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已是農(nóng)歷臘月二十五福青。一清早起來就想起小年都過了眼刃,該陸續(xù)置辦些過年的物資了绕辖。
在小區(qū)附近的菜市場溜達一圈,看到各種各樣的豆腐擂红,耳邊便回想起“二十四撣濃墨仪际,二十五作豆腐”這句在老家湘南小山村里流傳的民謠,同時母親在世時每年制作過年豆腐的情景昵骤,像放電影一樣在我腦海里一幕一幕地浮現(xiàn)出來树碱。
盡管我小時候家里也貧窮,但因為制作豆腐的主要原料黃豆自家地里每年都會種的变秦,制作每套豆腐所用的石膏成本只有一兩毛錢即可成榜,所以過年制作一兩套豆腐還是可以的。
為了過年能作上一套好的豆腐蹦玫,母親每年都會在家里的地里種些品質(zhì)上乘的黃豆赎婚,要是遇上天旱的年份黃豆欠收,母親就會提早到市場上去買些黃豆回來備用樱溉。
對用于制作過年豆腐的黃豆挣输,母親總會精心篩選,曬得干干的饺窿,并用母親作嫁妝的兩個大瓷壇裝好蓋得嚴嚴實實歧焦。
每次制作豆腐的前一天晚上移斩,母親就會從瓷壇中取出黃豆肚医,先用清水清洗一遍绢馍,然后倒入臉盆或木桶中,根據(jù)黃豆的量用一定比例的井水或溫開水浸泡肠套。到第二天早上舰涌,黃豆都會被泡發(fā)變軟,變得很飽滿一粒你稚。
早飯后就進入磨豆?jié){的流程瓷耙,就是用石頭精心打制而成的石磨將浸泡好的黃豆磨成豆?jié){。磨豆?jié){是個體力活刁赖,以前我們生產(chǎn)隊的石磨比較笨重搁痛,一般要2個人同時來推。
后來自家房屋寬敞了宇弛,每年用石磨的次數(shù)也多了鸡典,母親就在一間空房里添置了一臺小型石磨。
參加工作以前枪芒,放寒假在家我便是母親制作豆腐的第一助理彻况,會協(xié)助母親參與作豆腐,而磨制豆?jié){就是我要參與的第一道工序舅踪。
推磨時用的勁較大纽甘,常常還得脫掉外套和棉衣,一套豆腐的豆?jié){要磨上一個多小時抽碌,等到磨完手都酸痛了悍赢。
接下來就是燒豆?jié){,一般是弟妹們負責燒火货徙,我和母親負責把磨制好的生豆?jié){倒入大鐵鍋泽裳,待用柴火煮沸后,再用紗布袋過濾破婆,把豆?jié){與豆渣分離涮总。
這個過程一般是在一個大木桶里完成,剛開始一般會由我來操作祷舀,但到最后瀑梗,需要的力量很大,常常是母親和我一起用力操作完成裳扯。
與豆渣分離后的豆?jié){再入鐵鍋煮沸倒入木桶抛丽,再加入適量事先燒好并研磨成粉狀的石膏。加石膏是個技術(shù)活饰豺,都是母親親自完成亿鲜,只有她才能根據(jù)豆?jié){的量和制作豆腐的吃法來決定。
如果是做普通水豆腐吃,豆腐就要嫩一些蒿柳,石膏就要少放一點饶套;如果是做煎豆腐吃,石膏可以多放一點垒探,做出來的豆腐相對會硬一些妓蛮。
母親是個很有悟性的人,放石膏的量她總是把握得恰如其分圾叼,所以每次做出來的水豆腐問題鮮嫩可口蛤克,而煎豆腐軟硬合適,既便于煎又很好吃夷蚊。
吃過我家豆腐的人沒有不說好的」辜罚現(xiàn)在我們自家兄弟姊妹坐在一起吃飯,只要遇到有豆腐上桌惕鼓,大家都會不約而同懷念說:“再也吃不到母親做的那樣好的豆腐了儿倒。”
加入石膏之后的豆?jié){很快就變成了豆腐腦呜笑,這時母親也會用大海碗裝一些豆腐腦加入少量白糖夫否,讓我們兄弟姐妹一起解饞。
