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跟媽媽打電話,媽媽在跟我聊到最近一個別人介紹的一個相親對象
媽媽轉(zhuǎn)述了介紹人的話:大概意思就是這個人人品不錯稀余,但是家里長輩比較拎不清悦冀,說你們可以自己去私下了解看看,也不用去給對方家長知道睛琳,以后如果真的有這個緣分盒蟆,你們就自己在外面發(fā)展。
之前為了讓媽媽放心掸掏,所以有人介紹不管如何我都盡量去見面去看茁影。
但是,今天突然想要跟媽媽說實話丧凤,我不想要這樣的家庭募闲,為什么認(rèn)識還不能讓家人知道,這樣的家庭是有多不堪愿待,我反問媽媽一句話浩螺,您愿意讓我嫁入這樣的家庭嗎?
說的那些話之后仍侥,我自己就哭了要出,我不知道我為什么會掉眼淚,就是覺得心里難受农渊。
當(dāng)我繼續(xù)跟自己對話患蹂,為什么會那么反感
因為從小到大,家里就是一種沒有“根”的那種不安全感。
奶奶和爺爺沒有自己親生的子女传于,父親也是抱養(yǎng)的囱挑,媽媽在娘家也不大被待見。
我很害怕這種無依無靠的不安全感沼溜。
針對這種不安全感平挑,我能做什么呢?
用種子智慧系草,可以去種支持別人通熄,給別人安全感的種子。
原生家庭的現(xiàn)狀已經(jīng)是一個事實找都,內(nèi)在的不安全感也是一個事實
重點(diǎn)是如何去創(chuàng)造唇辨,從不安全感到安全感。
如果從表面的解決辦法檐嚣,就是局限想著去找一個家庭氛圍很好助泽,父母雙親關(guān)系都很好的家庭,但是可能對方的人品或者各個方面也不是那么如意嚎京。
從根上去種種子,還自己一份自由隐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