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最大的善》——實效利他主義改變我們的生活
[澳]彼得·辛格(Peter Singer)著
陳瑋姜雪竹 譯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慨仿;2019-04久脯。
---
·正文約1600字;
·藍色粗體字本編標镶骗,黑色粗體字為原文標桶现;
·編錄:楊原平。
---
摘要:
實效利他主義(Effective Altruism)基于一個非常簡單的理念:我們應該盡可能行最大的善鼎姊。(p1)
單在美國就有將近100萬家慈善機構骡和,每年收到大約2000億美元的善款,此外還有1000億美元捐給宗教會眾相寇。少數(shù)慈善機構所行的是徹頭徹尾的詐騙慰于,但一個更大的問題是,幾乎沒有機構透明到足以讓捐款人判斷自己是否真的在行善唤衫。(p2)
實效利他主義為一個哲學和心理學方面的老問題提供了新啟示婆赠,在我們決定如何生活時,理性能否起到關鍵性的作用佳励?(p3)
前言
P1
一場令人激動的新運動正在出現(xiàn):這就是實效利他主義休里。各種與此相關的學生組織正在形成,在社交媒體頁面和網(wǎng)站上赃承,在《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和《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上妙黍,針對這一話題都有激動人心的討論。
實效利他主義(Effective Altruism)基于一個非常簡單的理念:我們應該盡可能行最大的善瞧剖。遵守一般的準則——不偷竊拭嫁、不欺騙、不傷人抓于、不殺人——是不夠的做粤;至少對于我們當中那些有幸過著富足的物質(zhì)生活的人來說,對于能讓自己和家人在有吃捉撮、有住怕品、有穿之外還有富余的金錢和時間來享受的人來說,是不夠的巾遭。過一種最低限度可接受的倫理生活堵泽,要求我們用大量的富余資源來使世界變得更好修己。過一種充分的倫理生活則意味著要去做我們所能做的、最大的善迎罗。
雖然在實效利他主義運動中最活躍的人是“千禧一代”(也就是新千年之初誕生的第一代)睬愤,但是年長的哲學家(包括我在內(nèi))早在其得名之前、在運動興起之前纹安,就已經(jīng)開始討論實效利他主義了尤辱。作為哲學分支的實踐倫理學在實效利他主義的發(fā)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實效利他主義又反過來證明了哲學的重要:哲學能夠改變——有時候甚至是劇烈地改變——那些涉足哲學的人們的生活厢岂。
P2
大多數(shù)實效利他主義者不是圣人光督,而是像你我一樣的普通人,所以很少有實效利他主義者宣稱自己過著充分意義上的倫理生活塔粒。他們之中的大多數(shù)人都認為自己介乎最低限度可接受的倫理生活與充分意義上的倫理生活之間结借。這并不意味著他們會因為自己不能在道德層面達到完善而始終感到內(nèi)疚。實效利他主義者不覺得內(nèi)疚有什么意義卒茬。他們更愿意把目光放在自己所行的善事上面船老。他們之中的一些人知道自己的行動正在切實地令世界變得更好,并因此而感到滿意圃酵。而其中多數(shù)人都愿意挑戰(zhàn)自己柳畔,要求自己每一年都做得比去年更好。
實效利他主義在以下幾個方面尤為引人注目郭赐,下面我會逐一探討薪韩。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在于捌锭,實效利他主義正在改變世界俘陷。慈善是一個非常龐大的產(chǎn)業(yè)。單在美國就有將近100萬家慈善機構观谦,每年收到大約2000億美元的善款拉盾,此外還有1000億美元捐給宗教會眾。少數(shù)慈善機構所行的是徹頭徹尾的詐騙坎匿,但一個更大的問題是,幾乎沒有機構透明到足以讓捐款人判斷自己是否真的在行善雷激。之所以能籌得3000億美元替蔬,主要是源于人們對慈善機構幫助人類、動物或是森林等景象所產(chǎn)生的情感反應屎暇。實效利他主義試圖改變這一點承桥,方式就在于為慈善機構提供激勵,促使他們證明自身的有效性根悼。這一運動迄今已經(jīng)為那些真正減少了極端貧困所引起的痛苦或死亡的慈善機構注入了上百萬美元凶异。
P3
其次蜀撑,實效利他主義是一種方式,能夠為我們自己的生活賦予意義剩彬,令我們在自己的行為中獲得滿足感酷麦。許多實效利他主義者都說,自己在做善事的時候會感覺很好喉恋。實效利他主義者直接使他人獲益沃饶,也經(jīng)常間接地令自己受益。
第三轻黑,實效利他主義為一個哲學和心理學方面的老問題提供了新啟示糊肤,即我們是否在根本上由自身的天然需求和情感反應驅(qū)使著做出行動,而只是用我們的理性能力來為那些在開始慎思要如何行動之前就已經(jīng)決定的行動增加一層辯護性的掩飾氓鄙?或者說馆揉,在我們決定如何生活時,理性能否起到關鍵性的作用抖拦?究竟是什么力量驅(qū)使我們中的某些人超越自身利益升酣、超越所愛之人的利益而去關心陌生人、后代以及動物的利益蟋座?
