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講說了雙向選聘灰殴,我特別提到了要同步設計薪酬,因為每個人最關心的就是變革會不會讓自己的收入受影響掰邢。所以牺陶,這一講就來展開說說這個問題。
在十一學校辣之,薪酬掰伸、榮譽和福利這三個體系是通盤考慮、系統(tǒng)設計的怀估。我把它提煉為三句話:把薪酬體系設計成員工成長的全景地圖狮鸭,讓榮譽體系成為自我實現(xiàn)的入口,賦予福利體系集體榮譽感。我們一個個來說怕篷。
先看薪酬體系历筝。
傳統(tǒng)組織把人分成了三六九等酗昼,你是什么學歷廊谓、資歷,就拿什么級別的工資麻削。牛人進來直接開一個高薪蒸痹,年輕人只能熬輩分、被動等待提拔呛哟。這種做法看似公平公正叠荠,實際上,卻讓薪酬淪為了“這是我應得的”待遇——對啊扫责,這些待遇是因為人家的學歷和資歷啊榛鼎,跟在這里干好干壞沒有關系啊——這就很難起到激勵作用了。
而一個組織有沒有活力鳖孤,與薪酬的關系是最密切的者娱。那怎么才能把薪酬體系變革成激勵體系呢?
十一學校的辦法是把薪酬體系設計成員工成長的全景地圖苏揣。每個人都可以在這張地圖里黄鳍,看見自己未來成長的臺階。
對照這個全景地圖平匈,一個新進職場的員工框沟,就可以知道自己第一步要往哪去;到這個臺階要達到什么樣的能力增炭、拿到多少薪酬忍燥;如果想升職加薪,下一步可以往哪里走隙姿。就像手握GPS一樣梅垄,每一個人在行進的過程中就能夠自主規(guī)劃、自主選擇和自我評估孟辑。當然上級對他的認可哎甲、組織對他的評定,也都是依據(jù)這同一張地圖饲嗽。
我觀察下來炭玫,十一學校的薪酬體系有三個特點:
第一,以能力要求為臺階的職級設計貌虾。
很多組織都會設立職級吞加,但十一學校不一樣,它是把教師一生的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都設計到了職級體系里。
十一學校把教師的完整教齡預設為35年衔憨。理想狀態(tài)下叶圃,每三年有望獲得一次晉升。這么推算践图,從基礎崗到最高級掺冠,就要設10-12個職級。假設一位老師勤勤懇懇地工作码党,不斷提升自己德崭,那么等到他退休之年,大概率能體面地走到第十級揖盘。如果他德高望重眉厨,深受師生愛戴,還有可能突破到第十一兽狭、第十二級憾股。
這12個職級對標的是能力表現(xiàn),而不是工作量或者工作年限箕慧。
比如服球,一級教師不是入職一年就自動評上二級,而是要達到幾個能力標準:第一销钝,能在師父的指導下有咨,勝任本年級的教育教學工作;第二蒸健,能與家長就學生成長問題展開有效溝通座享;第三,能獲得學生滿意度評價良好以上的等級似忧,等等渣叛。達到了這些能力標準,才可以晉升盯捌。
那你會說淳衙,我特別努力,蹭蹭蹭連跳三級饺著,有可能嗎箫攀?很難,因為三級教師必須完成一次教學循環(huán)幼衰,也就是從初一帶到初三靴跛,或者從高一帶到高三畢業(yè),才有可能晉升渡嚣。為什么這么設計呢梢睛?因為你沒完整經(jīng)歷過一個循環(huán)肥印,你對學生所負的責任就是中斷的。你沒見過學生成長過程中的各種變化绝葡,你就不夠懂學生深碱。這樣的老師即便發(fā)了很多論文、上了很多公開課藏畅,能力上也是有缺陷的敷硅,無法獲得晉升。
再往上走墓赴,能力要求就更高了竞膳。比如,七級以上是帶頭人序列诫硕。你要帶頭開發(fā)一門課程,或者帶頭啟動一項教學改革刊侯,或者帶頭編寫了一部學習用書章办,才能成為帶頭人。當然滨彻,學科主任藕届、年級教研組長和課程首席教師是最好的帶頭,只要能力勝任亭饵,就可以優(yōu)先晉升休偶。
請注意,薪酬和職級不是等比例提升的辜羊√ざ担基礎職級的薪酬差距可能不大,但再往后就會逐漸拉開差距八秃。尤其是帶頭人序列里碱妆,不同職級要求的能力水平非常不同,薪酬差距就可以適當拉大昔驱。
說到這疹尾,你肯定還有疑問,這個職級體系好是好骤肛,但誰來決定員工能不能晉升呢纳本?晉升決定怎么才能讓大家心服口服呢?
