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條草魚”火了哆致,事不多說邑商,詳情可戳《“十年寒窗敗給草魚”標準答案來了看作者得多少分》摄咆。
本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人断,我想談?wù)勎恼旅枋龊褪聦嵱谐鋈氲牡胤娇源樱坏诙糠郑囊涣摹白髡咧行恼摗迸c“讀者中心論”恶迈;至于第三部分嘛涩金,我們來看看作者究竟能得多少分。
文中說:“文章最后寫道暇仲,從鍋里跳出來的魚‘眼里還閃著一絲詭異的光’步做。而閱讀理解的最后一題,正是要求考生對‘詭異的光’進行理解奈附。”但翻到后面就知道辆床,最后一題是“小說設(shè)置了一個意外的結(jié)尾,有什么好處桅狠?”你談不談“詭異的目光”讼载,其實都沒關(guān)系轿秧。這點標準答案亦可佐證。
文中又說“就連原作者鞏高峰也表示:‘本來是搞笑的咨堤,誰知道有這么一出’”菇篡,并配有截圖。遺憾的是一喘,作者雖然的確說了這話驱还,但所指的卻不是“詭異的目光”。如果留意到截圖上的時間凸克,至少會在心中存疑议蟆。
事實上咐容,作者所說的“搞笑”,指的是之前一句玩笑話蚂维。
我覺得事情已經(jīng)很明了了蔚约,不必多言。
應(yīng)該來講涂籽,大部分讀者被這篇文章帶偏了苹祟。而這樣的文章之所以還有市場,恐怕和多數(shù)人仍趨向于“作者中心論”有關(guān)评雌。其實在當(dāng)下主流文藝批評界树枫,“作者中心論”已不被承認,取而代之的是“讀者中心論”柳骄。作者鞏高峰在其后的微博中也直言:“文章就像孩子团赏,寫完就是他自己了”箕般。比較有意思的是耐薯,認同“作者中心論”的朋友往往也認同“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利·波特”∷坷铮可問題是J·K·羅琳只有一個曲初,同時認同“作者中心論”和“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利·波特”,至少在邏輯上是不自洽的杯聚。你說是嗎臼婆?
最后我們來看看作者能得多少分吧!原文可戳《一種美味》幌绍。
10理解文中加點詞語的含義颁褂。(4分)
原作者鞏高峰:
(1)陌生的光:
母親那一輩人故响,每年過年過節(jié)才能有機會吃一次魚、肉颁独,所以平日里看到魚彩届,會有一種陌生的驚喜。
(2)陌生的氣息:
一個幾乎從沒吃過魚的六歲孩子誓酒,親手抓到一條魚樟蠕,能給全家?guī)硪活D魚湯,這種他沒品嘗過的味道靠柑,對他來說當(dāng)然是陌生的寨辩。后文也呼應(yīng)了,“他第一次知道歼冰,魚的味道是這樣的靡狞,新鮮得讓人稍稍發(fā)暈”。
標準答案:
(1)①與平時的不滿和責(zé)備不同停巷。
② 表達了母親的驚奇耍攘,贊賞與欣慰。
(2)①與平時家庭氣氛苦澀沉悶不同畔勤。
② 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期待與想象蕾各。
大概是1~2分的樣子。
11賞析文中劃線的句子庆揪。(5分)
原作者鞏高峰:
父母對孩子的愛式曲,都是一樣多的「组唬可是三個孩子吝羞,前兩個都沒能進一天學(xué)校的大門,現(xiàn)在生活稍微改善了一點内颗,老三卻可以上學(xué)了钧排,這對兩個哥哥顯然不公平。所以均澳,母親的“端著碗出神恨溜,對著黑糊糊的夜出神”,用疊加的方式形象地表達了母親對孩子的愧疚找前。
標準答案:
① “示意”“卻”等神態(tài)細節(jié)描寫糟袁,包含對照意味,細致刻畫出母親不安躺盛、沉重等微妙的心理變化项戴。
