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罚渐,這已是本書的第五篇讀書筆記了。近一個月讀書驯妄、思考荷并、反省與筆記,收獲甚多青扔,現(xiàn)將第五部分讀書筆記呈在紙上源织,做如下記錄與思考。
阿德勒心理學認為人際關系的最終目的是共同體感覺微猖。具體來說就是谈息,把對自己的執(zhí)著轉換成對他人的關心,建立起共同體感覺凛剥。這需要從以下三點做起:“自我接納”“他者信賴”和“他者貢獻”侠仇。
? ? 1、? 自我接納
自我接納,是指個體對自我及其一切特征采取一種積極的態(tài)度逻炊,簡言之就是能欣然接受現(xiàn)實自我的一種態(tài)度互亮。
心理學研究表明:如果一個人能夠接受自己,就說明他沒有明顯的自卑心理余素,能夠比較客觀地認識自己豹休,心理上比較平衡,他們所采取的自我防御越少桨吊,社會適應能力就越強慕爬。在做自我接納時,一定要注意它與自我肯定的區(qū)別屏积!
自我肯定是明明做不到但還是暗示自己說“我能行”或者“我很強”医窿,是對自己撒謊的生活方式。而自我接納是指假如做不到就誠實地接受這個“做不到的自己”炊林,然后盡量朝著能夠做到的方向去努力姥卢,不對自己撒謊。
比如:你這次考試得了60分渣聚,你對自己說“這次只是運氣不好独榴,真正的自己能得100分”,這就是自我肯定奕枝;與此相對棺榔,在誠實地接受60分的自己的基礎上努力思考“如何才能接近100分”,這就是自我接納隘道≈⑿可以看出,自我肯定這種欺騙自己的方式谭梗,對學習是沒有任何幫助的忘晤;而自我接納則可以使自己在反省的過程中不斷精進。
著名的尼布爾的祈禱文說到:“上帝激捏,請賜予我平靜设塔,去接受我無法改變的;給予我勇氣远舅,去改變我能改變的闰蛔;賜我智慧,分辨這兩者的區(qū)別图柏⌒蛄”
自我接納就是:接受不能更換的事物,接受現(xiàn)實的“這個我”爆办,然后难咕,關于那些可以改變的事情课梳,拿出改變的“勇氣”距辆。
那么完成了第一步“自我接納”余佃,接下來還要把“對自己的執(zhí)著”變成“對他人的關心”,這就是——“他者信賴”跨算。
2爆土、他者信賴
什么是他者信賴?
意思是在相信他人的時候不附加任何條件诸蚕。就是做到無條件地去相信步势,也許會被欺騙、被利用背犯,卻依然選擇信賴坏瘩。
信賴的反義詞是懷疑。假設你把人際關系的基礎建立在“懷疑”之上漠魏。懷疑他人倔矾、懷疑朋友、甚至懷疑家人或戀人柱锹,生活中處處充滿懷疑哪自。那么,對方也能夠瞬時感覺到你懷疑的目光禁熏,會憑直覺認為“這個人不信賴我”壤巷。這樣是無法建立起什么積極的關系;只有我們選擇了無條件的信賴瞧毙,才可以構筑更加深厚的關系胧华。
阿德勒心理學告訴我們:背叛是他人的課題,你只需要考慮“我該怎么做”宙彪;在關系中撑柔,我們可以選擇相信也可以選擇懷疑,因為這是自己的課題您访。只要記住我們的目標:是把別人當作朋友铅忿;如此一來,是該選擇信任還是懷疑灵汪,就一目了然了檀训。
把以上兩點結合起來就是:真誠地接受不能交換的“這個我”,這就是自我接納享言;同時峻凫,對他人寄予無條件的信賴即他者信賴。那么览露,既能接納自己又能信賴他人荧琼,這種情況下,對你來說的他人就會是伙伴一樣的存在。而要想獲得歸屬感就必須把他人看作伙伴命锄,要做到視他人為伙伴就需要自我接納和他者信賴堰乔。
當然,共同體感覺并不是僅憑自我接納和他者信賴就可以獲得的脐恩。這里還需要第三個關鍵詞——“他者貢獻”镐侯。
3、他者貢獻
對作為伙伴的他人給予影響驶冒、作出貢獻苟翻,這就是他者貢獻。
最容易理解的他者貢獻就是工作——到社會上去工作或者做家務都屬于他者貢獻骗污。
例如:在家里崇猫,晚飯結束后,餐桌上滿是餐具需忿。孩子們回了自己的房間里邓尤,丈夫坐在沙發(fā)上看電視。只有我在收拾贴谎,沒有一個人打算幫忙汞扎。如果按照常理考慮,這種情況下擅这,我就會產生“為什么不來幫我澈魄?”或者“為什么只有我干?”之類的怨言仲翎。
但如果我思考的不是“為什么只有我干痹扇?”,而是我能為家人做什么溯香,只要擁有了這種奉獻精神鲫构,眼前的現(xiàn)實就會帶有截然不同的色彩:隨著我的心情改變,丈夫和孩子也許會過來幫忙玫坛,或至少會營造出一種其樂融融的家庭氛圍附帽。
人只有在能夠感覺到“我對別人有用”的時候才能體會到自己的價值昆码。正如哲人所說的:幸福就是“貢獻感”赴穗。
綜上所述:“共同體感覺”的建立姿染,首先從“自我接納”開始,也就是接受真實的自己勉痴,這樣才能夠不懼背叛地做到“他者信賴”赫模;而且,正因為對他人給予無條件的信賴并能夠視他人為自己的伙伴蒸矛,才能夠做到“他者貢獻”瀑罗;同時胸嘴,正因為對他人有所貢獻,才能夠體會到“我對他人有用”進而接受真實的自己斩祭,做到“自我接納”劣像。
這三點都是互為影響,它們的最終目標是建立共同體感覺停忿!
4、尾聲
人生中有時候無意間拿起的一本書就會完全改變之后的人生蚊伞∠福《被討厭的勇氣》正是這樣一本好書,它在影響著我的世界:
因為“我”已在改變时迫,我的“世界”也在慢慢發(fā)生著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