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決神經癥沖突
神經癥沖突對人格造成了極大的破壞尉间,對于這一點,我們了解得越深入击罪,越急切地想知道如何解決這些沖突。然而贪薪,就目前來看媳禁,無論是靠理智,還是靠逃避和意志力画切,都無法解決問題竣稽。那我們又該怎么辦?辦法只有一個:想要解決沖突霍弹,必須改變人格中造成沖突的因素毫别。
有人經常會問:“我看到了自己的基本沖突,是不是就能解決問題了典格?”回答顯然是:不能岛宦。
即使治療師在分析的初期,就已經看倒了患者內心的分裂耍缴,并幫助患者認識到這種分裂砾肺,但僅僅如此挽霉,還是無法迅速見效。認識到分裂变汪,或許患者會感到安慰侠坎,這讓他有理由相信自己的神經癥還是有救的,不至于像過去那樣墜入迷霧不見出路裙盾。但是实胸,如何才能把這種期待變?yōu)楝F(xiàn)實?患者自己并不知道該怎么做番官。
患者無意識地固守自我庐完,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他不愿意放棄固有的解決沖突的方法;他已經對自己徹底絕望鲤拿,認為此病根本無治假褪。在這種情況下,治療師想要有效解決患者的基本沖突近顷,必須對患者的想法和可能導致的結果心中有數(shù)生音。
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是不是意識到內心的沖突,并追根溯源窒升,將之與童年時期的一些境遇聯(lián)系起來缀遍,問題就會迎刃而解呢?回答仍然是:不能饱须。
對于探究神經癥沖突的成因域醇,卻意義重大。如果我們知道蓉媳,哪些環(huán)境因素對兒童的成長有利譬挚,哪些會阻礙他們的發(fā)展,就能防微杜漸酪呻,避免人為制造出大量的神經癥患者减宣。
簡單地說,一個孩子玩荠,如果處于一種令他感到不安全漆腌,缺乏自信,缺乏自由的環(huán)境中阶冈,他的精神內核就會受到威脅闷尿,在孤立無助,緊張恐懼中女坑,他與別人的互動方式就會發(fā)生改變填具,他會根據(jù)自身最迫切的需求和利害關系對外界做出反應,而不是單純依據(jù)自己的真實感受匆骗。他無法再靠簡單的喜歡或不喜歡灌旧、相信或不相信去表明自己的意愿绑咱,或反駁別人的意見,他需要時時刻刻對別人保持警惕枢泰,在應對別人時描融,哪種方式對自己的傷害最小,他就會使用哪種衡蚂。我們可以將這種生活方式的核心概括為:被焦慮和恐懼籠罩窿克,以緊張帶有敵意的眼睛打量別人,以及這個世界毛甲,最初是警惕年叮,發(fā)展到后來就變成了深入骨髓的憎恨,最后疏遠他人玻募,疏遠自我只损。只要這些因素沒有改變,患者的沖突傾向就不可能憑空消失七咧。相應的跃惫,他內心真實的需求會隨著神經癥的加重而萎縮,整個人也逐漸失去活力艾栋。如果采取治標不治本的方法爆存,會讓患者與自己、與他人的關系更加不可調和蝗砾,這樣一來先较,想要徹底解決沖突就難上加難了。
改變這些因素本身悼粮,才是治療的目標所在闲勺。治療師必須幫助患者去找回真自我,去發(fā)現(xiàn)自己真實的情感和需求扣猫,樹立起自己的價值體系霉翔,并帶著真實的情感和信念與他人相處。雖然這樣做非常困難苞笨,卻可以奇跡般地消除內心的沖突,及時救治患者子眶。但奇跡不會自動發(fā)生瀑凝,需要我們按照具體的步驟,腳踏實地地前行臭杰。
無論癥狀是多么相似粤咪,或多么與眾不同,本質上渴杆,每一種神經癥都是性格障礙寥枝。因此宪塔,治療神經癥的工作,其實也就是對神經癥的性格結構進行分析囊拜。我們越是能將性格結構和患者個體間的差異認識清楚某筐,就越是能精確地知道自己需要完成哪些工作。如果冠跷,我們把神經癥視為患者圍繞基本沖突建立起的防御堡壘南誊,就可以將分析工作劃分為兩個大的步驟。
第一步蜜托,查明患者為了解決沖突而做的無意識努力抄囚,以及這些努力對其人格的影響。包括患者的主要傾向橄务、理想化形象幔托、外化作用等,至于它們與患者隱藏起的基本沖突是什么關系蜂挪,我們先不用考慮重挑。人們很容易誤解,認為不考慮基本沖突锅劝,就無法理解他為此做出的那些努力攒驰,更別說研究了,但在我看來故爵,盡管這些努力玻粪,都是圍繞著解決基本沖突而展開的,但它們卻有著自己的規(guī)律诬垂、特征和影響力劲室。
第二步,對基本沖突本身進行處理结窘。在這一步驟中很洋,不僅要讓患者對基本沖突有大致的了解,還要幫他弄懂沖突造成了怎樣的影響隧枫,又是如何造成的喉磁。也就是說,患者需要知道那些相互矛盾的傾向官脓,以及它們之間是如何相互干擾的协怒。
