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直覺佛纫,靠直覺做事很方便妓局,不用苦思冥想,一拍腦門呈宇,甚或是一看見就有一個判斷好爬。但是,這里有一個問題甥啄,你的直覺準不準存炮,是不是足夠靠譜呢?
我自己就有這種經(jīng)歷,別人提出一個問題穆桂,自己馬上去搶答宫盔,搶答的結(jié)果有時正確(獲得肯定),有時錯誤享完,后悔沒有深入思考灼芭。失敗的情況反復出現(xiàn)幾次后,自己便對直覺不太相信了般又,因為從靠直覺做出判斷到查證判斷真實性的過程中彼绷,心里遭受著挺大的煎熬,但這并不是說直覺不重要倒源,相反苛预,直覺很重要,好的直覺是理智的快捷方式笋熬。
在判斷自己的直覺是否有效的過程中,元認知起了巨大的作用腻菇。如老師在專欄中所說胳螟,欲望靈魂是黑馬,意志靈魂是白馬筹吐,理智靈魂是馬車夫糖耸,三者之間不是一方壓倒另一方的關系,而是互相和睦相處的關系丘薛。黑馬更像是我們的直覺(一根筋)嘉竟,白馬像是情緒(喜怒哀樂,會有變化)洋侨,而騎手是我們的理智(元認知)舍扰,靠直覺過多,黑馬越強大希坚,馬車便不能平穩(wěn)的前進边苹。所以我們的方法是:
想盡一切辦法改進戰(zhàn)車的性能;
想辦法讓騎手盡快成長裁僧;
想辦法讓白馬和黑馬一樣強大个束;
讓他們?nèi)齻€配合的很好……
我們的身體里有不止一個自我,每一個都有其特點聊疲,充分利用才能形成合力茬底。
回到之前的例子,經(jīng)郴裰蓿靠直覺做出判斷阱表,直覺是由長期的積累形成的,由于形成過程中根基不牢,導致理智到情緒到直覺的快捷方式路徑不穩(wěn)捶枢,因而做出的判斷自己也不是十分肯定握截,往往需要愣一下,思考一下烂叔,“哦…不對”“哦…對了谨胞,就是那樣”,這個愣一下的過程蒜鸡,就是我們需要準備的過程胯努。
仔細想來,這些問題的原因就是深入思考不足逢防,三者之間的聯(lián)系不夠明朗叶沛,馬車夫的意念在白馬黑馬上的傳遞出現(xiàn)了偏差⊥看一個人是否聰明灰署,就看他腦子里有沒有足夠多正確、清晰的概念且概念之間有沒有正確清晰的聯(lián)系局嘁,而這就是一個不清晰的聯(lián)系溉箕。
昨天寧向東老師講了“硬權(quán)力”的領導者,自己也經(jīng)過了思考和留言悦昵,今天老師講“能力型”領導者肴茄,明顯就是與昨天的形成對比。我猜想但指,昨天晚上寡痰,在另外一個平行時空,一定有許多個聰明人在看了“硬權(quán)力”領導者后棋凳,舉一反三拦坠,思考“能力型”領導者的工作思路,而我贫橙,今天看到標題時還沒有與昨天的課程聯(lián)系起來贪婉,直到老師明確地提到“昨天講了…今天來講…”才將兩者放在一起,真是有些滯后啊卢肃,怪不得自己沒有知識體系了穗慕,這效率沸伏,一個天上一個地下胺捣睢粗合!
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幅垮。
事例一:
昨天考試腰池,在看干氣密封的隔離氣來源,我說的是“這股氣好像是從哪哪接來的…” 領導回問一句:“怎么這么不肯定,走一下流程看一看不就知道了嗎示弓?” ?“哦…” ? 腦子里像是被雷劈了的感覺讳侨,為什么不去確認呢?
為什么不去確認呢奏属?
答案是:“習慣了”
這個“好像”在自己腦子里已經(jīng)存在很久了跨跨,當自己覺得這一塊的知識點大部分已經(jīng)知道了之后,大腦對這一塊的定義從“我不會”變成了“我基本會了”囱皿,但是存疑的部分沒有明確勇婴,甚至逐漸習慣。更可怕的事是嘱腥,我還以一個“老師”的身份給好幾位同事講過這段流程耕渴,即使這樣,他們居然也都沒有提出疑問齿兔?
這說明兩個問題橱脸,第一,我在給別人講的時候是以一個“我已經(jīng)掌握了愧驱,我把我知道的教給你們”的心態(tài)慰技,而不是“我借這個機會抱著空杯心態(tài)跟你一起把這一塊學習一下,有什么問題現(xiàn)在解決一下”的心態(tài)组砚。前者相當于把自己腦子里的一個已有的知識塊拿出來,復述一遍掏颊,而后者糟红,則是將原來的知識塊揉碎了,重新建立新的聯(lián)系乌叶,重新思考盆偿,顯然會收獲更多。 ? 第二准浴,我講解的對象沒有認進行深入思考和實踐事扭,想要徹底搞明白的欲望也不強。
事例二:
在去年用CAD畫圖時乐横,我有好幾個問題沒有解決求橄,今年與同事一起做,打開了不少疙瘩葡公。這些疙瘩自己能夠解決嗎罐农?肯定是能的,他們用的辦法 也很簡單催什,一個是自己摸索命令涵亏,一個是向搜索引擎求助。那自己為什么沒有去嘗試解決呢?
自己為什么沒有去嘗試解決呢气筋?
答案是:習慣了拆内。
我習慣了這個問題沒有確定的答案,好像它本來就是這樣似的宠默。細思極恐麸恍!
這兩個案例是一樣的,都是自己主動嘗試光稼,未果或南,再次主動嘗試,未果…然后放下了艾君,別人問起時采够,自己的想法和回答是“我嘗試過,沒有成功冰垄,你可以試一試”蹬癌,其實潛意識里面已經(jīng)放棄抵抗了,“這個問題我努力過了虹茶,解決不了逝薪,放著吧”,可是蝴罪,自己是什么時候嘗試的董济?一年以前?過了一年了要门,自己一定是有更多的途徑和辦法虏肾,更高的認知效率去探究,不是嗎欢搜?
要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問題封豪。
稻盛和夫說:如果凡事都以目前的能力來評斷能與不能,那么任何新的炒瘟、困難的事物無論再過多久吹埠,也不會有完成的一天。
一年的時間疮装,足夠改變很多事情了缘琅。
“我發(fā)現(xiàn)一個神奇的現(xiàn)象,大量過去積攢的問題斩个,都會在未來某一天自動出現(xiàn)解決方法胯杭。當然這個前提是你還要記得那個問題。不過話說回來受啥,如果你都不記得這個問題了做个,估計它也已經(jīng)從你的生活里消失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李笑來
我相信這句話鸽心,所以,我會把自己遇到的問題寫下來居暖,電子化顽频,然后用新的方法一遍遍地審視它,而不是讓直覺這匹黑馬自由地沖撞太闺,黑馬白馬與騎手糯景,建立起一個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