② “出神”兩次出現(xiàn),強調(diào)了母親沉浸在茫然槽惫、憂心和無奈的心理狀態(tài)中周叮。
③ “黑糊糊的夜空”辩撑,是實景的描寫,也是母親心境的形象寫照——為未來生活負面加重而憂慮仿耽,因兒子不能均享讀書機會而愧疚槐臀。
注:劃線部分指“母親端著碗……一直出神”。
②③點都有提到氓仲,但并未展開水慨,估計能拿2分。
12“一種美味”有多重意蘊敬扛,試簡要分析晰洒。(5分)
原作者鞏高峰:
美味有三重意蘊。
第一重啥箭,實指谍珊,美味就是魚湯。一條巴掌大的草魚和豆腐一起熬出的魚湯急侥,對過年過節(jié)才能吃到的一家人來說砌滞,它就是美味。
第二重坏怪,美味是反諷贝润。因為文章明明寫的是苦難。兄弟三個有兩個不能上學(xué)铝宵,一家人好容易熬一鍋“魚湯”打掘,卻因為三子可以上學(xué)而各有心事,最后都沒喝成鹏秋,這是一種悲傷的美味尊蚁,用美味反諷現(xiàn)實。
第三重侣夷,美味是一種希望横朋。雖然魚湯沒喝成,兩個哥哥沒能上學(xué)百拓,可是三子上了(原文是有寫這個細節(jié)的)琴锭。那么三子就是這個家庭的希望,一種有一天可以隨時品嘗這種美味的美好寄托耐版。
標準答案:
① 在物質(zhì)匱乏的年代祠够,“魚湯”压汪,或僅僅是對“魚湯”的渴望粪牲,便成了滿足口腹之欲的一種“美味”。
②圍繞“魚湯”的烹制止剖,是一家人的快樂腺阳、親情和希望的醞釀落君,這種處于生活重負下的情感“美味”彌足珍貴。
③ 在此過程中亭引,“他”由天真懵懂到初通人事绎速,是自我的一次重要發(fā)現(xiàn)與成長,更是能夠滋養(yǎng)一生的特殊“美味”焙蚓。
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纹冤,亦可酌情給分”的評分原則,應(yīng)該能評4~5分购公。
13小說設(shè)置了一個意外的結(jié)尾萌京,有什么好處?(6分)
原作者鞏高峰:
文章結(jié)尾用了一個歐亨利式的反轉(zhuǎn)宏浩,揭示這一家人其實沒喝到魚湯知残,而是喝的豆腐湯的現(xiàn)實。于是比庄,文中彌漫的苦難和悲傷的氣息因此更加濃郁求妹。悲劇是把現(xiàn)實撕開給人看,而作者在結(jié)尾才撕開結(jié)果佳窑,讓故事更有沖擊力制恍,也讓文章更具力量感,令人讀后回味的余地更大神凑。
標準答案:
① 情節(jié)在結(jié)尾處突然逆轉(zhuǎn)罕模,在出人意料的戲劇性效果上,與“歐·亨利式”的結(jié)尾有暗合相通之處榜揖。
② 因前文設(shè)置的伏筆若有若無(“掀鍋蓋”“不記得細節(jié)”“忘了味道”等)仰楚,讓結(jié)尾呈現(xiàn)出某種魔幻色彩。
③ 結(jié)尾情節(jié)安排表明“魚未入湯”薛躬,詭異之處有深意俯渤,引發(fā)讀者對美味意蘊作深度的思考與探究。
④ 結(jié)尾提示了“美味”的含義有表里兩層型宝,與標題“一種美味”構(gòu)成呼應(yīng)八匠。
此小題總分6分,標準答案分4點趴酣,一般來講是答對1點給2分梨树、答對任意3點即可得滿分。作者明確提到“歐亨利式的反轉(zhuǎn)”岖寞,可得2分抡四。“令人讀后回味的余地更大”大概能酌情給1分。本題大抵可得3分指巡。
綜上所述淑履,閱讀題總計20分,作者大概能得10~12分藻雪,運氣好可以及格秘噪。失分之處在于第10題、第11題①②點勉耀、第13題①④點指煎,如果熟悉高考答題套路,應(yīng)該能拿到更好的分數(shù)便斥。
我想說的基本上說完了贯要,至于這個事情該怎么評價,不如留給諸君椭住。
另:好像我高中閱讀題差不多也是這水平崇渗,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