治療師的工作不僅如此,還要向患者解釋:試圖在沖突中達成妥協(xié)是根本不可能的卑笨。
簡言之孕暇,分析的目的就是讓患者徹底了解他的沖突,包括沖突對人格產生了怎樣的影響,以及如何演變出了各種癥狀妖滔。對于治療師的分析隧哮,每個階段,患者都會想方設法抗拒座舍。對于他來說沮翔,不管是理想化形象,還是外化作用簸州,都是他為了解決內心沖突所做出的努力鉴竭,也都有其主觀價值。為了捍衛(wèi)自己的各種努力岸浑,他會拒絕去看其中的真正本質搏存。他會在治療師分析他的沖突時,故意設置各種障礙矢洲,極力證明他的沖突根本不是沖突璧眠,讓人更難分辨清楚。
在分析病癥時读虏,弗洛伊德提出了兩個非常重要的原則:治療師所給出的任何解釋责静,都應該對患者有益;同時盖桥,這種解釋不能是有害的灾螃。
詳細說,治療師必須要考慮到以下兩個問題:在這個時候讓患者知道真相揩徊,他能承受住嗎腰鬼?這種解釋對他有沒有意義,是否能幫助他進行良性思考塑荒?迄今為止熄赡,我們面臨的難題是,沒有一個具體的標準能判斷患者所能承受的底線齿税,因此對于到底什么能引發(fā)他的良性思考彼硫,也沒有一個具體的答案。在這些問題上凌箕,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很大拧篮,無法教條地規(guī)定什么時候才是最佳時機。然而我們依然有規(guī)則可以遵守:只有當患者在態(tài)度上有了明確的改變后牵舱,我們才能放心地與他討論他的某些問題串绩。在此基礎上,我們可以用以下幾個常用的措施進行嘗試:
如果患者還寄希望于通過虛幻的想法來解救自己仆葡,那么就算治療師明確告訴他有什么關鍵沖突,也無濟于事⊙刂眩患者必須首先認識到把篓,這些虛幻的想法除了擾亂自己的生活外,毫無用處腰涧。因此韧掩,治療師所要分析的主要內容,不是沖突本身窖铡,而是患者為解決沖突所采取的方法疗锐。治療師應該先用簡明易懂的語言,讓患者明白他之前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勞的费彼。我的意思并不是絕對不能提到沖突滑臊,而是說治療師應該考慮時機,掂量患者神經癥結構的脆弱程度后箍铲,再謹慎決定雇卷。對于有些患者而言,過早看到自己沖突的真相颠猴,會讓他們驚慌失措关划;而對另外一些患者來說,如果治療師過早點明真相翘瓮,他們不會做出什么反應贮折,因而也起不到什么作用。一般情況下资盅,只要患者還對自己的“方法”不死心调榄,還希望憑一己之力渡過難關,治療師就別指望患者能心甘情愿地面對自己內心的沖突律姨。
還有一個需要我們謹慎對待的問題振峻,就是理想化形象。對于患者而言择份,理想化形象是他唯一能感到真實的東西扣孟,也是唯一能讓他獲得自尊的東西,他依靠理想化形象避免了在自卑中沉淪荣赶。所以凤价,在拆除患者的理想化形象之前,一定先要讓他獲得足夠的現(xiàn)實性力量拔创,否則他無法承受由此帶來的打擊利诺。
對待虐待傾向時,如果在治療的前期就想解決它剩燥,必然收效甚微慢逾。因為立倍,這些傾向與患者的理想化形象差距太大,成為了鮮明的對照侣滩,以至于患者即使在治療的后期才意識到自己的虐待傾向口注,依然會突然感到恐懼和厭惡。所以君珠,我們一般會等患者不那么絕望時寝志,再分析他們的虐待傾向。之所以這樣做策添,還有另一個更重要的原因:當他堅信自己唯一能采取的方法材部,就是替代性的生活時,他是不會心平氣和地跟治療師討論自己的虐待傾向的唯竹。
同樣的乐导,在面對不同性格結構的患者時,治療師也應該用以上原則摩窃,確定一個解釋的最佳時機兽叮,以便讓患者能夠承認自己內心的沖突。比如猾愿,患者表現(xiàn)出了攻擊傾向鹦聪,他鄙夷感情,認為感情會讓人軟弱蒂秘,十分癡迷任何能彰顯力量感的東西泽本。治療師首先要做的,是幫助患者理解他這種態(tài)度是由怎樣的心理需求造成的姻僧。這時规丽,哪怕他很明顯地表現(xiàn)出了討好和親近他人的渴望,時機未到撇贺,治療師也不要輕易點破赌莺。治療師的一言一行,在患者看來都是對自己安全的威脅松嘶,他會憤而抵抗艘狭,以防治療師把自己變成“老好人”。唯有當他內心更強大時翠订,他才能允許自己有服從和自卑的傾向巢音。面對這樣的患者時,治療師必須還要等待一段時間尽超,才可以小心翼翼觸及其內心的絕望官撼,因為在患者的概念中,承認自己絕望似谁,就等于展示自己的自怨自憐傲绣,而這都是患者最厭惡的掠哥,所以,他會極力否認自己的絕望秃诵。而以討好為主傾向的患者龙致,治療師則要先分析其“討好他人”的表現(xiàn),再觸及他的支配傾向和報復傾向顷链。再比如,一位患者如果認為自己絕頂聰明屈梁,蓋世無雙嗤练,或者是完美戀人,就不要先去分析他的自卑在讶,因為那樣做一定會碰壁煞抬,哪怕僅僅是觸及他害怕被輕視和被拒絕的神經,也是在浪費時間构哺。