這就涉及到十一學校薪酬體系的第二個特點了腋颠,以雙向選聘來帶動的職級評定繁成。
前面講到,年級主任通過雙向選聘招募自己年級的老師秕豫。那他拿什么吸引老師呢朴艰?自然是拿職級和薪酬了观蓄。他可以和老師商量,我給你定到什么級別祠墅,對應的是多少薪水侮穿。如果這位老師也心儀于你,接受了你開出的薪資級別毁嗦,那他就進入了你的團隊亲茅。如果這位老師特別搶手,好幾個年級都想要他狗准,那么他的職級就有可能提升克锣。當然這個提升的前提是這位老師已經(jīng)達到了新一級的能力標準。如果一位老師左右都聘不上腔长,接受調劑袭祟,那自然也就薪隨崗變。
你看捞附,雙向選聘是和薪酬談判是同時發(fā)生的巾乳。有了這套成長全景地圖,年級聘任有了依據(jù)鸟召,老師聘不聘不得上都會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胆绊。組織使用同一套話語體系,就不會被個人的經(jīng)驗判斷左右欧募,或者受到平日某些矛盾積怨的干擾压状。
當然,雙向選聘確定的薪酬并非全部跟继,而是占65%种冬,叫工作量工資。為什么呢还栓?因為年級主任在與老師商定職級和薪酬的時候碌廓,會同時確定這位老師新學期帶幾個班、上幾門課剩盒、完成多少工作量谷婆。
此外,還有基本工資辽聊,占20%纪挎。這是國家規(guī)定的部分,比例不大跟匆,但相對穩(wěn)定有序,每年還有一定提高蛉拙,這樣就能給大家一個穩(wěn)健的心態(tài)球昨。
最后一塊是績效工資,雖然占比不大封孙,只有15%,但很重要讽营。你可能會奇怪虎忌,怎么績效工資占這么少,難道十一學校就不注重績效嗎橱鹏?
這就涉及到十一學校薪酬體系的第三個特點了膜蠢,有利于學生全面成長的薪酬結構。
薪酬承載了一個組織的價值觀莉兰。你追求什么挑围、在意什么,就會把什么比重放得最大糖荒。
學校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都是學生的健康成長杉辙,而每一位學生的成長都是教師合作共育的結果。所以寂嘉,在十一學校奏瞬,年級主任與每一位教師協(xié)商確定的工作量工資,占薪酬的大頭泉孩。
那為什么績效只占15%呢?這就涉及到對分數(shù)和升學率利害性的價值判斷了并淋。很多學校高度重視分數(shù)寓搬,幾乎成了評價一個老師優(yōu)劣的全部。而十一學校卻認為县耽,對分數(shù)要處于既重視又不能過分重視句喷,更不能重視到傷害學生成長的程度。
就這15%的績效工資兔毙,十一學校還把它拆為三方面:一是以教研組為單位的中高考團隊成就唾琼;二是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學分情況;三是學生參加社團的情況澎剥。后兩個維度的加入锡溯,就使得老師不僅關注自己這門學科,還得關照到學生在這門學科以外的發(fā)展哑姚。至少不會為多爭取課時或者多布置作業(yè)祭饭,把學生圈在教室里,而是會支持學生參加體育叙量、藝術和社團活動倡蝙。
講到這,你心里可能嘀咕绞佩,給老師們提這么多要求寺鸥,是不是因為十一學校的老師收入都比較高爸砼ァ?