然后再用一個大篩子架在大木盆上叫胁,里面放一塊大紗布凰慈,再將豆腐腦倒入紗布上包好,上面用個平的大木鍋蓋壓住驼鹅,鍋蓋上面再加些重物微谓,等到第二天早上,揭開紗布時输钩,白白嫩嫩豺型、香味撲鼻的成品豆腐便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用刀劃成一塊塊买乃,便可隨著烹飪食用了姻氨。
母親制作的過年豆腐,主要有兩種吃法剪验,一種是做水豆腐肴焊,現(xiàn)做現(xiàn)吃,水豆腐保存時間不能長功戚,一般就是一兩天娶眷,可做豆腐湯或在水煮魚時加入些豆腐。
另一種是成品稍硬的豆腐啸臀,可用茶油或好的菜油煎成兩面金黃的煎炒豆腐届宠,煎好后上面灑些鹽,可以保存時間長一些,一般年前制作的豆腐可以吃到元宵節(jié)豌注。
有時制作的豆腐較多伤塌,母親不會用一些做成霉豆腐,放在菜壇子里幌羞,一年四季都可食用。
特別是家里蔬菜青黃不接時更能發(fā)揮大用場竟稳,一塊小小的霉豆腐属桦,就能將一大碗米飯送下肚。上小學和初中時他爸,早上有時怕時間來不及聂宾,我就用霉豆腐送飯,速戰(zhàn)速決解決早餐诊笤。
另外系谐,我母親有時也會拿出一小部分硬一點用來煎的豆腐,通過加工染上紅色讨跟,在過年和正月家里來人來客時切片做到每碗菜的面上掛紅纪他,表示喜慶吉祥之意,增添一點節(jié)日氣氛晾匠。
剩下的豆渣茶袒,有時母親也會做成豆渣餅,曬干后保存凉馆,在淡季時做菜食用薪寓。有時就直接將豆渣喂豬了。
小時候澜共,能吃上豆腐那已是最好的菜肴了向叉,我家里是把豆腐是當作暈菜來吃的。過年時母親每餐都會單獨蒸一碗煎豆腐出鍋時加些佐料即可食用嗦董,味道鮮美母谎,有時也會在炒豬肉里加些煎豆腐一起炒。
在我的記憶里京革,母親在世時每年過年時家里都會作豆腐销睁。我們兄弟姊妹未成家前一般是作一套豆腐,我們兄弟姊妹成家以后存崖,每年至少要作2鍋甚至3鍋豆腐冻记。
因為除了家里過年吃有以外,母親還會為我們兄弟姊妹每人再準備一份煎豆腐帶回家吃来惧。
據(jù)說冗栗,制作豆腐的品質(zhì),與水質(zhì)有很大關系。離我老家不遠的邵東市水東江隅居、佘田橋一帶做的豆腐特別好吃钠至,遠近聞名。
記得以前上世紀八十年代胎源,改革開放不久棉钧,衡陽市區(qū)很多農(nóng)貿(mào)市場的豆腐都來源于水東江一帶,我曾在《湖南日報》上還看到過記者寫的文章《佘田橋的水豆腐》涕蚤。
年年年過宪卿,豆腐年年吃。但為什么過年時家家戶戶一定要吃豆腐万栅,我一直不知道個中緣由佑钾。
之前看到有人在文章里說是因為在我老家一帶,豆腐與“都阜沉#”有點諧音休溶,過年吃豆腐也是為了討個吉利。也不知是否真的是這樣扰她,但愿大家吃了豆腐都能過上幸福的生活兽掰。
豆腐是一道好菜,不但物美價廉徒役,而且營養(yǎng)豐富禾进,自古到今都受到人們青睞,古人留下與豆腐有關詩詞佳句不勝枚舉廉涕。
如清代詩人陳柄德的《豆腐詩次韻二首》泻云、姚興泉的《豆腐》、楊燮的《豆腐詩》狐蜕,元代詩人朱晞顏的《賦豆腐出》等等宠纯。
在我熟悉的詩詞里,我最喜愛的要算宋代詩人王老者的《豆腐詩》了:“朝朝只與磨為親层释,推轉(zhuǎn)我邊無大法婆瓜。碾出一團真白玉,將歸回向未來人贡羔。
因為這首詩似乎最符合我母親制作豆腐的情景廉白,特別是父母親在生時經(jīng)常教導我們后輩:“做人做事,就要像豆腐一樣乖寒,一定要清清白白猴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