很多時候革答,在治療初期我們能觸及和討論的問題,非常有限曙强。尤其是在患者堅決維護自己的理想化形象残拐,并將其成功外化之時。這個階段碟嘴,他絕不會承認自己有任何缺點溪食。一旦治療師覺察到這種情況,就應該盡量避免做出任何像“問題是你自己造成的”這樣的暗示娜扇,即使暗示很委婉错沃,也會讓他產生強烈的抵觸情緒。當然雀瓢,這并不意味著什么都不能做枢析,治療師可以選擇性觸及理想化形象方面的某些問題,比如對患者說刃麸,他對自己的要求太過嚴苛醒叁。治療師對于神經癥性格結構的動態(tài)原理越熟悉,就越能快速準確地讀懂患者在與人互動時的真實想法嫌蚤,并由此知道該在什么時候辐益、用哪一種方式切入。根據(jù)患者表現(xiàn)出的一些細枝末節(jié)脱吱,治療師能夠想到并推斷出他人格的某些特質智政,然后就此多加關注,深入了解箱蝠。這種狀況很像內科醫(yī)生看到患者咳嗽续捂、盜汗垦垂、午后疲倦無力,便會預判出患者有可能得了肺結核牙瓢,接著他會順著這個判斷進一步診治劫拗。
假如說,一位患者總是認為錯在自己矾克,與人互動的時候總是肯定別人页慷,否定自己,甚至在治療的過程中胁附,會表現(xiàn)得對治療師特別欽佩酒繁,此時,如果治療師能找到更多證據(jù)進一步證明患者有討好他人的傾向控妻,就可以著手解決這個問題了州袒。而如果一位患者總是提到讓他感到羞恥的事情,甚至認為接受心理治療也是件令他羞恥的事弓候,那么郎哭,治療師的首要任務,就是解決他對羞恥的恐懼菇存。治療師可以選擇此時此刻他最明顯的恐懼來分析夸研,告訴患者這種恐懼的根源是什么。比如依鸥,患者害怕別人不肯定自己陈惰,尤其是害怕別人不肯定那些符合他理想化形象的特征時,分析師就可以將他的恐懼和他維護理想化形象的需求聯(lián)系起來毕籽。再比如抬闯,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顯得特別木訥、遲鈍关筒,并且說自己注定是個悲劇溶握,治療師就要知道,他必須先幫患者消除絕望感蒸播。然而在治療初期睡榆,治療師不能急切去觸碰患者的絕望,只可以給他解釋一下“絕望感”的真實含義:放棄自我袍榆,自暴自棄胀屿。然后,再讓患者明白包雀,他之所以產生絕望感并不是由于現(xiàn)實真的毫無轉機和希望宿崭,而是由于他存在心理問題。只要能夠弄清問題才写,絕望是可以得到解決的。如果,這種絕望感是出現(xiàn)在治療的后期沮榜,治療師就能更好地判斷患者絕望的原因:是因為他對解決內心沖突不抱希望,還是因為他對自己無法達到理想化形象而感到失望缸逃。
上面這些常用措施,其實給治療師留下了很大的靈活空間,治療師可以發(fā)揮自己的直覺和職業(yè)敏感,洞察患者的內心圖景疑务。這是治療師最寶貴、最能施展能力梗醇,也是最不能缺少的工具暑始。然而,盡管治療師的直覺能發(fā)揮作用婴削,卻不代表整個治療過程像藝術創(chuàng)作,或者只靠常識就能完成牙肝。治療師必須對神經癥的性格結構做深入的了解唉俗,在此前提下做出的推斷,才能是嚴謹且科學的配椭。
由于不同患者的神經癥性格結構差距巨大虫溜,治療師時常只能在探索和試錯中前進。這里所說的錯誤股缸,不是指那些重大的原則性錯誤衡楞,比如強行把患者沒有的強加在患者身上,或抓不準患者神經癥的基本傾向敦姻。我所說的試錯瘾境,指的是那些常見的差錯,比如過早向患者解釋沖突镰惦,這也是治療過程中很難避免的錯誤迷守。只要治療師能察覺出自己在做出解釋時,患者的反應是什么旺入,就知道自己犯了錯兑凿,要及時調整方案。在我看來茵瘾,很多治療師過于看重患者對于解釋是接受還是拒絕礼华,對于患者的反應到底意味著什么,卻疏于思考拗秘。這是治療中的不幸圣絮,因為只有先搞清楚患者種種反應背后有些什么,才能知道先要做哪些工作雕旨,以幫他解決問題晨雳。
