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卡倫·霍妮是偉大的精神分析學家珍坊,她的《我們時代的神經癥人格》载碌、《我們內心的沖突》、《實現(xiàn)自我:神經癥與人的成長》三本書讀完很久了店读,今天來梳理一下她的思想。
她的書一度讓我讀不下去攀芯,其深刻動車組的分析像一把鶴嘴鎬屯断,挖出了我內心很多感受,讓人厭惡侣诺、惡心殖演、逃避。最終我還是間歇的硬啃完了三本書∧暝В現(xiàn)在看來趴久,那些感受是真實的,費的功夫是值得的搔确。
說到精神分析彼棍,回避不開弗洛伊德已添。卡倫·霍妮師承于弗洛伊德滥酥,是他的徒孫更舞。然而就像佛洛依德的其他同事和弟子一樣,卡倫·霍妮也“背叛”了師門坎吻。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核心是兩點:
* 心理結構理論缆蝉。人格分為本我、自我和超我瘦真。本我是潛意識部分刊头,自我和超我是意識部分。
* 人格發(fā)展的動力是原始本能诸尽,包括性本能原杂、生本能和死本能。
弗洛伊德在現(xiàn)代思想史中有著特殊的地位您机。理性穿肄,或者說科學,顛覆了愚昧际看、迷信和宗教咸产,把人們帶入了現(xiàn)代。但弗洛伊德顛覆了理性仲闽,他認為人是原始欲望的驅動的脑溢。欲望是現(xiàn)代人精神中的重要問題,欲望一直被認為是可恥的赖欣,人對欲望的屈服是卑微的屑彻,如何超越欲望的卑微,走向人性的崇高顶吮,是哲學家不得不面對的課題社牲。但弗洛伊德確立了欲望的正當性,而人只是欲望的傀儡云矫,因此他的理論也是決定論的膳沽。弗洛伊德的研究不嚴謹,理論不科學让禀,但在他的時代,其理論卻乘著科學之名廣泛傳播陨界,深刻的影響了文學藝術領域巡揍。
一個心理學家是否歸為精神分析學派,不看他是否繼承了弗洛伊德的理論菌瘪,而是看他是否使用了弗洛伊德所開創(chuàng)的方法腮敌,即用潛意識和意識的關系分析心理癥狀阱当。精神分析的方法不論科學與否,往往能夠直擊人心糜工,任何人都回避不開弊添。
卡倫·霍妮繼承精神分析的方法以及弗洛伊德的很多思考,但她與弗洛伊德的理論有兩個根本的不同捌木。第一油坝,不把心理狀況看做個體的特征,受到固定動力的影響刨裆。她洞察到了人社會性的一面澈圈,人的行為受社會文化、人際關系的影響帆啃。神經癥不僅是指患者行為與社會文化所規(guī)范的行為的背離瞬女,而且在不同文化中神經癥的表現(xiàn)也是不同的。第二努潘,否定決定論诽偷。她認為,神經癥患者在兒時由于不當的養(yǎng)育方式形成基本焦慮疯坤,基本焦慮是神經癥的沃土渤刃。神經癥患者會發(fā)展出對抗基本焦慮的防御機制,讓人脫離真實自我贴膘,但真實自我是可以找回來的卖子。她相信人類天生具有進化而來的建設性力量,這種力量促進人類實現(xiàn)其潛能刑峡。顯然洋闽,卡倫·霍妮是理性而溫暖的,相比之下突梦,弗洛伊德顯得偏執(zhí)而冰冷诫舅。
2
卡倫·霍妮的理論,在我看來宫患,從兩個維度展開刊懈。維度方向上,橫向的娃闲,她認為不同的時代虚汛,不同的社會文化是人類心理活動背景,不同的文化造成不同的神經癥皇帮。經度方向上卷哩,縱向的,她指出了個體的神經癥人格發(fā)展的過程属拾。
卡倫·霍妮的理論中有這樣一些關鍵詞:時代文化将谊、神經癥人格冷溶、焦慮、敵意尊浓、理性自我逞频、真實自我。
神經癥人格栋齿。一個人的行為模式和大家不一樣苗胀,一般會被罵“神經病”。在卡倫·霍妮的語境中褒颈,還真就叫“神經癥”柒巫。她對神經癥的定義是,一種有恐懼和對抗這些恐懼的防御谷丸,以及為了找到解決那些沖突傾向的折衷方式而做出的嘗試所引起的心理障礙堡掏。這個定義很復雜,但卡倫·霍妮堅持認為神經癥的主要特征是其心理障礙偏離了特定文化刨疼,恰恰說明她對神經癥的觀察是社會視角的泉唁。
例如,愛斯基摩人會殺死殘疾嬰兒和沒有勞動能力的老人揩慕,這我們的社會是無法想象的亭畜。這是愛斯基摩人在殘酷的生存環(huán)境中所發(fā)展出來的一種文化,在這種文化中迎卤,這種行為不是“神經的”∷┩遥現(xiàn)在,愛斯基摩人的生存狀況逐漸變好了蜗搔,這些舊有的行為也在改變劲藐。
焦慮。焦慮是一種不合理的內心沖突樟凄,焦慮通常給我們的是一種沒有對象的聘芜、彌漫性的消極感受。跟恐懼對比一下就明白了缝龄√郑恐懼是對一個具體的對象產生的合理反應。
