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語言的魔力》這本書的第九章中也舉了一個例子:
“我已經持有這個信念這么久了拷窜,很難改變。”
這實際上是一個很常見的信念豪椿,很多人試圖在生活中做出改變時都需要與這個想法相斗爭。如果只看這個觀點的字面意思携栋,它會相當限制人搭盾。同時,它也相當迷惑人婉支,因為這是一個關于信念的信念鸯隅。
我們下面再用14種回應術模式來看如何破解這個信念。
再次聲明:回應術模式的目的不是攻擊某個人或某個信念向挖,而是對信念換框蝌以,以此來拓展這個人的世界觀,從而可以通過其他選擇實現(xiàn)信念背后的正面意圖何之。
1. 意圖:將注意力引向信念背后的目標或意圖饼灿。
例如:“我非常贊賞和支持你對自己誠實的愿望〉勖溃”
正面意圖=“誠實”
“對改變信念持現(xiàn)實態(tài)度碍彭,這非常重要,我們來現(xiàn)實地看看這個信念悼潭,要改變它需要什么庇忌。”
正面意圖=“現(xiàn)實”
2.重新定義:用意思相近但含意不同的新詞來替代信念陳述中所用的字眼舰褪。
例如:“是的皆疹,對于你抱住不放的某些東西,可以試著挑戰(zhàn)自己放下它了占拍÷跃停”
“相信了這么久”——“抱住不放”
“很難改變”——“試著挑戰(zhàn)自己放下它”
“我同意要超越熟悉的界限捎迫,一開始會覺得有些不習慣”
“信念”——“熟悉的界限”
“很難改變”——“要超越,一開始會覺得不習慣”
3.后果:將注意力引向信念的(正面或負面)影響表牢,或由信念所定義的總結如何改變(或者加強)信念窄绒。
例如:“預期某些事很難,你最后做的時候會發(fā)現(xiàn)其實容易得多崔兴≌玫迹”
“真正承認我們的擔心,會讓我們能夠放下它而專注于我們想要的敲茄∥荒保”
4.向下分類:分解信念的組成元素,拆成更小的片段堰燎,從而改變(或強化)由信念所定義的總結掏父。
例如:“既然持有一個信念的時間較短會更容易改變,也許你可以回想你剛剛習慣這個信念的時候是怎樣的秆剪,想像你那時已經改變了它赊淑。”
“長時間”—短時間
“或許鸟款,與其試圖馬上改變整個信念膏燃,不如一點一點地改變,那樣更容易更有趣何什∽榱ǎ”
“改變信念”—一點一點地改變
5.向上歸類:將信念的某個要素總結和歸類到更大的分類中,從而改變(或加強)由信念所定義的關系处渣。
例如:“過去不一定能準確地預測未來伶贰。知識跟自然更新的過程重新聯(lián)結時,可以快速發(fā)展罐栈∈蜓茫”
“持有它很久了”——過去“信念”——一種知識
“很難”——“未來” “改變”——“與自然更新的過程聯(lián)結”
“所有改變的過程都有自然的周期,沒法飛躍荠诬。問題在于琅翻,你的這個信念,自然生命周期的長度是多少柑贞?”
“很難改變”——“無法飛躍自然周期”
“持有這個信念很久”——“信念的生命周期的長度”
6.比喻:找出由信念所定義的一個關系的比喻方椎,這個類比可以挑戰(zhàn)(或強化)信念所定義的總結。
例如:“信念就像法律一樣钧嘶,只要有足夠多的人為新的東西投票棠众,再老的法律也可以被迅速改變∮芯觯”
“信念就像計算機程序一樣闸拿,問題不在于程序有多老空盼,而在于你是不是懂編程語言。"
“恐龍可能會為它們的世界變化之快吃驚新荤,雖然它們已經存在了很長時間“”
7.改變框架大欣恐骸:從不同的情境重新評估(或強化)信念的含義,這些情境包括:更長(或更短)的時間框架迟隅、較大的人群(或個人觀點)但骨、更大的或更小的視野励七。
例如:“你可能不是第一個或唯一這樣想的人智袭。或許能夠成功地改變這個想法的人越多掠抬,未來其他人就越容易改變這種信念吼野。”
“若干年之后两波,你可能很難想起你有過這樣的信念瞳步。”
“我確信你的孩子會很欣賞你改變這個信念的努力腰奋,而不是把這個信念傳給他們单起。”
8.另一結果:轉向一個不同的目標劣坊,而不是信念所確定或暗示的目標嘀倒,以便挑戰(zhàn)(或加強)信念的適宜性。
例如:“不需要改變信念局冰。只要更新它就可以测蘑。”
“問題主要不在于改變信念康二,而是讓你的世界觀與現(xiàn)在的你一致碳胳。”
9.世界觀:從不同的世界觀的框架沫勿,重新評估(或強化)信念挨约。
例如:“你很幸運。很多人沒有認識到他們的限制是信念造成的产雹,他們完全可以改變這些限制诫惭,你已經比他們超前很多了∏⒐剩”
“藝術家經常把他們的內心掙扎變成創(chuàng)作靈感的源泉贝攒。我想知道,你改變信念的努力时甚,可能給你帶來哪種創(chuàng)新隘弊?”
10.現(xiàn)實檢驗策略:重新評估(或強化)信念所說明的事實哈踱,人們從對世界的認知中提取出這個事實以便建立他們的信念。
例如:“詳細說說梨熙,你是怎么知道你相信這個想法很長時間了?”
“當你想著改變這個信念時开镣,會看到或聽到什么,讓改變顯得很'困難'咽扇?”
11.反例:找出一個例子或“違反規(guī)則的例外”邪财,來挑戰(zhàn)或豐富由信念所定義的總結。
例:“很多其他心理過程(例如記憶),我們擁有它越久质欲,它就越來越容易扭曲和改變树埠。為什么記憶這么不同?”
“我已經看到嘶伟,當人們得到適宜的經驗和支持怎憋,可以立刻建立和改變很多信念【琶粒”
12. 準則層次:找出信念所確認的準則绊袋,并根據比它更重要的其他準則來重新評估(或強化)信念。
例如:“信念適合和支持一個人的愿景與使命的程度铸鹰,比有這個信念多久更加重要癌别。"
“個體的一致性和完整,值得我們付出任何努力去實現(xiàn)蹋笼≌菇悖”
13. 反擊其身:根據信念所定義的關系或準則,重新評估信念陳還本身姓建。
例如:“改變信念的困難主要是時間問題诞仓,那你持有這個觀點多久了?"
'‘時間長的歸納總結難以被改變,你覺得改變你這個信念有多難速兔?"
14.超越框架:從動態(tài)的墅拭、個人化情境的框架重新評估信念——建立關于信念的信念。
例:“或許你有很難改變信念這個想法涣狗,是因為以前你缺少輕松改變它們所需要的工具和認識谍婉。”
“也許對你來說镀钓,你的這個信念-很難改變某個信念穗熬,是讓你停留在這里的好借口?也許你現(xiàn)在的方式中有你喜歡的地方丁溅,或者有些部分你喜歡唤蔗?”
14種回應術模式就像瑞士軍刀一樣,組成了一套強力的干預系統(tǒng),以便“開始質疑”或“開始接受”某些歸納總結妓柜。
延伸閱讀:《語言的魔力》?羅伯特?迪爾茨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