫無關系,與內容毫無關系。那個我是誰的感覺與當下有關站蝠。它總是保持不變。無論是童年還是老年菱魔、健康還是患病、成功還是失敗澜倦,那個我是——當下的空間——在它最深處總是保持不變的。
我們常常將它與內容弄混肥隆,結果你只能隱約地稚失、間接地,通過你生命中的那些內容句各,體驗到我是或者當下。換句話說:你對于“存在”的感覺被周圍的環(huán)境凿宾、你頭腦的續(xù)流和這個世界很多其他的東西所遮蔽。當下被時間所遮蔽初厚。
所以你忘記了你在“存在”中的根,你的神圣的實相产禾,你在這世界迷失了自己。當人們忘了他們是誰亚情,疑惑、憤怒楞件、沮喪、暴力和沖突就產生了土浸。
然而,要回憶起真相栅迄,要重返家園又是多么容易啊:我不是我的念頭、情緒西篓、感知和經歷。我不是我的生命之中的內容岂津。我就是生命吮成。我是那個容納萬物發(fā)生的空間橱乱。我是意識粱甫。我是當下。我是茶宵。
你不是你的情緒,你不是你的認知乌庶,你不是你的過去,你也不是你的將來螃征,那么,你是什么盯滚?每一個人都會有開心或難過的時候,以一種輕松的方式從里面跳出來淌山,你會找回更多屬于自己的力量,有時候犯犯小錯誤也挺好挺可愛的泼疑,這就是人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