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陷入職業(yè)瓶頸喧伞,工作缺乏激情走芋;學生學習不主動,做事沒有擔當潘鲫;家長不理解學校的做法翁逞,也不予配合……校園常態(tài)困境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怎么辦溉仑?
其實挖函,一切皆源自于生命的局限,要改變現(xiàn)狀浊竟,我們就需要超越局限怨喘,成長生命。
你是否正陷入一個封閉的內循環(huán)振定?
有一位骨干教師必怜,校長對她很欣賞也很信任,對她的工作從不隨便干涉后频。直到一天校長發(fā)現(xiàn)她行為有異梳庆,就約上我跟這位老師進行交流。
原來她與下屬溝通不暢,下屬直接去找了校長靠益,回到辦公室后還散布消息稱,“校長支持我残揉‰屎螅”骨干老師很受傷,越想越多抱环,覺得校長不信任自己壳快,甚至產生了想離開學校的念頭。
校長得知來龍去脈后镇草,非常驚訝道眶痰,“那位老師并沒有提到你們的沖突,我也不知道你們有沖突梯啤。我不找你竖伯,僅僅是因為非常相信你∫蛴睿”
誤會解除后七婴,這位骨干教師的狀態(tài)迅速恢復。她跟我說:“茅塞頓開察滑,幸福喜悅打厘。未來要停止‘看見—猜測—情緒’的自動化思維,積極建立溝通贺辰』Фⅲ”
我們來看看這件事是怎么發(fā)生的?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看法饲化,卻常常不會去求證莽鸭,而是猜測,并將猜測結果當成結論吃靠,進而產生負面情緒蒋川,情緒又引導我們生命的走向,讓我們更加確認自己的猜測撩笆,從而形成一個封閉的內循環(huán)捺球,影響我們的工作甚至生命狀態(tài)。
仔細看看我們的周圍夕冲,工作中的沖突氮兵,不愉快的情緒……很多都源于內在的這種封閉式循環(huán)。其成因很多:
比如“我”成為了障礙歹鱼,將自己視作權威泣栈,不能接受別人的挑戰(zhàn),雖然這其實是一個假象,但卻能時刻影響著我們南片;
比如以合理化的理由來逃避掺涛,把變自己視作受害者,一個無辜的人疼进,其他人都在欺負我薪缆;
再比如因自我太過敏感,變得價值輕慢伞广,將初心拣帽、激情,甚至理想都忘得一干二凈……
這些都會讓我們陷入內部循環(huán)里面走不出來嚼锄。
怎么破减拭?關鍵在于我們有“看法”時,不要去猜測区丑,而是打開拧粪,跟對方直接進行溝通,消除誤會沧侥,獲取支持既们。
“看法”直接影響著我們對周圍人、事的反應正什。它源于我們的想法啥纸,又脫胎于由教育和經(jīng)歷形成的信念,堅挺地生長在每個人的內心婴氮,影響著我們的未來斯棒。
承認并面對局限,才能綻放生命光彩
生命的局限其實有很多方面主经,我從6個維度去進行總結:
第一荣暮,重構認知
教育里面經(jīng)常追求兩件事,一是認知寬度罩驻,二是認知深度穗酥。前者指知識面,后者指理解力惠遏。一個學生若能兩者兼?zhèn)淅荆湍茉诳荚囍腥〉煤贸煽儯珔s不一定能應對生命中的考驗节吮,那還需要重構認知模式抽高,也就是我們的世界觀。
如何重構我們關于生命及他人的認知透绩?這需要我們打破生命的局限翘骂。
舉例而言壁熄,有些老教師水平很高,常常會指責剛入職的年輕老師“為什么這么簡單的事你都做不到碳竟?”甚至說“你怎么這么蠢草丧?”
有些老教師則相反“你做不到是正常的,我有30多年的積累莹桅,你才剛從大學畢業(yè)昌执,我在你的年紀也做不到⊥臭妫”
這兩種不同的認知會導致我們的管理方式不一樣。
如果我們能對認知進行重構此洲,就可以得到一種能量遷移厂汗,經(jīng)驗豐富的老師就把能量賦予給新晉老師,支持他們的成長呜师。
所以娶桦,認知重構是每個人生命中一直要去做的事。
第二汁汗,重塑經(jīng)驗
我們每天的見聞是一種輸入衷畦,通過模仿、學習和應對三種方式內化為我們的經(jīng)驗知牌,即人生觀祈争。人生觀一旦形成,我們在面對新的人角寸、事菩混、物時,就會不假思索的運用這種經(jīng)驗去面對它扁藕,但這種經(jīng)驗能一直有效嗎沮峡?
