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重聲明:原創(chuàng)首發(fā)曙蒸,文責自負捌治。
古語有云“溺愛者不明,貪得者無厭纽窟⌒び停”這句話出自出自南宋朱熹,是說對孩子過分溺愛的人往往不能明察事理臂港,不懂得正確地教育孩子森枪,而貪婪的人總是沒有滿足的時候∩竽酰“溺愛者不明”雖說的是溺愛孩子的人不明事理县袱,一味的袒護孩子。我覺得這句話還有另外一層意思:溺愛孩子的人佑力,往往不明白自己在溺愛孩子式散,把孩子養(yǎng)廢了,自己還覺得很無辜打颤。
溺愛孩子的家長通常有以下表現(xiàn):
1暴拄、家里所有的好東西都給孩子,絕不肯自己享用一點兒编饺。
這樣的家長的原生家庭也是這樣乖篷,他們的長輩也是這樣對待孩子的。他們出自于這樣的家庭反肋,耳濡目染父母的行為那伐。當自己有了孩子的時候,也這樣對待孩子石蔗,自己不會覺得有任何不妥罕邀。家里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养距,他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孩子诉探,自己是不肯享用一點兒的,他們覺得讓孩子占有一切就是對他們的愛棍厌。我覺得在過去物資匱乏的年代肾胯,這樣的愛雖不合理,但多少是為了孩子長身體考慮耘纱,這還說得過去敬肚。如今的時代孩子都能吃飽穿暖,自己不吃不喝留給孩子束析,很多時候孩子也不領情艳馒,反倒造成食物的浪費。父母也是家里的成員员寇,在保證了孩子吃飽穿暖的情況下弄慰,父母和孩子是一樣的,不要給孩子特權蝶锋。
2陆爽、包攬家里所有的家務,不讓孩子承擔一點兒扳缕。
溺愛孩子的父母會覺得讓孩子干家務讓孩子太辛苦慌闭,只要自己力所能及能夠干,絕不肯讓孩子承擔一點兒躯舔。他們覺得這也是愛贡必,孩子應該被保護,他們也覺得孩子能看到自己干家務的辛苦 庸毫,也能理解父母的辛苦仔拟。殊不知“感同身受”,只有讓孩子做了這些家務孩子才能感覺到父母做家務的辛苦的飒赃,不然孩子不僅不珍惜家長做家務的辛苦利花,也不會感覺到這是父母對自己的愛。父母以愛之名载佳,培養(yǎng)了孩子的懶惰炒事。
3、幫孩子解決在生活中碰到的所有難題 蔫慧,生怕孩子承擔一點兒挠乳。
在孩子幼兒期時,這樣的父母表現(xiàn)為當孩子已經(jīng)有能力走路,有能力吃飯的時候睡扬,可以學著自己解決這些生活中的問題的時候盟蚣,卻害怕放手。因為讓孩子自己去做稍高于自己能力的事情的時候卖怜,孩子會感覺為難屎开,他們會哭鬧,一旦孩子開始哭鬧马靠,這些父母就不忍心了奄抽。只要父母自己能夠忍受,假以時間甩鳄,孩子自己會適應的逞度,關鍵是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提高了自己的能力妙啃,收獲了戰(zhàn)勝困難的信心档泽。做父母的如果擔心孩子走路磕破了頭而舍不得放手,因為孩子吃飯吃不好哭鬧而難過彬祖,而替孩子包辦這一切茁瘦。那你就要做好承擔孩子將來生活中一切難題的準備。但我覺得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储笑,父母自己的衰老甜熔,總有一些事情是我們無法為孩子做到的。