讓我們舉例說明一下行瑞。一位患者發(fā)現(xiàn)自己在和人相處時,只要對方提出要求餐禁,哪怕那些要求很合理血久,自己也會憤怒,認為受到了對方的強迫帮非;而面對批評時氧吐,即使對方給出的批評很公正,他也會覺得自己受到了羞辱末盔。但同時筑舅,他認為自己有權力向別人提任何要求,別人怎么犧牲也不過分陨舱;而且自己也有權力指責別人翠拣,多不留情都可以。他獨占各種特權游盲,卻想剝奪別人的一切權力误墓。他自己也很清楚,他的這種態(tài)度肯定會損害益缎,甚至毀壞自己的友誼和婚姻谜慌。因此,在治療過程中莺奔,他一向表現(xiàn)得很積極欣范,也很配合。然而令哟,當他知道治療起到的后果時恼琼,則開始不安并被動了∑粮唬患者的這種態(tài)度背后隱藏著憂郁和焦慮驳癌。接下來的治療過程中,患者很少與治療師互動役听,這顯示出嚴重的疏離傾向颓鲜,這和他在之前的幾次治療中希望與一位女性處理好關系的熱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典予。疏離傾向表明他無法接納與人互利共存的想法甜滨。在理論上,他認同這種平等的關系瘤袖,但在行動上衣摩,他明顯拒絕實施。他的憂郁,是他處于無計可施的兩難境地時艾扮,做出的反應既琴,而疏離則是他在尋求解決辦法時,做出的反應泡嘴。當他認識到逃避無用甫恩,唯有改變自己的態(tài)度才是出路的時候,才會思考為什么自己無法接受互利共存的關系酌予。緊接著磺箕,他又恢復了與治療師的互動,說明他對這個問題已經有了答案抛虫,知道自己將選擇看成了只有“非此即彼”一種模式:要么擁有一切權力松靡,要么一點權力也沒有。他袒露了自己的擔憂:害怕別人一旦擁有了權力建椰,自己只能遵照別人的意愿行事雕欺,就再也無法做任何想做的事情了。這樣的想法棉姐,誘導他展現(xiàn)出了服從傾向和自卑心理屠列。雖然這些傾向和心理,治療師也有所察覺谅海,卻并不了解其強烈程度,以及意味著什么蹦浦。在他看來扭吁,是他人,而不是自己盲镶,決定了他所享有的權力侥袜,為了保護自己不受傷害,他不得不人為地搭起防御工事溉贿,把所有的權力都占為己有枫吧,以獲得一種掌控感和安全感。
如果要求他放棄這種防御手段宇色,就等于要殺死一個手無寸鐵的人九杂。所以,治療師要先幫他處理好服從傾向宣蠕,才能幫他消除專制態(tài)度例隆。我們在本書的每個章節(jié)中都反復強調,想要徹底解決問題抢蚀,絕對不能只用一種方法镀层。必須從不同的角度反復對問題進行考量。這么做皿曲,是因為患者的每一種態(tài)度唱逢,都有著多種成因吴侦,并且在神經癥的發(fā)展進程中,起到不同的作用坞古。比如备韧,患者總是忍氣吞聲的態(tài)度,從本質上體現(xiàn)了他有著討好他人的需求绸贡,因此在分析這種需要時盯蝴,必須先解決他服從的傾向。當我們分析患者的理想化形象時听怕,也必須再次細致分析患者的傾向捧挺。經過以上步驟,我們可以看出尿瞭,患者之所以息事寧人闽烙、步步忍讓,是因為他認為這些是圣人的特點声搁。而分析他的疏離傾向時黑竞,我們可以看到他有著回避矛盾的需求,當我們察覺患者在盡力壓制對自己的虐待傾向并懼怕他人時疏旨,他忍讓行為所具有的強迫性質很魂,便顯得更清晰了。而在其他的例子中檐涝,患者對他人的強迫十分敏感遏匆,剛開始可將其視為源于隔離的一種防御;隨之可視為患者對于渴望權力的投射谁榜;最后幅聘,我們發(fā)現(xiàn)這表現(xiàn)或許是來自患者的外化、自我強迫或其他傾向窃植。
任何在分析過程中顯現(xiàn)出來的神經癥態(tài)度或沖突帝蒿,都必須納入患者的整個人格中進行理解。這種方法巷怜,我們稱之為深入研討葛超,要遵循以下步驟:幫助患者認識到他的這種傾向或沖突的所有內在和外在表現(xiàn),幫助他認識到這種傾向或沖突的強迫性本質延塑,幫助他認識到這種傾向或沖突的主觀價值巩掺,及其造成的負面影響。
當患者發(fā)現(xiàn)了神經癥的特異表現(xiàn)時页畦,通常會提出這樣一個疑問:“它是如何產生的胖替?”還沒弄清楚情況,就迫不及待想去追溯問題的根源,認為只要找到源頭独令,問題就能迎刃而解端朵,且永不再犯∪技患者的這種想法可能是有意識的冲呢,也可能是無意識的。治療師一定要把他拉回來招狸,不要讓他隱藏到過去之中敬拓,而是要鼓勵他去審視這種特異行為的具體表現(xiàn),以及他采取了什么方法來掩蓋這種特異行為裙戏。假如患者已經清晰地看到自己害怕服從乘凸,他就必須進一步看清他對任何形式的從都會排斥,并努力將它們趕出自己的生活累榜。為了消除一切服從的表現(xiàn)营勤,以及與它相關的傾向,他一直無意識地對自己進行壓抑壹罚。他的那些特異行為葛作,全都是為了達成這一目的。