最后拗踢,實效利他主義的出現(xiàn)和許多“千禧一代”在工作之余對于這一運動表現(xiàn)出的熱情與智識,讓我們有理由對未來保持樂觀向臀。人們能否真的出于對他人的利他主義關切而做出行動巢墅,在這個問題上長期存在著某種懷疑論主張。一些人認為券膀,我們的道德能力僅限于幫助我們的親屬君纫,幫助那些與我們有利益關系或者可能有利益關系的人,以及那些屬于我們的族群或者小團體的成員芹彬。實效利他主義提供證據(jù)表明蓄髓,情況并非如此。它表明了我們可以擴大自己的道德視界舒帮,基于某種寬泛的利他主義形式而做出決定会喝,而且我們可以運用理性來評估我們的行動可能產(chǎn)生的結果。這樣玩郊,我們就有理由希望肢执,下一代及其后代能夠承擔起新時代的倫理責任,在那個時代里译红,我們的問題將既是全球性的预茄,又是地方性的。
---
作者簡介
彼得·辛格(Peter Singer)侦厚,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生物倫理學教授耻陕、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應用哲學與公共倫理中心榮譽教授拙徽,專事應用倫理學的研究。出版有《動物解放》(Animal Liberation)诗宣,該書被認為是現(xiàn)代動物解放運動的宣言膘怕。另一本影響力較大的著作是《你能拯救的生命》(The Life You Can Save),他還成立了與書同名的慈善機構梧田。其他的作品包括《實踐倫理學》(Practical Ethics)淳蔼、《行最大的善》(The Most Good You Can Do)以及《功利主義:導論》(Utilitarianism: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2005年裁眯,入選《時代》周刊“全世界100位最有影響力人物”鹉梨。
---
目錄
前言?001
致謝?004
第一部分 實效利他主義
1 什么是實效利他主義 008
2 運動興起 019
第二部分 如何行最大的善
3 簡單生活只為給予更多 030
4 為了捐款而賺錢 047
5 其他倫理事業(yè) 066
6 捐出身體的一部分 079
第三部分 動機與辯護
7 我們需要的只是愛嗎? 088
8 多中之一 100
9 利他主義與幸福 114
第四部分 選擇慈善事業(yè)和慈善組織
10 本國的還是全球的穿稳? 126
11 是否某些捐助領域客觀上更有價值存皂? 137
12 困難的比較 149
13 減少動物苦難和保護自然 159
14 選擇最佳組織 172
15 防止人類滅絕 190
后記?207
譯后記?210
書評
“盡你所能,行最大的善逢艘〉┐”這是本書的核心觀點。何謂“最大的善”它改?有沒有合理的衡量標準疤孕?慈善僅僅是富裕人群才能做的事情嗎?你的捐助行為僅僅是被某些圖片或宣傳片感動的結果央拖,還是會理性地考察善款的去向和發(fā)揮的效用祭阀?
作為公認的最有影響力的在世哲學家之一,彼得·辛格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通過一系列論著推動了實踐倫理學的發(fā)展鲜戒。在這本書中专控,辛格為我們引入了“實效利他主義”,它是一種哲學概念和一場社會運動遏餐,旨在應用證據(jù)和理性來找出改善世界的有效方法伦腐。這一點集中體現(xiàn)在慈善領域。慈善是一個非常龐大的產(chǎn)業(yè)失都。單在美國就有將近100萬家慈善機構柏蘑,每年收到大約2000億美元的善款。一個很大的問題是粹庞,幾乎沒有機構透明到足以讓捐款人判斷自己是否真的在行善咳焚。實效利他主義正在改變這一點。
除此之外信粮,辛格還探討了實效利他主義作為一種生活方式的意義黔攒,它讓我們重新反思那些關于幸福的議題趁啸。
“冒險讀一下彼得·辛格吧强缘。他所提出的有關動物福利和素食主義的論證已經(jīng)使上百萬人改變了他們的生活督惰。《行最大的善》也會對你發(fā)出挑戰(zhàn)旅掂,令你去思考如何捐款赏胚、如何選擇職業(yè)以及你的日常生活決定如何能夠為這個世界帶來最大的善∩膛埃”
——羅伯·里奇觉阅,斯坦福大學
“辛格用一個很強的例子來說明一個簡單的觀點,即: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極大的機會用我們的能力秘车、時間和金錢去幫助別人典勇。《行最大的善》用一種樂觀且有力的眼光來看待慈善捐贈可能對這個世界產(chǎn)生的積極影響叮趴「铙希”
——比爾·蓋茨與米蘭達·蓋茨,比爾與米蘭達·蓋茨基金會聯(lián)合主席
===
以上僅供參考眯亦,謝謝伤溉!
===
When you are harvesting in your field and you overlook a sheaf, do not go back to get it. Leave it for the foreigner, the fatherless and the widow, so that the Lord your God may bless you in all the work of your hands. (Deuteronomy 24:19 NIV)
“你在田間收割莊稼,若忘下一捆妻率,不可回去再取乱顾,要留給寄居的與孤兒寡婦。這樣宫静,耶和華-你 神必在你手里所辦的一切事上賜福與你走净。(申命記 24:19 和合本)
When you beat the olives from your trees, do not go over the branches a second time. Leave what remains for the foreigner, the fatherless and the widow. (Deuteronomy 24:20 NIV)
你打橄欖樹,枝上剩下的囊嘉,不可再打温技;要留給寄居的與孤兒寡婦。(申命記 24:20 和合本)
When you harvest the grapes in your vineyard, do not go over the vines again. Leave what remains for the foreigner, the fatherless and the widow. (Deuteronomy 24:21 NIV)
你摘葡萄園的葡萄扭粱,所剩下的舵鳞,不可再摘;要留給寄居的與孤兒寡婦琢蛤。(申命記 24:21 和合本)
IN GOD WE TRU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