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讀一遍蒙特梭利的《兒童的秘密》勋桶,想起了20年前師范里念的《幼兒教學法》中寫道——“蒙特梭利教育的特點是提供了大量的教具钧嘶,缺點是過分強調了孩子的主動學習,忽略了老師教學的主動性……”——這段話是要劃下來背熟的蔗候,每次考試必考……
前兩天和師范的同窗兼閨蜜聊天時我還背起了這段話,她們都詫異為什么我記得那么牢?互墓!是的,深深的刻在腦海里蒋搜,估計這輩子都忘不了了篡撵!
看看現(xiàn)在的教改大力提倡“創(chuàng)設適合學生發(fā)展的環(huán)境,激發(fā)孩子主動學習的能力“豆挽,我們的教育觀念終于在二十年后趕上了意大利的十九世紀……
和蒙特梭利的緣分不止于背過一兩段書育谬,看過一兩本著作,還轉輾工作于各種蒙氏教育環(huán)境中祷杈。
蒙氏教育和現(xiàn)代幼兒教育大相徑庭:
首先是環(huán)境:
踏入蒙式教室斑司,普通人可能看慣了五彩繽紛迪士尼式的兒童天地會覺得寡淡,我的感受是淡雅。墻上的名畫宿刮,桌上的鮮花互站,原木的桌椅和教育,不張揚僵缺,溫暖胡桃、安靜,回家的感覺磕潮,回歸自然的感受翠胰,孩子自然而然會安靜下來,觀察環(huán)境自脯,融入環(huán)境之景。
傳統(tǒng)現(xiàn)代的兒童游樂或教育場所,或者幼兒園一般采用色彩鮮艷膏潮、造型夸張的卡通形象給予孩子感官的強烈刺激锻狗,孩子們好像感興趣,其實他們只是被挑逗和刺激了焕参,紛亂的活動和環(huán)境恰恰在吸引了孩子注意力的同時破壞了孩子專注力的培養(yǎng)轻纪,鬧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最終在孩子腦海中留不下什么叠纷,一片紛亂而已……
其次是教師的言語刻帚;
我們讀師范的時候常被告知,幼兒園老師是半個演員……我們是被要求要在孩子們面前”演戲“的涩嚣。所以難免用夸張的語調崇众,繪聲繪色的表情,大幅度的肢體語言來和孩子們交流缓艳,如今反思自己都覺得有造作之嫌校摩。
蒙氏老師和孩子的交流一半都是輕聲細語的,言語溫柔阶淘、親切衙吩,平等、自然溪窒,尊重孩子如同自己的伙伴坤塞、同事、成人或者家人澈蚌。
同行們可能覺得不可思議摹芙,這些熊孩子靠這樣怎么能夠鎮(zhèn)得主?宛瞄!”溫柔但是有邊界“浮禾。邊界在于每個個體對于他人的尊重,不影響他人,不給他人造成不便盈电,有同理心蝴簇,會道歉,會原諒匆帚,會合作熬词。一般孩子在受到尊重和鼓勵的時候總想表現(xiàn)的更好,以不辜負他人的評價吸重。對于過分聒噪的孩子找深層的心理原因互拾,一般都和家庭教育、家長的性格或者行事風格大有關系嚎幸,和家人共同商量對策颜矿,不排除給予孩子獨自冷靜的空間……真的有效果。
常人看來蒙氏老師都又些過于安靜了鞭铆,沒有普通幼教該有的活潑和熱情或衡,但回歸教育的初衷焦影,”靜而后能定车遂,定而后能安,安而后能得……“難道人生不是一場修行嗎斯辰?教育不是修行的途徑嗎舶担?修得難道不是心靜、安心和的智慧嗎彬呻?何妨從最初開始就貫徹初心呢衣陶?難道我們一定要鬧哄哄的開始,把心攪亂了再修煉至寂滅闸氮?
