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心理學家安德森艾利克森和科學家羅伯特普爾一起合著的《刻意練習》自出版后一直廣受關注薇搁,在各類有關學習的公號和文章中常被提及,推薦渡八。他們在書中提出的刻意練習理念也被大眾熟知啃洋、接受,成人們?yōu)閷W習中很重要的一種指導方法屎鳍。
作者在書中向讀者傳達了一種理念:人們可以通過在某一領域足夠長時間的刻意練習宏娄,成為該領域的杰出人才。你沒有成為杰出人才的原因逮壁,是你沒有用正確的方法進行持之以恒的刻意練習孵坚。
作者在書中用了大量的事例來證明自己的觀點。這些事例多是一些成功人士的故事窥淆。
比如音樂奇才莫扎特卖宠,很小的年齡就成為了音樂全才。作者認為忧饭,莫扎特成功的原因主要是因為他精通音樂的父親在他很小的時候就讓他在音樂領域進行了大量的刻意練習扛伍。而國際象棋、芭蕾舞词裤、競技體育等領域的杰出人才成功的道路也如出一轍蜒秤。
作者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汁咏,從科學的角度論證了人的大腦具有像身體一樣的可塑性,大腦可以通過在某一領域的長時間的刻意練習作媚,擁有在該領域的強大能力攘滩。
作為心理學家,安德森艾利克森還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了刻意練習之所以有效的心理學原理:刻意練習的過程是建立心理表征的過程纸泡,而心理表征的建立能讓我們掌握事物的規(guī)律漂问,從而擅長某類事情。
安德森艾利克森在書中說的刻意練習不是簡單的重復練習女揭,而是一種擁有科學引導蚤假、明確目標、及時反饋的練習吧兔。
至此磷仰,我覺得安德森的觀點都是非常有理有據(jù)的,很使人信服境蔼。他確實發(fā)現(xiàn)了學習中的一個重要方法——刻意練習灶平。并且,他還把人們在無意識中運用的這種方法明確提出箍土,為人們的技能學習標出了清晰的路徑逢享。
在書的最后,安德森艾利克森還特意用一個章節(jié)來告訴讀者:世上沒有所謂的天才吴藻,只有缺乏刻意練習的人瞒爬。他還說,相信天生才華是一種非常危險的思想沟堡。
雖然讀這本書的過程中侧但,覺得作者舉的例子有些重復啰嗦,但整體上還是比較贊同他的觀點的航罗。
我和朋友們開玩笑說禀横,這本書讓我徹底從心底消除了自卑,因為它讓我明白了自己沒有成為杰出人物的原因不是我的智商有問題伤哺,而是我沒有在任何領域進行過刻意練習。如果從現(xiàn)在開始者祖,我對自己喜歡的事情進行刻意練習立莉,說不定我還能成為杰出人物呢!那就是傳說中的大器晚成捌呶省蜓耻!想想就覺得激動!
大家一起嘻嘻哈哈地說要等我成名的那一天械巡,等著讓我來請客刹淌。
然后有一位朋友提出了異議:天賦與人的成功饶氏,真的沒有半點關系嗎?
我開始一直很支持作者的觀點有勾,向他們解釋作者的想法是經(jīng)過了很多論證的疹启,甚至一度覺得持天賦說的同學頑固得無可救藥。
但隨著討論的深入蔼卡,在朋友所舉例子的啟發(fā)下喊崖,我忽然察覺出了作者在論證過程中的一個漏洞:安德森艾利克森在書中研究的樣本基本都是成功人士,這些成功人士有很多都是世界級大師雇逞。就像作者說的荤懂,這些人的成功,肯定離不開刻意練習塘砸。
但這些人在自己獲得成功的領域中所持有的天賦节仿,與普通人相比,是高還是低呢掉蔬?作者一直強調說廊宪,他們在研究過程中測了一些領域中大師的智商,發(fā)現(xiàn)很多大師的智商與普通人比眉踱,并不偏高挤忙。
但智商和天賦能否完全劃上等號呢?
對這個問題谈喳,我持和作者不一樣的看法册烈。
我覺得智商和天賦并不完全一樣。
智商表現(xiàn)在多個方面婿禽,如觀察力赏僧、記憶力、想象力扭倾、創(chuàng)造力淀零、分析判斷能力、思維能力膛壹、應變能力驾中、推理能力等。
天賦模聋,則是對某些事的擅長和天生執(zhí)念肩民。
所以,智商普通不代表在某一領域的天賦一般链方。
我們是否應該完全撇開天賦只強調刻意練習呢持痰?做了十幾年教育工作的經(jīng)驗告訴我,肯定不行祟蚀。接觸了那么多孩子工窍,明顯感覺到孩子們身上存在的差異:每個人擅長的領域都不一樣割卖,強行讓孩子在不擅長的領域內進行練習是效率很低的一件事情,也是很痛苦的過程患雏。學校中一直存在無法消除的偏科現(xiàn)象鹏溯,也許就是對比最好的注解。
美國心理學家霍華德嘉德納早就已經(jīng)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論:人們所擅長的事情主要集中在八個領域纵苛,不同的人擅長的領域是不一樣的剿涮。
安德森艾利克森書中所講的那些取得杰出成就的人物,也許他們的智商并不特別突出攻人,但他們找到了自己擅長并熱愛的領域取试,所以他們最終能夠脫穎而出。
書中的另一個漏洞是對樣本的研究時間跨度很短怀吻。
安德森是從結論處即已經(jīng)取得非凡成就的人所進行的刻意練習進行研究的瞬浓。他的研究樣本很少有普通人,即便是音樂學院的學生蓬坡,也已經(jīng)在刻意練習的路上走了很遠猿棉。
真正能論證天賦說無用的方法,是他選擇一群普通人屑咳,一起在同一領域練習萨赁,這樣得出的結論才是客觀的,更接近真實情況兆龙。
就像紀錄片《56up》杖爽,為了證明階層是否是固化的,導演從所選樣本的七歲開始拍攝紫皇,每七年拍攝一次慰安,這種拍攝一直持續(xù)到樣本56歲時。這種觀察應該是比較客觀的聪铺。
我覺得對刻意練習理念更加嚴謹?shù)慕Y論應該是這樣闡述的:人應該在自己天賦最為充分的那一領域中進行刻意練習化焕,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地將天賦調動,才有取得成功的可能铃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