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語文屆的大咖里面马昙,于永正老師可以算是元老級別的了桃犬,但他的書我卻是第一次讀到。雖然這本《教海漫記》理論性不強行楞,但于永正老師的言和行在很多方面卻讓一線老師有一語點醒夢中人之效攒暇,比如《露一手》《蹲下來看學生》《教不嚴,師之惰》《目中有人》《是老師配合學生敢伸,不是學生配合老師》《再想想》《攢錢和花錢》《小題大做》《讓我們的教學增值》等等扯饶,為什么會有這種感覺呢?我想結合自己的體會來說一說。
“是老師配合學生尾序,不是學生配合老師钓丰。”初上講臺每币,我也害怕被別人聽課携丁,害怕上課時的教學過程和自己當初預設的不一樣,害怕生成兰怠,害怕學生說出天馬行空的“奇怪”答案梦鉴,又或者是提出腦洞大開的問題,我沒法接揭保,所以亦步亦趨肥橙,眼里只剩下書本和教參,唯獨沒有學生秸侣。那時的我追求答案的唯一性存筏,希望學生的每一步都能和我高度統(tǒng)一。那兩年用的最多的就是某出版社的教參和某網上的PPT味榛,當年的教導處主任在一次學期總結大會上高調地“表揚”了我——因為那個學期我使用PPT的次數在全校最多椭坚。當年我可能還為此自得過,但現在想來搏色,一定沒有真功夫善茎。
忘了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大概是開始閱讀一些語文大咖們的教育教學著作(葉圣陶频轿、朱自清垂涯、于漪、魏書生略吨、李鎮(zhèn)西集币、肖培東考阱、黃厚江翠忠、董一菲、王君)之后乞榨,有了一點心得體會秽之,我不再迷信網上的課件和教參上的教案,或者說我開始相信自己可以憑借對教材的解讀和把握上好一堂課吃既,也就是“素讀”考榨,于永正老師在“我是怎樣研讀文本的”里面也提到“教材須反復讀,只讀一兩遍不會有什么感覺鹦倚。自己讀懂了河质,感悟了,再引領學生重新走老師的閱讀之路,讓學生在讀中感悟掀鹅∩⑿荩”所以,我常常會問自己:假若我拿到這樣一篇文章或者這樣一個作文題乐尊,我覺得最難的是什么戚丸?把自己當成學生,和他們一起閱讀扔嵌、寫作限府,做一做題,你就會明白痢缎、理解為什么有的孩子作文交白卷胁勺,為什么有的孩子不愿意背課文,為什么有孩子讀不懂文章独旷,為什么有孩子不愿寫作業(yè)姻几。說到作業(yè),于永正老師的觀點我太贊同了势告,他說:“我布置的家庭作業(yè)極少蛇捌,有時甚至不布置。學生高興咱台,我也高興络拌。他們能有空玩兒,我則可以免受改作業(yè)之苦回溺〈好常”教育需要理解,理解是愛的別名遗遵。
當然這并不代表我不會去借鑒萍恕,聽的課多了,自然就會借鑒一下別人的好的點子车要,但借鑒的同時要想一想允粤,自己班上的孩子適不適合,向肖培東老師說的那樣:“融翼岁,是最好的教學悟性类垫。”融琅坡,不是簡單地套用教學設計悉患,也不是機械地模仿上課流程,更不是惟妙惟肖地復制名家的微笑和點評榆俺,這種“融”是借鑒售躁,是融合坞淮,是模仿之后的蛻變,是孫悟空在煉丹爐里歷經七七四十九天之后的火眼金睛陪捷,是勾踐臥薪嘗膽勵精圖治之后的國強兵精碾盐。
當有形的課本經過熟讀,“掃描”進腦袋之后揩局,當教師認同以學生為主體展開課堂活動的理念之后毫玖,他就不會害怕學生的生成和預設不同,即使有一些“節(jié)外生枝”凌盯,他依然能夠掌控好這一局付枫。記得在上賀敬之的《回延安》時,一直到走上講臺那一刻驰怎,我還在苦苦思考有沒有更好的打開課本的方法阐滩,就在讀完詩歌的第一部分之后,一位成績還不錯的學生站起來說:“老師县忌,我好像知道這部分在說什么掂榔,又好像什么都不知道≈⑿樱”太好了装获,就從這里開始,我說:“你再讀一讀厉颤,尤其是前四節(jié)穴豫,寫了些什么?”我得感謝這位同學逼友,是她幫助我打開了課堂精肃。曾經我以為教師就像一位晚會的總導演,我怎么設計帜乞,學生怎么學∷颈В現在的我卻認為這個比喻恰恰體現了教師角色的錯位,學生可不是牽線木偶黎烈。如果把教學活動比作是一場龍舟比賽习柠,學生就是那個奮力向前劃行的劃手,他們有權利選擇快還是慢怨喘,如何配合津畸,要分多大力氣才能到達終點;而教師就是船頭擊鼓的鼓手必怜,他的作用至少有兩個:一旦船行速度降下來,教師就要及時鼓勁吶喊后频;如果偏航梳庆,要適時拉一拉暖途,幫一幫。希望順利是人之常情膏执,但教師也要做好“意外”的心理準備驻售,隨時準備扭轉局面。要不更米,于永正老師怎么說一旦進入課堂欺栗,教師就應該像京劇演員,精氣十足征峦?
能說的當然不止這些迟几,又豈止是這些?留待日后慢慢咀嚼栏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