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一. 語言與行動之間的距離
? ? ? 一塊晨練的同伴跟著公園湖邊一位練拳的老師傅學太極去了绘搞,動員我也去學。太極修身養(yǎng)心扰魂,看那老師傅七十多歲了麦乞,面色紅潤,氣定神閑劝评,瘦瘦的姐直,一副仙風道骨。是我喜歡的樣子蒋畜,學吧声畏。
? ? ? 站在后面跟著練,出步百侧,云手砰识,分腳,踢腳佣渴,……名詞都不懂,兩眼一抹黑初斑,眼睛不離師傅地臨摹辛润。師傅也不管,每天想練你就練见秤,動作再難看他也能過得去眼砂竖,一副與己無關的樣子。我也不好意思麻煩人家指點鹃答,就這樣我跟師傅亦步亦趨大約三個月左右乎澄,一天早上練完后,終于師傅發(fā)話了测摔,“李老師置济,出步時要身體下蹲一下解恰,不能站直了身體直接出”(人家七十多歲了,一直叫我李老師)浙于,趕快虛心接受护盈,第二天練中體會。再不發(fā)話羞酗,繼續(xù)練腐宋,再過一段時間又來一句“李老師,上身要始終端正檀轨,不能隨著動作前傾后仰”胸竞。虛心接受繼續(xù)體會。
? ? ? 時間長了参萄,我就琢磨卫枝,為啥師傅指點的這么少呢?是他會做不會說嗎拧揽?不可能剃盾,師傅從二十多歲開始練拳,經(jīng)驗豐富著呢淤袜。慢慢才體會到痒谴,練拳這個事,是練在前铡羡,悟在后积蔚。只有反復練,對動作才能有體悟烦周,自己有了體悟感覺后尽爆,別人的指點才能明白,才能轉(zhuǎn)化到自己的動作中读慎,師傅的指點與練拳人的吸納有一段距離漱贱,這段距離需要用“練”去彌補,離開了這段揣摩的距離夭委,師傅說的再美妙幅狮,也沒法嫁接到你的動作中。
? ? ? 由此想到我們在對學生的教育過程中株灸,太多的是淳淳教誨崇摄,恨不得把所有認為正確的道理一下子都告訴學生,只要學生照著做就行了慌烧,往往忽略了學生自己的體驗與感受逐抑。尤其不想給予學生試錯與犯錯的空間。也許真正有價值的屹蚊,促成學生發(fā)生行動的教育不光是口頭教育厕氨,更可能是來自學生自己的深刻體驗进每,在感受與體驗中修正與成長,沒必要對一些非原則性的小問題如臨大敵腐巢。
? ? ? 原來師傅的寡言是“深諳教育之道”捌纷贰!
? ? ? ? ? ? ? ? 二. 居安思危
? ? ? ? 好多人都在抱怨現(xiàn)在的孩子們不懂得節(jié)儉冯丙,不愛惜東西肉瓦,無謂的浪費。兒子高中畢業(yè)時胃惜,整理出一厚摞沒有寫一個字的筆記本泞莉,就準備扔了,翻著這些筆記本船殉,感覺現(xiàn)在的孩子好“奢侈”蚌瓿谩!天地之差的沖擊利虫,總是不由自主回想起自己讀書時的“窘迫”挨厚,一個本正面寫完,反面寫糠惫,還有時先用鉛筆寫完再用鋼筆寫疫剃,拿到一個新本都是一件非常開心的事,竭盡愛護硼讽,翻頁都小心翼翼巢价,生怕折了,還寫過用褐色的麻紙裁剪訂成的本固阁,鉛筆都是短的握不住了才扔壤躲,所有的東西,都是利用價值最大化备燃。
? ? ? 經(jīng)過這種生活過來的我們看到孩子們的浪費就覺得“觸目驚心”碉克。因為物質(zhì)匱乏的“危險”我們深刻地體驗過,那種渴望與沒有的沖突深深地烙印在我們的心里〔⑵耄現(xiàn)在雖然對于這些基礎的物質(zhì)生活條件是滿足了棉胀,可從來沒有忘記過去的“缺乏危險”〖较ィ可現(xiàn)在的孩子們沒有經(jīng)過那種沒本沒筆的“危險”,就好像本和筆是一種自然存在一樣霎挟,無需考慮窝剖。你讓他們愛護與節(jié)約,他們也許無法理解酥夭,沒有“思未蜕矗”的根脊奋。
? ? 所以人們往往對生活中除了生命安全之外的“危險”如果沒有親身體驗的話,“居安”就很難“思胃砻瑁”诚隙。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