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一章起,作者馬歇爾·盧森堡正式開始介紹“非暴力溝通”的四要素贺氓。第一個要素是觀察蔚叨。
在這一個要素中床蜘,最難做到的是區(qū)分觀察和評論辙培。怎么理解?看到某人事情還沒做完邢锯,這是觀察扬蕊,說這人“不負責任”,這是評論丹擎。
我們經常是兩步并作一步走尾抑,把評論和觀察混在一起歇父。這樣的話會有兩個問題:
- 聽的人會聽到批評,甚至會產生逆反心理
- 語言是一種有缺陷的工具再愈。我們的語言偏向于靜態(tài)榜苫,與動態(tài)的世界并不匹配。非暴力溝通不鼓勵絕對化的評論翎冲,而主張評論要基于特定時間和環(huán)境中的觀察垂睬。
作者引用了一首詩,其中的一段讓我印象深刻:
我使勁看了又看但從未看到廚師抗悍;
我看到有個人把食物調配在一起驹饺,
打起了火,
看著炒菜的爐子
一 我看到這些但沒有看到廚師缴渊。
我們在沒有受到培訓前赏壹,本能地把對千變萬化的世界的觀察簡化為評論(現在有了個新名詞:貼標簽),以致難以區(qū)分什么是觀察衔沼、什么是評論蝌借。
相信很多人看到這里,都會不服指蚁。別人都是把觀察和評論混為一談骨望,但我從來都是只說客觀事實的。不過最好等看完學校教師與校長的案例之后再回想自己的溝通語言欣舵,真誠地自己判斷一下擎鸠,是否有把觀察和評論混為一談,或者直接跳過觀察直接說評論的情況呢缘圈?
如果真的意識到自己確實不由自主地把觀察和評論混在一起劣光,我們必定又會有另一個反應:不讓我這么說話,那我還能怎么說糟把,總不見得學了NVC就不讓我說話了吧绢涡?
作者很貼心地列了表格,把混為一談的語言與區(qū)分觀察和評論的語言放在一起對比遣疯。細心體會這兩列語言的區(qū)別雄可,我相信我們都會有所提高。
有幾個詞語要小心缠犀,雖然使用它們不見得全都是評論数苫,但大概率上是的。它們是:每次辨液、不曾虐急、總是、從不滔迈。
有時候我們害怕不使用這些夸張的詞語就無法引起對方的重視止吁,無法警醒對方被辑,但我們要明白焚廊,言過其實非承笛玻可能引起逆反心理豫领,結果適得其反硬萍。
還有一些詞語沒有那么夸張卧檐,但我們也需要小心揍很,即“經城看欤”鸽素、“很少”這類詞語抗蠢,也可能混淆了觀察和評論举哟,引起對方的反感。
隨后有一些練習迅矛,讓我們區(qū)分某句話是觀察還是評論妨猩。有意思的是下面的答案:
如果你認為這一句是觀察,我們意見不一致秽褒。我認為“好人”是評論壶硅。以下例句描述了觀察結果而不含任何評論:“在過去的25年,父親將他工資收入的十分之 一捐給了慈善機構销斟÷罚”
這一章的結尾是一首詩《面具》。
我的理解是:當我們習慣于使用評論這種靜態(tài)蚂踊、簡化的語言约谈,天長日久以后,我們就會喪失對動態(tài)犁钟、復雜的世界的觀察棱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