他已經變得麻木猖凛,無法感知到別人的欲望赂蠢、感情和反應。他已經變得冷漠辨泳,失去了關注他人的興趣虱岂。他掐死了自己對別人的好感,也掐死了別人對他的好感漠吻。他瞧不起別人的溫情和善良量瓜,總是不假思索拒絕別人的請求司恳。他認為自己有權力苛責別人途乃,處處挑剔,反復無常扔傅,但同時又不允許同伴對他這么做耍共。或者猎塞,如果我們關注的是患者那無所不能的全能感试读,那就不能只讓他認識到自己有這種感覺,他還必須看到荠耽,他為自己設定的任務钩骇,根本就不可能完成。比如,他認為他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寫出一篇復雜的論文倘屹;他希望自己在筋疲力盡的時候银亲,依然才思敏捷、思路清晰纽匙;他希望在治療中只要瞥上問題一眼务蝠,就可以解決掉它。
此外烛缔,患者還必須認識到馏段,他的行為都是身不由己的,強迫性的践瓷,受制于他的某種傾向院喜。而他的這些行為并不符合他的真正意愿和最大利益,甚至常常是和這些相違背的当窗。他還必須認識到够坐,這種強迫性不分對象,也不分時間場合崖面,隨時隨地都會強烈地表現(xiàn)出來元咙。比如,他會挑敵人的毛病巫员,也會挑朋友的毛彩恪;如果別人態(tài)度溫和简识,他會認為對方做了對不起他的事情赶掖,心懷愧疚才這樣;如果別人態(tài)度堅決七扰,他會認為對方像盛氣凌人的暴徒奢赂;如果別人做出讓步,他會認為對方是個懦弱的人颈走;如果別人表現(xiàn)出很喜歡和他在一起膳灶,他會認為對方輕浮隨便;如果別人拒絕幫助他立由,他會認為對方吝嗇小氣轧钓,等等∪衲ぃ或者毕箍,如果討論的問題是患者不確定自己受不受歡迎,那么他就必須認識到道盏,他對自己的懷疑態(tài)度會很頑固而柑,即使有證據(jù)證明他是錯的文捶,他還是會堅持懷疑自己。想要理解一種傾向的強迫性媒咳,就必須了解這種傾向在受挫時拄轻,患者所做出的反應。比如伟葫,如果出現(xiàn)的傾向牽涉著患者對他人溫情的需求恨搓,他就應該看到,當任何被拒絕或友誼減弱的跡象出現(xiàn)時筏养,他都會感到迷茫和恐慌斧抱,即使那種跡象很輕微,即使那位朋友對他并不重要渐溶。
讓患者看到自身問題的嚴重程度辉浦,只是第一個步驟,第二個步驟則是要讓患者明顯感受到問題背后的推力十分強大茎辐。這兩個步驟宪郊,能讓患者產生更深入檢查自己的愿望。當我們開始研究某種傾向的主觀價值時拖陆,患者常會積極地提供情報弛槐。他會告訴我們,他是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依啰,才去反抗乎串、鄙視那些壓迫他的事物和所謂權威的,不這么做的話速警,自己早就被控制了叹誉,比如被專制獨裁的父母馴化。他還會告訴我們闷旧,他之所以會覺得高人一等长豁,是因為這種想法在過去和現(xiàn)在都幫助他有效克服了內心的自卑;而他的離群索居和玩世不恭忙灼,不過是出于自我保護的目的匠襟。的確,患者與他人的關系來源于他的自我防衛(wèi)缀棍,但我們卻能從中得到更多信息宅此,即向我們展示了這些傾向是如何養(yǎng)成的机错、為何能占據(jù)主導爬范,展示了這些傾向在過去發(fā)揮的作用,這些都能讓我們更好地掌握患者的發(fā)展情況弱匪。最重要的是青瀑,還能幫助我們理解該態(tài)度目前在患者身上的功能所在璧亮。從治療而言,這些功能意義巨大斥难。每一種神經癥趨勢都不可能只是個歷史遺跡枝嘶,因為它一旦形成,就會一直存在并發(fā)揮作用哑诊,如同積習難改群扶。我們能確信的是,每一種傾向或沖突镀裤,都取決于患者現(xiàn)存性格結構的內在需求竞阐。所以,明白患者過去為什么出現(xiàn)某種神經癥特異表現(xiàn)暑劝,其價值并不是最重要的骆莹,因為我們要改變的,是那些目前還在發(fā)揮作用的因素担猛。絕大部分情況下幕垦,患者從某些傾向中所獲得的主觀價值,主要在于它能對其他傾向實現(xiàn)抵消傅联。所以先改,要先理解這些價值,才能知道如何著手處理這一類的病癥蒸走。比如盏道,如果某位患者之所以抱著“自己無所不能”的全能感不放,是因為他把自己可能存在的潛能载碌,當成了已發(fā)生的事實猜嘱,把可能光輝的未來,當成了已經取得的成就嫁艇,這樣我們就能知道朗伶,必須先檢查他生活在想象世界中的程度。如果他這樣做步咪,是為了確保自己能避開失敗论皆,我們的注意力就會集中在這樣的問題上:究竟是哪些因素,導致他有這種失敗的預感猾漫,并時時刻刻懼怕失敗會降臨点晴?