4突倍、害怕看到孩子的不滿腔稀,不會適度示弱。
這樣的父母很怕在孩子面前表現(xiàn)自己的軟弱羽历,孩子只要對自己表示不滿焊虏,父母就趕快檢討自己哪里做得不好。想著如何去做秕磷,才能讓孩子滿意诵闭。比孩子強的父母就是好父母嗎?當然不是這樣澎嚣,這樣只會讓孩子一直依賴父母疏尿。人天生是有惰性的,沒有誰是天生愿意承擔責任的易桃。孩子正好利用了父母這一點兒褥琐,他們只需要對父母表示不滿,就可以指使父母一直為自己做事情晤郑。做父母的適度示弱是很有必要的敌呈。
被溺愛的孩子通常有以下的表現(xiàn):
1贸宏、不承擔任何家務,不承擔任何義務磕洪。
孩子不愿意做家務吭练,問題很多時候不在孩子身上,而是在父母身上褐鸥。父母抱怨自己在外面工作繁忙 线脚,回家還要承擔家務的時候赐稽,不妨思考一下為什么自己的孩子看不到自己的辛苦叫榕?很多家長都覺得家務自己能做就自己做,與其要求孩子去做姊舵,不如自己做晰绎。這樣的想法,剝奪了孩子通過做家務習得生活技能的機會括丁, 也剝奪了孩子體會父母辛苦的機會荞下。還有些家長覺得只要孩子管好自己的學習,所有的家務自己承擔都是應該的史飞。這樣做的結果是尖昏,最后孩子會覺得就連學習都是辛苦的,學習是為父母而學构资,而不是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抽诉。如果孩子不愛學習,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你只要求他們學習吐绵,不讓他們承擔任何家務迹淌。
2、在家里驕橫跋扈己单,在外懦弱無能唉窃。
被父母溺愛的孩子,在家里會對父母頤指氣使纹笼,指使父母做這樣那樣的事情纹份,父母稍有不到就發(fā)脾氣。有時候父母用盡了全力也無法滿足孩子的要求廷痘,還一味反思自己有哪里做得不好蔓涧。這樣的孩子在家里驕橫跋扈,但是離開了這個家就變成了小綿羊牍疏,因為他們知道在外面沒有人這樣無條件地愛自己蠢笋,如果自己還是驕橫跋扈,不僅沒有人理自己鳞陨,別人還會懲罰自己昨寞。這樣的孩子在外壓抑了自己的情緒瞻惋,回到家里就對父母百般挑剔,把自己的情緒發(fā)泄到父母身上援岩。這就是很多父母深深苦惱的地方歼狼,因為他們自己也不知道為什么孩子會對自己發(fā)脾氣。但是這樣的父母還是會接受孩子在外的情緒垃圾享怀,這樣慢慢地孩子在外受氣了羽峰,回家就發(fā)泄到父母身上,從來不反思如何在外處理好和他人的關系添瓷,如何在和他人的交往中做到有禮有節(jié)梅屉,有退有進。這樣的父母實際上用自己的溺愛鳞贷,剝奪了孩子和他人正常交往的能力坯汤。當然我并不是說家長不要理孩子的情緒,孩子在外受到壓抑搀愧,回家后正常的傾訴惰聂,父母是要接受和理解的,而且還要引導孩子咱筛。我說的是那種肆意踐踏父母尊嚴搓幌,對父母毫無尊重的發(fā)泄情緒。
3迅箩、安心于父母給自己的寵愛溉愁,稍有不到之處就發(fā)脾氣。
被父母的溺愛包圍的孩子沙热,是感覺不到父母的愛的叉钥,父母做的一切他們都覺得是理所當然的,且他們還經(jīng)常感覺缺愛篙贸。在父母忙碌或是能力有所不及稍有怠慢的時候投队,他們反應非常劇烈。他們會發(fā)脾氣爵川,而溺愛孩子的父母最怕看到孩子發(fā)脾氣敷鸦,最怕看到孩子對自己不滿。所以寝贡,你的孩子如果經(jīng)常因為一點兒小事兒就發(fā)脾氣扒披,如果你自省并沒有冷落他們,那就是因為你過度關注他們圃泡,你給他們的愛太多了碟案,而過猶不及。