例如叔壤,在一座很高的吊橋上瞎饲,恐懼是合理而正常的反應,它是有具體對象百新,對象是高空和晃動的橋墩瞳。如果你一邊產生恐懼的想法跺撼,一邊感覺到自己內有著跳下去的沖動,或者擔心自己會不由自主的跳下去,或者不由自主的想象自己掉落的場景热某,那么沖突就產生了,焦慮也產生了谋国。焦慮背后的沖突通常難以察覺的哨啃,因此當焦慮產生時,我們會產生沒有對象的斟珊,彌漫性的焦慮情緒苇倡。
敵意。仇視的心理和敵對的情感囤踩。
理想自我:通常指對自我的一種理想想象旨椒。書中沒有具體定義,我的理解是堵漱,在神經癥語境中综慎,理想自我是指神經癥患者對自己進行理想化評價并內化為“自我”。神經癥患者會認同這種評價勤庐,偏執(zhí)的追求這種評價所提出“要求”示惊,所規(guī)定的“應該”。理想自我是神經癥患者對現(xiàn)實自我的防御愉镰。
真實自我:是指那個包含自我真實愿望米罚,蘊含建設性動力和能力的自我。
卡倫·霍妮的理論關于社會文化的討論是比較容易理解的丈探。我想展開討論一下录择,其理論在縱向上結構,即神經癥人格在個體身上的發(fā)展形成碗降。
第一階段:基本焦慮的形成隘竭。精神分析是“育兒心理學”,卡倫·霍妮同樣把神經癥追溯到了童年遗锣。父母的養(yǎng)育方式不當货裹,沒有能力愛孩子,不能把孩子看成一個獨特的個體精偿;父母的態(tài)度是支配性的弧圆、過分保護的、威脅性的笔咽、易怒的搔预、過于苛刻的、溺愛的叶组、反復無常的拯田、偏愛其他兄弟姐妹的、偽善的甩十、漠不關心的船庇。如果這樣吭产,就會忽視孩子的需要,阻礙孩子的潛能成長鸭轮。結果是臣淤,孩子不能形成歸屬感,產生深深的不安全感和模糊的恐懼感窃爷。這些感覺就是基本焦慮邑蒋。
基本焦慮常常與敵意伴隨,卡倫·霍妮認為是不當的養(yǎng)育方式先引起了敵意按厘,對敵意的壓抑造成了焦慮医吊,在我看來,基本焦慮和敵意是伴隨的但因果關系不明確逮京。一個充滿敵意的世界卿堂,催生出疏離感和無助感,在基本焦慮的壓力下造虏,一個孩子不能以其自身的真實情感與他人交往御吞,迫使它尋找其他方法與他人打交道。
第二階段:緩解焦慮的策略漓藕。依據自身的先天氣質陶珠,一個孩子會發(fā)展出三種人際策略。第一種是試圖依附于身邊最強大的人享钞;第二種是反抗與競爭揍诽;第三種是摒棄內心生活,與他人保持距離栗竖。也就是說他會謙卑恭順暑脆,依賴他人;積極競爭狐肢,爭奪權力添吗,控制或反對他人;封閉自我份名,逃避遠離他人碟联。
第三階段:形成理想自我。緩解焦慮的策略無法徹底根除焦慮僵腺,內心始終是背離真實自我的鲤孵,一再受到挫折后,就只有一種方法可以滿足所有需要辰如,那就是:想象普监。想象會在內心中塑造出一個理想化的,心滿意足的自我形象。這種形象賦予他無限力量和崇高能力凯正,讓他成為一個英雄毙玻、一個天才、一個最高尚的愛人漆际、一個圣徒淆珊、一個神夺饲。
第四階段:受理想自我的驅使奸汇。理想自我出于自我的想象,是如此的完美往声,因此神經癥患者會深深被它所吸引擂找,產生認同,逐漸疏離真實自我浩销。這種認同愈深贯涎,這種疏離愈遠,對理想自我愈愛慢洋,對現(xiàn)實自我愈恨塘雳,愈輕視,愈陷入一種自我的矛盾與沖突之中普筹。由于對理想自我的認同败明,神經癥患者會按照理想自我的要求去行動,按照理想自我規(guī)定的應該去行動太防,進而發(fā)展出與正常行為模式相背離的心理特征妻顶。
3
對卡倫·霍妮的思想梳理到這里,就剩下最重要的一個問題蜒车,即:如何找回真實自我讳嘱?
改變的途徑有兩種,一種由內酿愧,靠神經癥患者自我發(fā)現(xiàn)和覺察沥潭,自己做出改變;一種由外嬉挡,尋找咨詢師的幫助钝鸽。兩種方法都是困難的,對于理想自我棘伴,對于神經性自負寞埠,最難的就是改變,這是對自我的否定焊夸,而理想自我就是用來防御否定的仁连。
卡倫·霍妮是理性、樂觀的。她認為最大的力量是“認識你自己”饭冬,意識到這些心理因素是有用的使鹅,打破幻想,削弱阻礙的力量昌抠,真實自我的建設性力量會逐漸顯現(xiàn)并發(fā)揮作用患朱。
也許,接納才是改變炊苫,接納那個追求完美的裁厅,存在著很多不完美的自己。
也許侨艾,認識自我才是改變执虹,對自我看法的松動,是改變的開始唠梨。
也許袋励,脫離自我才是改變,轉換一下身份和視角当叭,重新看待自我和他人茬故。
我相信,那個真實自我的力量蚁鳖,會像小草一樣磺芭,頂破巖石,野蠻生長才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