治療中最重要的一步,是要讓患者明白悯周,他所認為有價值的東西其實具有危害性粒督,他的神經癥傾向與沖突,只會使他更加空虛無助禽翼。在之前的步驟里屠橄,我們已經做過一些啟發(fā)工作族跛。重中之重,是要讓患者看到關于他病情詳細而完整的全景圖锐墙。只有做到了這一步礁哄,患者才會意識到改變的重要性。不過溪北,對于每一種神經癥桐绒,患者都會不自覺地想要維護現(xiàn)狀,需要有一種能突破阻礙的強大動機之拨,才能讓患者真的改變掏膏。這種動機必須是來自患者對內心自由、幸福敦锌、個人成長的渴望馒疹,必須要讓他認識到,每一種神經癥問題都會妨礙他實現(xiàn)這樣的渴望乙墙。因此颖变,如果患者的自我苛責帶著貶低的性質,就必須讓他看到听想,這會扼殺自尊腥刹,讓自己變得絕望。絕望中汉买,他會認為自己不被需要衔峰,會強迫自己忍受別人的虐待,而且會讓自己有了報復欲蛙粘;還會讓他的熱情和工作能力處于停滯垫卤;為了不墜入自卑的深淵,他會啟動防御系統(tǒng)出牧,出現(xiàn)自大穴肘、隔離等傾向,加速了神經癥的惡化舔痕。在分析過程中评抚,如果患者已經能清晰感到某種傾向時,治療師必須幫他認識到其對自身生活產生的影響伯复。比如慨代,患者表現(xiàn)出的沖突,是他的自我否定傾向與渴望成功之間的矛盾啸如,治療師就應該知道侍匙,這是倒錯型虐待傾向在極度壓抑后特有的結果∽榈祝患者需要認識到丈积,他每次自我否定時都會感到自己很可憎,對他所恭維的人债鸡,會心生怒意江滨;而同時,他每次挫敗了別人厌均,都會覺得自己很可怕唬滑,并且擔心別人會對自己進行報復。
有時也會有這樣的情況:患者確實意識到了神經癥傾向會帶來嚴
重后果棺弊,卻還是對解決問題提不起興趣晶密,就好像那些問題已經被遺忘掉,不存在了一樣模她〉炯瑁患者不動聲色地把問題扔到墻角,因此他的病情自然不會好轉侈净。他的無動于衷引人注目尊勿、令人費解,因為他確實已經看到了問題給自己帶來的危害畜侦。如果對于患者的無動于衷元扔,治療師不能敏銳地發(fā)現(xiàn),也就不會進一步發(fā)現(xiàn)患者正在回避問題旋膳∨煊铮患者會說個新話題,然后帶著治療師跑上另一條跑道验懊,然后再一次發(fā)現(xiàn)死路一條擅羞。要等到很長時間后,治療師才會猛然驚覺义图,自己費了那么多心力祟滴,患者卻并沒有相應的進展。
如果這種情況經常出現(xiàn)在患者身上歌溉,治療師有必要思考:患者自身的什么問題垄懂,讓他無視這種神經癥傾向導致的有害后果,并拒絕改變痛垛?一般來說草慧,有一系列的原因會造成這種狀況,治療師必須耐心逐一解決匙头。比如漫谷,患者可能還在絕望中不能自拔,會認定自己不會有任何改善蹂析;會想要抵抗治療師舔示,讓治療師失敗出丑碟婆,這種渴望甚至會超過患者對自己的興趣;患者的外化依然嚴重惕稻,所以就算看到了有害的后果竖共,卻還是無法審視自我;他仍舊希望自己無所不能俺祠,雖然他知道這樣下去會造成麻煩公给,卻暗自認定自己有辦法躲開;他的理想化形象僵硬頑固蜘渣,所以不能接受自己竟然會有神經癥傾向和沖突淌铐,患者認為只要自己看到了問題存在,就一定有能力將其解決蔫缸,沒能如愿后就會對自己發(fā)怒腿准。這些因素,都會遏制住患者改變自我的動力拾碌。如果忽視這些因素释涛,治療師就成為了休斯頓·彼得森所說的那種“心理學狂人”,即為心理學而心理學倦沧,忘記了心理學的初衷唇撬。如果在以上情況中,治療師能幫助患者接受自我展融,那顯然會對治療大有裨益窖认。即使沖突還在,也會讓患者如釋重負告希,開始有信心擺脫蛛網(wǎng)般沖突的糾纏扑浸。這種狀態(tài)一旦形成,患者的改變也就未來可期了燕偶。上面這些討論喝噪,并不是一篇關于分析技術的論文。盡管諸如患者把自己的防御性或攻擊性帶入與治療師的關系后產生的利弊指么,這樣的問題很有意義酝惧,但是我不打算在本書中討論。我所敘述的步驟伯诬,都是每一次表現(xiàn)出明顯的新傾向或沖突時晚唇,我們在心理分析時所必須采取的主要流程。真實的治療往往不可能照本宣科盗似,完全按照這一順序完成哩陕。因為即使問題已經明顯暴露,成為治療過程的核心,但是患者本人可能還是毫不知情悍及。正像前面那個自以為有各種特權的患者闽瓢,我們可以從中看到,一個問題暴露出另一個問題心赶,而后面出現(xiàn)的這個問題必須優(yōu)先處理扣讼。關鍵在于,最終要確保每一個步驟都完成了园担,至于順序倒是次要的届谈。