最后是教學活動剪况;
蒙氏的教學活動基本都是圍繞著生活或者教具展開的,培養(yǎng)生活能力的同時蒲跨,鍛煉肌體译断,包括大小肌肉和各類感官,同時學習各類語言或悲、計算孙咪、文化或藝術類的學習。絕大部分的時間是個人學習時間巡语,每個人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活動自我學習操練翎蹈,教師會有意識地引導和示范,觀察男公、記錄孩子們的學習進度荤堪。
生活的學習就在生活中進行,簡而言之做一切力所能及的事。小年齡的孩子一般從生活和感官入手澄阳,學切水果曙寡,倒水,扣紐扣寇荧,系鞋帶等等举庶,同時利用教具感知事物的大小,高矮揩抡,不同的觸覺户侥、味覺、在分辨的同時培養(yǎng)秩序感峦嗤。至于其它內容的學習也都有相應的教具蕊唐,在此不一一贅述。
到了釋放多余精力的時間烁设,孩子們盡情的在操場上奔跑替梨,玩耍,游戲装黑,鍛煉體能的同時也鍛煉了肌體副瀑。這和目前比較流行的“安吉模式”有點類似,只是沒有啟發(fā)孩子們使用替代品恋谭。(安吉模式本質上把角色游戲搬到了戶外糠睡,教師的導向性還是在于啟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造和替代,結合肢體鍛煉成為自主游戲疚颊。)因為就蒙氏而言狈孔,一切都符合“道法自然”的原則,教師的指導亦是“無為”的材义,不刻意宣揚導向和價值觀均抽,一切都遵循孩子們發(fā)展的自然規(guī)律。
相比較目前市面上充斥著的各種兒童培訓或者游樂場所其掂、各類活動油挥,蒙氏顯得平淡、無趣的很清寇〈《道德經(jīng)》中說到:“五色令人色盲,五音令人耳聾华烟,五味令人口爽翩迈,馳騁田獵令人心發(fā)狂】梗……”過于喧囂的教育又給孩子們留下了什么……
為什么成年人會對狂轟濫炸的銷售傳媒趕到厭倦负饲,為什么我們開始向往簡單生活堤魁,追求“l(fā)ess is more”,我們憑什么認為孩子就是喜歡熱鬧紛雜的世界返十,就應該手舞足蹈的和世界互動妥泉?
對于成年人自以為是、故作聰明的安排孩子們不會說不洞坑,但是他們也會厭倦和煩躁盲链,他們的表達方式是:無法專注學習,不會安靜聆聽迟杂,沒有細致的觀察力刽沾,表達和交流溝通的能力低下……
以上都不是孩子們的錯,他們在喧鬧中成長排拷,對于需要靜心的學習當然無法適應侧漓,他們還沒有成熟到質疑成人的安排是否得當,他們理所當然的被操縱和驅使监氢,最終用一種生命狀態(tài)來呈現(xiàn)成年人的功過成敗……
更有大量的教育機構打著“蒙氏”的旗號布蔗,用些教具、雇些外教在糊弄家長和孩子們浪腐,最多是做到形似纵揍,精神始終不在那里。蒙氏的“魂”是對孩子的尊重牛欢,是對“教法自然”的把握骡男,哪里是利欲熏心的商業(yè)機構能夠秉持的?傍睹!
我懷念小時候蹲在地上看螞蟻搬家的情景,看麻雀飛過天際犹菱,看蜻蜓在低空盤旋拾稳,聽鳥兒唱歌,發(fā)呆腊脱、空想访得、留白……那時候我還不知道蒙特梭利,如今回想起來那樣的成長還挺“蒙特梭利”的陕凹!
只有兒童才真正懂得兒童的秘密悍抑,成年人都早已忘記,像“小王子”所說的杜耙,“他們早已成為了無趣的搜骡、可憐的大人們……”
我們需要反復重讀《童年的秘密》才能回想起當年的快樂和成長的秘密,“已所不欲佑女,勿施于人记靡√父停”給孩子們的心一點空間和留白,讓他們擁有自己的秘密摸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