其實胆建,十一學校作為一所公辦學校烤低,每年拿到的經(jīng)費總盤子和同類學校差不多。老師們的收入更是不能跟一些民辦學校比眼坏。但李希貴常說一句話:“也許我們的薪酬不一定高拂玻,但榮譽和福利體系一定要努力追求最好的≡滓耄”
接下來檐蚜,就給你講講十一學校的榮譽體系和福利體系。
通常組織里的榮譽只屬于少數(shù)人沿侈,大部分員工都無緣得到闯第。這其實不符合人的天性。因為根據(jù)馬斯洛金字塔理論缀拭,人在物質需求之上咳短,還有自我實現(xiàn)和自我超越的需求。榮譽體系就是滿足人自我實現(xiàn)和自我超越需求的重要方式蛛淋。所以咙好,十一學校給不同的人設計了不同類型的榮譽入口,每一個教職員工都有問鼎的機會褐荷。
如果教職員工為學校發(fā)展作出了突出貢獻勾效,或者避免了重大損失,那就對他們授予年度功勛表彰叛甫,在“功勛之夜”层宫,邀請家人共同見證這份榮耀。除了年度表彰其监,十一學校每周還有名師大講堂萌腿,每個月有月度人物,等等抖苦。這些榮譽伴隨著生動的海報毁菱,彌漫在校園的每個角落,激勵著老師的成長睛约。
不僅是教師鼎俘,學校的服務崗位也設立了榮譽。比如辩涝,“最受學生歡迎的食堂主廚”贸伐、“最貼心的電教工程師”、“最讓家長放心的安全衛(wèi)士”怔揩,等等捉邢。這些頭銜讓廚師脯丝、保安也有機會享有特級教師般的待遇,讓他們成為行走在校園里的文化景觀伏伐,引領著組織的價值導向宠进,也讓每個人看到向上的可能。
最后藐翎,說說福利體系材蹬。
很多組織都會節(jié)假日發(fā)一些米面油,更好還會給員工交通補貼吝镣、帶薪休假堤器。但不管你給多少,福利嘛末贾,肯定是每個員工“應得的”闸溃。他們甚至還會去比較,我閨蜜拱撵、我老公公司發(fā)的還要多辉川。
但十一學校卻把福利轉化成了激勵,能創(chuàng)造出集體榮譽感拴测。
我們講過乓旗,十一學校會組織志愿者給老師們接孩子,提供托管服務集索;還成立了一支交通救援隊寸齐,解決教師上班路上的刮蹭事故。這些福利并不需要花多少錢抄谐,但每次只要和外人說,就會引發(fā)一陣陣感嘆扰法,無形中強化了老師們的幸福感和歸屬感蛹含。
這里我再告訴你一個細節(jié)。十一學校工會也會像其他單位那樣發(fā)一些時令水果塞颁。但工會干事石老師每次采購水果的時候浦箱,都親自跑到產(chǎn)地,看著果農(nóng)一個個采摘最新鮮的西瓜祠锣、桃子酷窥,確保老師們拿到手的每一箱、每一個都是最新鮮伴网、質量最好的蓬推。這件事傳開以后,老師們每次把水果拿回家澡腾,都會在親朋好友面前炫耀:“看我們學校沸伏,連水果都是一個個精挑細選的糕珊。”你看毅糟,這就是把福利都設計成激勵產(chǎn)生的奇效红选。
好,這一講講的是怎么變革薪酬姆另、榮譽喇肋、福利體系,把員工的職業(yè)生涯迹辐、組織的價值觀蝶防,還有個人的需求,都設計到這個體系中右核,驅動員工主動成長慧脱。
當然,還有一個特別敏感的制度贺喝,那就是評價菱鸥。評價是一根指揮棒,用好了充滿活力躏鱼,用過了就會破壞關系帶來內(nèi)耗氮采。怎么才能設計出好的評價體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