心理治療中會表現(xiàn)出哪些新癥狀枯夜,是因人而異的弯汰。如果患者能意識到自己正處于憤怒狀態(tài),并明白其起因湖雹,他可能會平靜下來咏闪,不再那么恐慌。如果患者能看到自己身處兩難境地摔吏,他抑郁的癥狀也會有所緩解鸽嫂。盡管分析只是為了解決某個問題,但卻能讓患者對人對己的整體態(tài)度獲得改善征讲。如果我們要同時處理好幾個不同的問題据某,就會發(fā)現(xiàn),它們對患者人格影響的方式如出一轍诗箍。比如患者過分強調性欲的意義癣籽、把現(xiàn)實和想象混為一談、對壓制的過分敏感等滤祖,無論分析其中哪一種筷狼,都能減輕他的敵意、恐懼匠童、絕望和隔離等癥狀埂材。我們不妨舉幾個病例,思考一下患者的自我疏離是如何減輕的汤求。一位過度看重性欲的患者俏险,只有在性體驗與性狂想中才能感到自己還活著,他認為自己的性吸引力是唯一值得依賴的優(yōu)勢扬绪,他自以為的成功和失敗都局限在性的范圍內寡喝。要想讓他對生活的其他方面產生興趣,首先就要讓他意識到當下的狀況勒奇,進而找回自我预鬓,恢復正常。有一位患者把自己想象成偉大的天才,他用“想象”綁架了“現(xiàn)實”格二。他看見的“現(xiàn)實”劈彪,其實全都是他“想象”出來的。他無法看到自己真實的能力顶猜,也看不到自己的局限沧奴。而治療師需要幫患者明白,潛在的能力不等于已經取得的成就长窄,當他放下“想象”之后滔吠,就可以感受到自己真實的感情,接受真實的自己挠日。還有一位患者對強迫極度敏感疮绷,他總覺得別人在支配和控制他,而他卻弄不清楚自己究竟想要追求什么嚣潜。治療師要讓他逐步明白自己真正的意愿冬骚,他才能為自己的目標而努力。無論種類和來源懂算,只要是被壓抑的敵對情緒只冻,都會通過分析浮出水面〖萍迹患者會隨之出現(xiàn)煩躁不安喜德,但隨著患者逐漸擺脫他的神經癥傾向,這種非理性的敵意會大幅減輕垮媒。當患者看到舍悯,自己也要對目前身處的困境負責,而不能再一味地外化問題時涣澡;當患者變得不再那么脆弱贱呐、恐懼、依賴和苛刻時入桂,他也就不會再表現(xiàn)出那么多的敵意奄薇。敵意之所以減輕,主要原因是患者的絕望有了緩解抗愁。一個內心強大的人馁蒂,不會總覺得自己受到了別人的威脅。有很多因素可以讓患者的內心變得強大起來蜘腌,比如他過去總是關心別人沫屡,而今開始關心自己,于是他變得充滿活力撮珠,建立起自己的價值觀沮脖,逐步挖掘出更多的潛能。之前,他用來壓抑自己的那些能量勺届,終于有了更好的用途驶俊。他曾經因為壓抑、恐懼免姿、自卑和絕望動彈不得饼酿,而現(xiàn)在這些負面因素對他的影響越來越小,而他能釋放出的潛能卻越來越多胚膊。他不再一味地服從故俐、抗拒別人,也不再隨意發(fā)泄自己的虐待沖動紊婉,他能做到理智的接納药版,而這也讓他的意志變得更加堅定。
隨著患者防御系統(tǒng)的拆除肩榕,他必然會暫時感到焦慮刚陡,但由于患者不再像過去那樣畏懼自己和他人惩妇,所以治療中每一個有益的步驟株汉,都會讓他的焦慮減輕。以上這些改變歌殃,整體來說會讓患者與自己乔妈、與他人的關系都得到改善。他不再認為自己孤立無援氓皱,隨著自己的強大路召,內心的敵意減少,他不會再認為自己必須通過對抗波材、操縱和回避別人來免受威脅股淡,他能夠和別人友善以待。由于外化作用的停止廷区,他的自卑隨之消失唯灵,與自己的關系也越來越融洽。
這些在治療過程中發(fā)生的變化隙轻,同樣也適用于最先造成沖突的那些傾向埠帕。神經癥發(fā)展的過程中敛瓷,患者經受的壓力與日俱增呐籽,而心理治療則帶領他走上一條不斷卸掉重負的路宙刘。過去悬包,患者面對絕望布近、恐懼撑瞧、敵意和孤立時预伺,不得不利用那些傾向保護自己,而現(xiàn)在那些傾向已經沒有了存在的意義曼尊,所以應該逐漸拋下它們酬诀。對付那些使自己厭惡且對自己充滿惡意的人,如果自己有能力用平等的身份直面他們骆撇,又有誰會選擇卑躬屈膝或為那種人犧牲呢瞒御?如果自己內心充滿安全感,能夠積極地生活與奮斗神郊,并且不會擔心自己沒有存在感肴裙,又有誰會為了權力和聲望不擇手段?如果自己有能力去愛別人涌乳,也不害怕去面對競爭,又有誰會急不可待地疏遠他人夕晓?