世界不斷變化,每次社會浪潮總會帶起一批新人亿柑,淘汰一些舊人邢疙,為什么?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固有的經(jīng)驗不能適應變化望薄,要突破生命的局限疟游,就要重塑固有的經(jīng)驗。
經(jīng)驗的重塑一定是基于對變化與無常的認知痕支,基于一種謙卑和敬畏乡摹。面對變化的世界,沒有人是萬能的采转。
第三聪廉,覺知慣性
每個人都在空氣中呼吸瞬痘,如果不說,你常常不會意識到板熊,因為呼吸已經(jīng)成為習慣框全,只有在空氣不好,或者不能呼吸的時候干签,你才覺得呼吸很重要津辩。
慣性就像空氣般的存在,由強大的生命力所形成的容劳,通過日積月累逐漸形成我們生命中的舒適區(qū)喘沿。如果我們不知道慣性的存在,就是一種無明竭贩;不承認慣性的控制蚜印,是我們沒有勇氣;不改變慣性的影響留量,我們就是無力的窄赋。
每個人都會有兩種慣性:喜歡為別人做決定,不愿為自己做決定楼熄。
為什么會這樣忆绰?因為我們經(jīng)常以猜測認定出負面的結論。比如文章開頭的案例中,骨干教師不跟校長溝通,僅憑猜測就認定校長不信任我汉规;又比如很多時候袄秩,我們想去做一件事情,覺得不可能,想去拜訪一個人,覺得他不可能見我……
其實,我們都是用覺知慣性為別人做了一個“不可能”的負面決定峰锁,這也是為什么我們不愿為自己做決定,而更愿意逃避自己的責任双戳。
怎么辦虹蒋?我們要去覺察。有兩種方式飒货,他覺和自覺魄衅。
他覺能提醒我們去覺察,我們還需通過反思實現(xiàn)自我覺察塘辅。覺察后有兩個方向晃虫,一個是負面反省,即從做的不好地方入手扣墩。這只是一個手段哲银,其目的仍然是達成另一個方向——正面建立扛吞,因為生命一定要正面開展。
教孩子的時候荆责,一定要建立他正面的生命滥比,如果我們總是指出他如何如何不行,這種負面反省的方式很可能會摧毀一個孩子做院。怎么辦盲泛?我們需要告訴他怎么做才好,這是一種正面建立键耕。
同樣寺滚,成年人要突破生命的慣性,就要從負面反省入手屈雄,進行正面建立村视。
第四,看開現(xiàn)實
我們每一個人都生活在現(xiàn)實里面棚亩,但是我們能認知客觀的現(xiàn)實嗎蓖议?其實虏杰,很多時候我們只關注看到的現(xiàn)實讥蟆,而非客觀的現(xiàn)實。
曾經(jīng)有一個從985學校畢業(yè)的學生初到學校纺阔,被臨時安排到辦公室做接待瘸彤,結果這位老師心里非常難受,工作提不起干勁笛钝。
為什么质况?因為他把臨時安排當成了一生的際遇,覺得自己人生很灰暗玻靡。實際上很多成功人士在不同的人生階段都會有不同的際遇结榄,他們不會把一時的不如意當成一生的不如意。
再舉一例囤捻,也是一位新教師臼朗,進學校后努力工作,卻發(fā)現(xiàn)很多同事都不幫他蝎土,這讓他很受傷视哑。“我為學校做事情誊涯,為什么大家不幫我挡毅,應該幫我啊”┕梗”
很多時候跪呈,這種“應該”思維讓我們碰壁段磨。為什么別人應該幫你?單位是有崗位分工的庆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工作薇溃。有了“應該”思維,人和人就容易產生對立缭乘,不僅是同事之間沐序,夫妻之間、朋友之間都可能因為這種思維陷入僵局堕绩,甚至導致關系破裂策幼。
所以,我們要改變這種應然狀態(tài)奴紧,拿掉“應該”特姐,接納“現(xiàn)實”。現(xiàn)實中我們沒有得到幫助黍氮,要想往前一步唐含,就要去創(chuàng)造“可能”,去思考我怎么才能讓別人幫我沫浆,是不是可以改變自己做事或溝通的方式捷枯?