4颇蜡、只一味索要价说,不懂得付出辆亏,自私自利。
被溺愛的孩子會覺得家里所有的愛都應該集中到自己身上鳖目,尤其是家里只有一個孩子且被溺愛長大的孩子扮叨。這樣的孩子有個典型特點,他們看不慣父母對其它孩子表現(xiàn)出一點兒愛领迈。如果家里來了客人帶有小孩子彻磁,父母出于禮節(jié)對這個孩子多了一些關愛和照顧。溺愛的孩子會反應過度狸捅,會表現(xiàn)出嫉妒衷蜓。他們不明白父母對其它孩子一時的關愛只是出于禮節(jié),他們不僅不幫助父母盡地主之誼薪贫,幫忙照顧小客人恍箭,還“爭風吃醋”刻恭,讓父母非常尷尬瞧省。同時他們還不愿分享自己的東西給小客人,讓父母非常難堪鳍贾,可是他們卻全然感覺不到父母的難堪鞍匾,只在乎自己的感受,這就是自私自利骑科。
5橡淑、抗挫折能力弱,從不自省咆爽。
被溺愛的孩子抗挫折的能力也會很弱梁棠,只要稍有得不到父母的愛,他們就會走極端斗埂。這里講一個故事符糊,春秋時期,吳國國君闔閭對小女兒勝玉公主極其寵愛呛凶。一次男娄,闔閭將吃剩的蒸魚給勝玉公主,公主認為父親輕視自己漾稀,哭鬧不止模闲,闔閭斥責后,公主竟回寢宮自盡崭捍。闔閭懊悔不已尸折,為彌補愧疚,他為女兒風光大葬殷蛇,還在送葬時讓手下表演“白鶴舞”吸引萬人圍觀实夹,最后將這些百姓趕入墓室為公主殉葬拣播。吳王只是把吃剩的蒸魚給了公主,公主就哭鬧不止收擦,被斥責后就自殺贮配,這是何等的脆弱!很明顯吳王闔廬并沒有認識到是自己的溺愛害了公主塞赂,還為此愧疚泪勒,誘逼大量百姓為公主殉葬。吳王闔閭可謂錯上加錯宴猾,溺愛女兒導致失去了女兒圆存,不自省,還殘害百姓仇哆, 這樣必然會失去民心沦辙。
被溺愛的孩子自己不能承受生活中的挫折,卻從不會自省 讹剔,他們會把這一切失敗歸結到父母身上油讯,自己不認為自己有錯。他們會用他們的不滿延欠,發(fā)脾氣陌兑,哭鬧,逼著父母繼續(xù)為自己付出由捎,直到父母走到生命的盡頭兔综。
古諺語有云“慣子如殺子”,過分寵愛狞玛、縱容孩子软驰,就如同害了他們。但我想沒有一個父母是想溺愛孩子的心肪,只是他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無法把握好這個度锭亏,并沒有意識到自己是在溺愛孩子。
對孩子蒙畴,我們的愛應該是理性的贰镣,有的時候也要“狠心”一點兒,至少要讓他們懂得勞苦艱辛膳凝”。《論語·憲問篇》里有云“愛之,能勿勞乎蹬音?忠焉上煤,能勿誨乎?”意思是愛他著淆,能不教他懂得人生的勞苦艱辛嗎劫狠?盡心于他拴疤,能不以正道去教誨和勸導他嗎?孔子認為真正愛孩子独泞,就要培養(yǎng)他們勤勞的品質呐矾,教誨他們走正道。在當今時代懦砂,雖然我們的生活看起來好了很多蜒犯,但是勞苦艱辛并沒有減少,它們只是以其它的面目呈現(xiàn)荞膘,我們的孩子從小要明白這些罚随,才能應對將來生活中的挑戰(zhàn)。那他們如何明白羽资?減少溺愛淘菩,他們自會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