所有這些工作运授,都是需要時間做基礎的烤惊∮蹼患者在沖突中被困的程度越深柒室,障礙越大,也就需要更多的時間解決沖突逗宜。人們總希望心理分析簡潔明了,這種想法情有可原。治療師希望更多的人從心理分析的過程受益,我們都知道智厌,哪怕因此有一點的幫助诚卸,也比沒有強。然而栅受,神經癥的嚴重程度是不同的,較輕的神經癥通常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治愈。盡管某些短期精神療法的實驗巾钉,看起來前景不錯赚导,然而不容樂觀的是,這些實驗都很片面寡夹,完全忽視了神經癥背后各種力量的強大程度嫩海。我認為昵济,對于比較嚴重的神經癥智绸,要想縮短治療的時間,就必須更好理解神經癥的性格結構访忿,這樣才能在解釋癥狀時節(jié)省時間。值得欣慰的是迹恐,分析療法并不是解決內心沖突的唯一道路,生活本身就是最強大的治療師卧斟。無論是誰殴边,都可以通過豐富的生活經歷來完善自己的人格锤岸。比如,以某位偉人為榜樣板乙,他激動人心的經歷會鼓舞患者是偷;也可能是一些糟糕的經歷,讓患者與他人產生了同病相憐的感受募逞,于是敞開心扉蛋铆,走出自我隔離的孤島;還可能是患者遇到了意氣相投的人放接,他不用再采取控制或回避刺啦。如果神經癥患者能夠反省自病態(tài)行為所造成的嚴重后果,或者反思自己為什么反復出現(xiàn)那些強迫性行為透乾,在逐步認識自我的基礎上洪燥,也能大大減輕癥狀磕秤。只是,生活這位“治療師”會以何種形式主導治療捧韵,并不受我們的控制市咆。我們沒辦法只為了適應某個人的特定需要,而預先安排好一種困境再来,或者設計出一種友情蒙兰、一種信仰。生活這位治療師相當無情芒篷,對這一位患者有益的事情搜变,卻可能會對另一位患者造成致命打擊。而且我們知道针炉,患者分析自己的行為并從中吸取教訓的能力挠他,是很有限的。換個角度說篡帕,如果患者自己能從經歷中吸取教訓殖侵,能自己發(fā)現(xiàn)當前困局的形成與自身脫不開干系,能自己找出自己的責任所在镰烧,并能將這些心得推廣于整個生活的話拢军,我們的治療工作也就可以愉快地結束了。
我們認識到了沖突在神經癥中發(fā)揮的作用怔鳖,又認識到了沖突是可以解決的茉唉,這意味著重新確立心理分析療法的目標,成為了一件很有必要的事结执。我們不能用醫(yī)學術語定義上述目標度陆,盡管很多神經癥性質的失調確實歸在了醫(yī)學范圍內,但是鑒于很多由心理問題引發(fā)的身體疾病昌犹,其本質都是人格內沖突坚芜,所以,定義分析療法的目標斜姥,必須要在人格范疇內界定。這樣一來沧竟,分析療法的目標也就不止一種铸敏。患者要具備對自己負責的能力悟泵,即感受到自己生命中澎湃的活力和對責任的擔當杈笔,他敢于決策,并且敢于承擔后果糕非。同時出現(xiàn)的蒙具,是患者對他人負責的能力球榆,他能毅然承擔下他所認同的義務,無論這些義務涉及的是子女禁筏、父母持钉、朋友、員工篱昔、同事每强、團體還是國家。還有一種目標州刽,和上面的目標關系緊密空执,那就是獲得內心的獨立。對于別人的看法和價值觀穗椅,患者既不無視辨绊,但也不會盲目跟從;他能建立起一套屬于自己的價值觀匹表,并運用在生活中邢羔;能在人際關系中,尊重別人的個性桑孩,并且不侵害別人的權益拜鹤,做到真正的人格等,互利共存流椒,實現(xiàn)真正的民主精神敏簿。
另一種目標,我們可以稱之為:喚醒內在的感情源泉宣虾。即無論是愛或恨惯裕,悲或喜,恐懼或渴求绣硝,所有感情都能覺醒并煥發(fā)生機蜻势。患者擁有表達感情的能力鹉胖,又能很好地控制它們握玛。我們在這里要著重強調愛與友善的能力,因為它們太至關重要甫菠。愛不是以寄生的方式去依附別人挠铲,也不是以虐待的方式去控制別人。愛是什么寂诱?愛是一種關系拂苹。約翰·麥克馬雷說:“這種關系的本身,就是目的痰洒;我們因為這種關系而互相連接瓢棒,對人類來說浴韭,這樣的分享體驗是最自然的事,因為我們天生就有與他人互動的愿望脯宿。我們向對方敞開心扉念颈,表達心聲,相互理解和包容嗅绰,在合二為一的感受和生活中舍肠,分享彼此的快樂,滿足彼此的心愿窘面〈溆铮”
如果用一個全面的表述來總結治療目標的就是:實現(xiàn)人格的完整,對待任何人和事财边,都要做到一心一意肌括,中正真誠。具體說酣难,就是卸下所有偽裝谍夭,不用虛偽的假象欺騙別人和欺騙自己;真情實意憨募;將自己完全投入感情紧索、事業(yè)和自己堅持的信念中。我們內心的沖突被解決多少菜谣,距離這一目標就近了多少珠漂。我提出的這些目標都不是隨意制定的,它們都切實可行尾膊。這些目標媳危,不是為了滿足各個時代賢人智者們提出的要求,我之所以提出這些目標冈敛,因為它們是心理健康的基本表現(xiàn)待笑,是在研究神經癥病理因素的基礎上,自然而然得出來的抓谴。我們有臨床經驗作為依據(jù)暮蹂,并且堅信人格是可以改變的,所以才敢將目標設定得如此之高齐邦。不僅孩子具有可塑性椎侠,我們所有人都是有能力改變自己的,甚至是實現(xiàn)根本上的改變措拇。我們的真實經歷,讓我們相信這一信念可以實現(xiàn)慎宾,而心理分析丐吓,就是實現(xiàn)改變最強有力的途徑浅悉。因為我們對神經癥背后的各種力量越是了解,獲得改變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券犁。
這些目標的意義术健,在于讓我們有了治療的方向,有了奮斗的動力粘衬,有了生活的燈塔荞估。如果沒有了這些目標,我們就只能不停地更換自己的理想化形象稚新,來代替真正的理想勘伺。然而,想要將上述所有目標都實現(xiàn)褂删,無論是對于患者飞醉,還是對于治療師,都不會一帆風順屯阀。我們必須明白一點缅帘,治療師不可能將患者變成一個毫無瑕疵的人,治療師的意義难衰,在于幫助患者獲得精神自由钦无,從而讓患者有能力去實現(xiàn)真實的理想。換言之盖袭,我們給患者的失暂,是一個機會,一個讓他們更加成熟苍凛、更加和諧統(tǒng)一的機會趣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