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1日【今日分享】
人生在世谣拣,除了生存的欲望以外募寨,人還有各種各樣的欲望,自我實現(xiàn)就是其中之一森缠“斡ィ可是,欲望是無止境的贵涵,欲望太強烈就會造成痛苦和不幸列肢。由此,人應該盡力克制自己過高的欲望宾茂,培養(yǎng)清心寡欲瓷马、知足常樂的生活態(tài)度。
—《曾國藩挺經(jīng).“廉矩”法》
2023年11月10日【今日分享】
天地之道跨晴,要剛?cè)峄ビ门菲福豢善珡U。太柔就導致萎靡不振端盆,太剛則容易招至折斷怀骤。剛并不是說要暴虐,只是矯正使弱變強焕妙。柔也并不是卑弱蒋伦,而是在強的方面謙讓而已。
——《曾國藩挺經(jīng).“剛?cè)帷狈ā?/p>
2023年11月9日【今日分享】
“堅忍”者焚鹊,君子所為痕届,于戰(zhàn)則無敵,于禮則大治末患。于事業(yè)則會一步一步接近成功爷抓,于生活才能真正體驗到其甘味。
—《曾國藩挺經(jīng).“堅忍”法》
{忍能成金阻塑、忍成大業(yè)}
2023年11月8日【今日分享】
修己治人之道,止“勤于邦果复,儉于家陈莽,言忠信,行篤敬”四語,終身用之有不能盡走搁,不在多独柑,亦不在深。
【譯文】自身修養(yǎng)和治理國家的道理私植,有四句話可終身適用而受益無窮忌栅,這就是“勤于政事,節(jié)儉治家曲稼,話語忠信可靠索绪,行事誠懇無欺”。真是話不在多少贫悄,也不在于多么深刻呀瑞驱!
—《曾國藩挺經(jīng).“內(nèi)圣”法》
{誠意—正心}
2023年11月7日【今日分享】
嘗謂獨也者,君子與小人共焉者也窄坦。小人以其為獨而生一念之妄唤反,積妄生肆,而欺人之事成鸭津。君子懔其為獨而生一念之誠彤侍,積誠為慎,而自慊(qian)之功密逆趋,其間離合幾微之端盏阶,可得而論矣。
【譯文】曾說過“獨”這個東西父泳,是君子和小人共同感受到的般哼。小人認為自己是獨自一人時會產(chǎn)生非分的念頭,非分之想積聚多了就會任意妄為惠窄,由此欺人的壞事發(fā)生蒸眠。君子憂懼自己是單獨一人時,會生出真誠的意念杆融,真誠的念頭積聚多了楞卡,就會處事謹慎,由此對自己不滿意的德行下功夫匡正脾歇。君子和小人都是獨自處事蒋腮,兩者的差距卻可由此得出。
—《曾國藩挺經(jīng).“內(nèi)圣”法》
{誠—不欺—無私著—虛—物來順應】
2023年11月6日【今日分享】
“細思古人工夫藕各,其效之尤著者池摧,約有四端:曰慎獨則心泰,曰主敬則身強激况,曰求仁則人悅作彤,曰思誠則神欽膘魄。
【譯文】仔細思考古人修身方面的要義,其成效特別顯著的約有四項:慎重獨處竭讳,則心胸安然创葡;莊嚴恭敬,則身體強骄盥灿渴;追求仁義,則眾人愛戴胰舆;正心誠意骚露,則神靈欽敬。
—《曾國藩挺經(jīng).“內(nèi)圣”法》
{敬—靜—純—淡}
2023年11月5日【今日分享】
“自悟修行思瘟,不在于諍荸百。若諍先后,即同迷人滨攻。不斷勝負够话,卻增我法,不離四相(我相光绕、人相女嘲、眾生相、壽者相)诞帐⌒滥幔”
—《六祖壇經(jīng)·定慧品》
2023年11月4日【今日分享】
“生老病死、悲歡離合停蕉,幸福愕鼓、悲慘、成功慧起、潦倒的菇晃,人生的種種經(jīng)歷,無一不在啟發(fā)我們覺悟蚓挤』撬停”
—《次第花開》希阿榮博
李克強說
“純真而不欠聞達,善良而不失堅強灿意,把生命高舉在塵俗之上估灿,又融化于社會之中,這應當是我們這一代人的共同追求缤剧∠谠”
2023年11月3日【今日分享】
“把快樂寄托在向外馳求上,就像喝鹽水解渴一樣荒辕,得到的越多越不滿足……”
—《次第花開》希阿榮博
2023年11月2日【今日分享】
“因果一旦成熟司顿,任何行動都無法阻止果報的顯現(xiàn)芒粹。如果痛苦、尷尬在所難免大溜,我們最好讓自己有所準備」来啵”
—《次第花開》希阿榮博
王陽明:吾輩用功只求日減钦奋,不求日增。減得一分人欲疙赠,便是復得一分天理付材;何等輕快脫灑!何等簡易圃阳!
【譯文】我們這些人做功夫厌衔,只求每日減少,不求每日增加捍岳。減去一分物欲富寿,便領(lǐng)悟了一分天理;這是何等輕松灑脫的事锣夹!這是何等簡單易行的方法页徐!
王陽明是一個不囿于門戶之見的儒學大師,他的哲學思想以儒學為基银萍,兼收佛变勇、道二學,自成一家贴唇。所謂“只求日減搀绣,不求日增。減得一分人欲戳气,便是復得一分天理”链患,上承老子《道德經(jīng)》的“為學日益,為道日損物咳,損之又損锣险,以至于無為”。做學問應該每日增加知識览闰、才干芯肤,學道修行,卻應該每日減少貪欲压鉴,貪欲一分一分減少崖咨,道行一分一分精進,當貪欲減少到接近于無時油吭,便進入順其自然的境地击蹲,也就是老子所謂“無為而無不為”署拟、孔子所謂“從心所欲”、釋子所謂“圓覺”的大自由境地歌豺。當此境地推穷,無論一言一行一念,無不從容得體类咧,做人做事豈不“輕快脫灑”馒铃?
《次弟花開》摘抄
痛苦并非憑空而來。根據(jù)佛陀的開示痕惋,造成痛苦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執(zhí)区宇。要真正止息痛苦,只能從破除我執(zhí)入手值戳。所謂我執(zhí)议谷,是指認為自身以及外部世界都是無需觀待條件而絕對和常一地存在的悦施。事實上味悄,萬事萬物并不像人們以為的那樣堅實存在荣德,而是依賴各種內(nèi)在和外在的條件一刻不停地生滅澳窑,因此不具固有性蛙吏、恒常性座哩,也就是無我和無常兴革。具備無我的見地之后盐欺,經(jīng)過反復觀修螟炫、體認波附,我執(zhí)便會逐漸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