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比組:三洋101(陶瓷)與V60(樹脂)
烘培深度:中度 ? ? ? ?粉量:18g ? ? ?中粗
烘培深度:中淺 ? ? 粉量:19g ? ? ?中粗
從上圖的數(shù)據(jù)對比中看出绘迁,V60的萃取效率會高于三洋降盹,但是萃取時間卻比三洋短骏令。從的設計上來看,三洋孔徑小厉亏,在萃取中其實形成了一種半浸泡式的萃取效果董习。從理論上來說,咖啡粉浸泡越久爱只,被萃取出來的物質也越多皿淋,即濃度越高,可是以上卻相反恬试。V60孔徑大窝趣,從肋骨的設計上來看,呈旋渦狀训柴。如下圖哑舒,達到類似“擰毛巾”效果。
不難看出畦粮,其設計應該是為了提高萃取效率散址、穩(wěn)定性等。單從萃取效率上來看宣赔,V60在“錐形”濾杯里名列前茅预麸。所以三洋萃取率沒有V60高也不足為奇了。
三洋101濾杯是由田口護先生與三洋廠家合作設計推出的儒将。
從作者寫出的設計概念吏祸,不難發(fā)現(xiàn)此濾杯主打濃郁口感和味道。萃取率高不一定濃郁钩蚊。三洋這款濾杯的獨家設計在于底部排水的濾孔微微凸起贡翘,達到引流的目的蹈矮。那么,為什么濾杯底部會微微凸起呢鸣驱?要了解這個問題泛鸟,我想應該從“泡沫”兩個字切入。
從田口護先生與旦部先生的合著《田口護的咖啡方程式》中不難找到答案踊东。書中多次提到“泡沫”(或crema)于一杯咖啡的影響和重要性北滥。并說道“一杯沒有泡沫(crema)的咖啡就像一個沒有臉的人≌⒊幔”還說道“泡沫”是苦澀的再芋。前段時間,網上有一個視頻說“一秒讓美式咖啡更好喝”坚冀,里面使用的“技巧”其實就是用勺子把美式咖啡最上面一層的crema挖掉而已济赎!印證的就是咖啡中的泡沫是苦澀的這個理論,不信的話可以在沖泡時嘗一嘗泡沫和crema的味道记某。那么可能會有同學會說司训,crema是新鮮的象征,有crema才能證明是一杯好咖啡辙纬。沒錯豁遭,沒有caema的咖啡就像一個沒有臉的人叭喜。其實書中提到的是贺拣,泡沫的特性使它苦澀,沖泡咖啡時捂蕴,泡沫表面附著著大量“不好的苦澀味”譬涡,所以有經驗的同學很多時候,看一看濾杯中泡沫的狀態(tài)啥辨,就對咖啡口感味道略知一二涡匀。并且得出了“泡沫=雜質”的結論。
我認為濾杯底部的濾孔起到了導流的作用溉知。
如果有經常使用三樣101濾杯的同學陨瘩,也許會發(fā)現(xiàn)它的流速不快,有點浸泡式的感覺级乍,流出去的咖啡液舌劳,會有節(jié)奏的,像“擠牛奶”一樣萃取出來玫荣。
從理論上來說甚淡,越接近濾孔的咖啡液,越快被萃取出來捅厂,因為只有一個濾孔贯卦,并且設計得很小资柔,所以最底層的咖啡液會被濾孔緩緩導流出去。在沖泡咖啡時撵割,最上層的咖啡最先接觸熱水贿堰,所以也最先萃取出雜味,開始萃取出好的味道也緩緩流入濾杯下層啡彬。當?shù)捷腿〉闹泻蠖螘r官边,上層咖啡粉已經開始出現(xiàn)雜味,而下層的咖啡粉還未萃取過度外遇,通過單個濾孔注簿,緩緩得把好的味道導流出去。并且整個萃取過程遠離了泡沫跳仿,也就是不好苦澀味诡渴。
總結:三洋101泡出來的咖啡更加順滑、濃郁菲语,雜味少妄辩。并且在對咖啡豆揚長避短方面做的很出色,在凸顯地域特色上也做的很出彩山上。V60是全國普及率最高的濾杯眼耀,它的風靡有它的原因和優(yōu)點。我認為V60的萃取效率很高佩憾,在同等條件下哮伟,它的萃取率會比三洋更高,進而把咖啡豆展現(xiàn)得更加全面妄帘,然后幫助咖啡師進行對味道的調整楞黄。在穩(wěn)定性上,兩款濾杯做得都非常好抡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