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要說:不想看字的話疯溺,下面有個視頻可以看论颅,但是字和視頻是不重復的哦!囱嫩!
-“喂恃疯,火箭君,明天要發(fā)的文章準備好了沒墨闲?”
-“沒呢今妄,現(xiàn)在幾點了?”
-“離明天還差1小時损俭⊥芙保”
-“。杆兵。雁仲。。琐脏。攒砖「淄茫”
(對話戛然而止,火箭君關掉dota吹艇,自覺碼字去了)
似曾相識的畫面惰蜜,小伙伴們有木有過?有木有受神?有木有抛猖?
是的,這就是聞名遐邇的“拖延癥”鼻听。
拖延是一種相對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财著。國外科研人員的調(diào)查顯示,有近70%的大學生存在學業(yè)拖延狀況撑碴,而在正常成年中也有多大20%的人每天都出現(xiàn)拖延行為撑教。
“拖延”的由來和定義
拖延(Procrastination)一詞來源于拉丁語procrastinatus,其中pro-意為“向前”醉拓,而carastinus意為“屬于明天”伟姐,組合在一起便是“將之前的事情放置到明天”。
傳統(tǒng)上亿卤,我們將拖延視為以拖延的方式逃避執(zhí)行任務或做決定的一種特質(zhì)或行為傾向愤兵,是一種自我阻礙和功能紊亂行為。簡單地說就是做事拖拉怠噪,而當這樣的“拖延”行為嚴重影響到情緒時恐似,便可稱之為“拖延癥”杜跷。
“拖延”的根源
生理學觀點:
關于拖延的生理學根源研究傍念,目前大多圍繞前額葉皮層的功能。這個腦區(qū)負責大腦的執(zhí)行功能葛闷,比如計劃憋槐、沖動的控制和注意力,還起到過濾器的作用淑趾,降低來自其他腦區(qū)分散注意力的刺激阳仔。前額葉皮層的損傷或者低活動性,會導致過濾雜擾刺激的能力降低扣泊,進而使處理任務的組織能力變差近范。
心理學觀點:
除了生理學的研究,科學家們也從心理學層面對“拖延”進行了不同角度的根源分析延蟹。
心理動力學研究者:“拖延是個體對死的本能的抗爭和回避無意識死亡焦慮的一種方式评矩。”
行為主義者: “如果從操作性條件作用的角度來思考拖延問題阱飘,那么可以認為拖延是一種習得的習慣斥杜,是從個體對愉快活動和短期獎賞的偏好發(fā)展而來的虱颗,這使得拖延者的記憶中比非拖延者有更多的成功‘趕工’的事例≌嵛梗”
認知心理學家: “拖延可以視為一種應對策略忘渔,個體通過這種策略來逃避面對他們能力缺乏的狀況,維持自尊缰儿∑枇福”
特質(zhì)論研究者: “‘大五’人格中的外傾性、神經(jīng)質(zhì)以及責任心與拖延相關乖阵,其中責任心更是特質(zhì)拖延的根源锈玉。”
上述的觀點可能太學術也太抽象了义起。不過總體層面來看拉背,“拖延”作為一個研究課題也就是近十多二十年的事情。因此科研領域對其依然有著相當多的定義缺失默终。
算了椅棺,這科研難題還是留給科學家們吧,讓看看米國的年輕學者是怎么說“拖延癥”的齐蔽?
視頻時間
看了這個TEDx两疚,小伙伴們是不是對于“拖延”有了更多的認識呢?
如果你有興趣知道含滴,自己是哪種類型的拖延癥诱渤,不妨可以點擊下面的鏈接,火箭君給你們帶來了一個好玩的測試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