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抑郁癥成為了全球關注的問題秋秤,據(jù)2016年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宏粤,各個年齡段約有3億多人患有抑郁癥脚翘,中國抑郁癥患者約超五千萬,占全球人口百分之四以上绍哎,并且這個數(shù)據(jù)正呈逐年增長趨勢来农。
那么面對抑郁癥這類的心理問題我們該怎樣正確面對并完成自我救贖呢?
英國作家羅伯特·戴博德寫的《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yī)生》講述了患有抑郁癥的蛤蟆先生通過與心理咨詢師蒼鷺的十次面談崇堰,完成自我療愈和自我成長沃于,終于找回快樂和自信的全過程。
1海诲、前提:樹立自我意識
一個沒有自我意識的靈魂是有缺陷的靈魂繁莹,心理咨詢是為了自己得以救贖,只有先樹立自我意識才能繼續(xù)尋找自我特幔,找回缺失的靈魂咨演。這是心理療愈的前提,也是必須明確的目標蚯斯。
“誰是我的來訪者薄风?是你,還是他們拍嵌?”
初次咨詢蒼鷺就毫不客氣地以提問的方式直擊蛤蟆的癥結所在——沒有自我遭赂,以他人的想法和情緒為先,沒有獨立人格横辆,搞不清誰是事件的主體嵌牺。
“只有當你是為自己而不是為取悅朋友們才想咨詢的時候,我們才能真正合作……為咨詢負責的只能是你龄糊,而不是其他任何人∧即”
蛤蟆從第一次面談中明白了一個道理:必須完成的事情炫惩,唯有靠他自己才能完成。他得為自己的咨詢擔起責任來阿浓。
2他嚷、三種狀態(tài):追本溯源,尋找自我
獨立人格的形成是由兒童自我狀態(tài)芭毙、父母自我狀態(tài)筋蓖、成人自我狀態(tài)逐步升華而來的,三位一體退敦,缺一不可粘咖。要找回自我,必須追本溯源侈百,了解過往瓮下,也就是所謂的“本我所在翰铡,自我相依”。
兒童自我狀態(tài):是由我們童年殘留的遺跡搭建而成讽坏,包含我們小時候體驗過的所有情感锭魔。當一個人處在“兒童自我狀態(tài)”時,他的行為和感受都像一個孩子路呜,這不同于“幼稚”迷捧,而是“象孩子一樣”。在這種狀態(tài)下胀葱,他會本能的順從和依賴他人漠秋,沒有獨立的人格。
具體它又細分為“自然型兒童”和“適應型兒童 ”巡社,“自然型兒童”是指人類與生俱有的最基本情感膛堤,如快樂和深情、憤怒晌该、悲傷肥荔、恐懼等,這是人格結構的基礎色朝群,是還沒有受到其他外來因素渲染的原色崖堤。
而“適應型兒童”則是在“自然型兒童”的基礎上郑原,隨著孩子的成長,其他因素,諸如父母等外力因素的參與進來而后天養(yǎng)成的情感狀態(tài)琼掠。也就是平時人們所說的原生家庭的影響。這點可以說是關系性格形成的關鍵點救拉,人都說“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氏堤,不幸的童年用一生去治愈”就是這個道理。
即使成年之后慢蜓,適應型兒童角色也是我們最常用的角色之一亚再,我們?yōu)槿颂幨乱约疤幚砬榫w的方法其實從小就養(yǎng)成了。
父母自我狀態(tài):處在父母自我狀態(tài)的人晨抡,會不自覺的用言行復刻從父母那里潛移默化繼承來的道德觀和價值觀氛悬,并想方設法讓別人接受自己的這套想法,甚至會將審判的矛頭指向自己耘柱,進行毫不留情的自我批判如捅。
成人自我狀態(tài):是指我們用理性而不是情緒化的方式來行事。處于這個狀態(tài)時调煎,我們所有的知識和技能都能為自己所用镜遣,而不再被腦子里父母過去的聲音所驅使,也不會被童年的情緒所圍困士袄。相反烈涮,我們能思考當下的狀況朴肺,基于事實來決定要怎么做。也就是說一個獨立的人格開始形成坚洽。
成人自我狀態(tài)是唯一能學到關于自我新知識的狀態(tài)戈稿,因為在兒童自我狀態(tài)里,只是在體驗過去兒童時期的情緒讶舰;在父母自我狀態(tài)里鞍盗,只是在不自覺的用言行重復從父母那里學來的觀念和價值觀,不是在挑剔就是在教育別人跳昼。這兩種狀態(tài)都學不到新知識和新理念般甲,沒有自己獨立的觀念和人格。
蛤蟆先生在蒼鷺的引導下開始認識到他的癥結所在鹅颊,童年時父親的嚴厲與望子成龍敷存,母親的軟弱以及對父親的唯命是從造成了他的討好依賴型人格,完全沒有自我堪伍,這是造成他不快樂不自信的主因锚烦。他下意識地責怪父母,把一切都推卸到原生家庭身上帝雇,還是把自己置于兒童自我狀態(tài)出不來涮俄。
“你還要為自己的不快樂責怪別人多久?”
“相比責怪尸闸,負起責任聽著如何彻亲?”
蒼鷺的話點醒了他,一個有著獨立人格的成年人吮廉,該為自己的行為和情緒負責苞尝,而不是一味的沉浸在過去,推卸著責任宦芦,同時不肯放過自己野来。
《請回答1988》里德善有句話說:父母也是第一次做父母,他們也會有很多不懂的踪旷,做錯的地方,我們互相包容就是了豁辉。
從父母那里繼承的不僅是先天的基因令野,還有后期的言行以及道德觀和價值觀,但這并不是說所有的后果都得由父母承擔徽级,某種意義上施暴者也是受害者气破,他們也是第一次做父母,有些東西也來源于他們的父母餐抢,誰的第一次不是摸索著學習過來的呢现使?其間難免走了偏差低匙,難道好的就要感恩,壞的就要無原則的怪罪嗎碳锈?不要把所有罪責都推卸給別人顽冶,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當你長大售碳,有獨立意識時應該同時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强重,好的繼承,壞的摒棄贸人,學會理解與原諒间景,直至放下并與自己和解才是你該要學會的。這也是尋找自我艺智,慢慢過渡到獨立的“成人自我狀態(tài)”的過程倘要。
3、四個人生坐標:找到人生坐標十拣,重新啟航
人生有四個人生坐標封拧,你選擇的坐標決定了你成為什么樣的人,“我好你也好”是我們奮斗的終極目標父晶。
蒼鷺給蛤蟆先生列出了四個人生坐標:
(1)我好哮缺;你也好。
(2)我好甲喝;你不好尝苇。。
(3)我不好埠胖;你好糠溜。
(4)我不好;你也不好直撤。
通過“我好你不好”“我不好你好”兩個坐標的比較非竿,蛤蟆明白了選錯了坐標會成為什么樣的人,最終選擇原諒與放下谋竖、與自己和解红柱,把自己的人生坐標標記在了 “我好你也好”這個終極目標上,開啟了新的人生蓖乘。
自我救贖的過程就是一段與自我和解的過程锤悄。
無論是好情緒還是壞情緒都是你身體的一部分,你不能否認嘉抒,也無法無視和壓抑零聚,解決的辦法只有正視自己,與自己和解,和解是什么呢隶症?——原諒與放下政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