當我們從“應然”回到“實然”走向“必然”的時候,人生就打開了一個縫专执,前景就不一樣了淮捆。
? 第五,跳出標準
我很喜歡武侯祠的一幅對聯(lián):
能攻心則反側自消本股,從古知兵非好戰(zhàn)攀痊;
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后來治蜀要深思拄显。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標準苟径。生活中,我們喜歡用自己的標準去評判別人躬审,其中最高頻的標準就是“對錯”棘街。
我們講“對錯”,實際上在講我是對的盒件。沒有人會拿著自己對錯標準說對方是對的蹬碧,如果所有人都說“你是對的,我是錯的”時炒刁,世界上就不會有戰(zhàn)爭恩沽,正因為我們總認為“我是對的,你是錯的”翔始,沖突就產生了罗心,人與人之間的隔閡產生了里伯。
這也是我們在家庭教育中經(jīng)常面對的情景,將標準變成了評判渤闷,基于評判展開了“戰(zhàn)爭”疾瓮,“戰(zhàn)爭”一旦發(fā)生,我們生命的張力就受阻了飒箭,生命的成長也就難以為繼狼电。
? 第六,突破個體
每個人都有“我的”欲望弦蹂,比如我的存款肩碟,我的崗位,我的榮譽……如果把生命建立在“我的”基礎之上凸椿,就會很局限削祈。
那些錢、崗位脑漫、榮耀真的是你的嗎髓抑?這就回到哲學上的終極問題之一——我是誰。我們要把“我的”中“的”字去掉优幸,從自己心性中去展開生命吨拍,去認識自己。
生活在世界上劈伴,我們不能只是自己密末,還有“我們”握爷,從“我”走到“我們”才會有生活的意義跛璧,生命的意義。
再舉一例新啼,某校一位中層干部非常能干追城,但跟一名下屬老師的關系非常僵。因為他覺得那位老師很優(yōu)秀燥撞,一直想超過自己座柱,于是視之為敵,甚至于看見她就不舒服物舒。這種對比的思維模式色洞,讓她把對方當成一個對手,雙方站在對立面冠胯。在生命成長鍛煉營中火诸,我們建議她將“對比思維”變成“追隨思維”。變成被追隨者荠察,你就成了榜樣置蜀。
只有從“我”到“我們”奈搜,才能突破個體的局限,整合更多的人去做更大的事情盯荤,實現(xiàn)生命更大的價值馋吗。
因此,只有當我們承認生命有局限的時候秋秤,才可能突破生命的局限宏粤。
承認自己優(yōu)勢與不足,承認有很多人比自己厲害灼卢。承認從而反省商架,更重要的是面對,也許那是生活中不堪的一面芥玉,但唯有面對才能獲得突破蛇摸,我們的生命才能綻放出更好的光彩,形成一個正循環(huán)灿巧,走向更好的未來赶袄。
生命有所堅守,才能實現(xiàn)超越
突破生命的局限有可能嗎抠藕?有饿肺。因為我們生命原本就有超越性。
我們有兩個生命盾似,一個是身體敬辣,生命現(xiàn)實的存有,另一個是精神零院,生命超越的存有溉跃。只有從現(xiàn)實的存有進入超越的存有,從身體進入到精神的時候告抄,我們的超越性才能實現(xiàn)撰茎。
超越性有兩個方向,一是求知打洼,探索外在的客觀世界 龄糊,二是立德,開辟內在的人格世界募疮。
生命的學問是實踐的學問炫惩,它強調學行合一、知行合一阿浓,而不是留在概念他嚷、知識層面,需要所學與所做通而為一,所知與所做達成一片爸舒。只有當一個人的生命站起來的時候蟋字,一切才可能站起來。
“人是人扭勉,不是物鹊奖。”這句話很簡單涂炎,但又無比莊嚴忠聚,孟子說“人之異于禽獸者幾希〕罚”就是那一點點的差別才建立了人跟動物的不同两蟀,同時也是人作為人最后的底線,也正是這很微小的差別震缭,我們有了仁義之根赂毯,建立了人性、人格拣宰、人倫党涕、人道,進入了一個文明世界巡社。
我們一定要思考最根本性的問題膛堤。教育為什么可行?人為什么是可以教育好的晌该?因為每個人內在都有兩樣東西肥荔,第一個是良知,第二是自由朝群。前者是內在本身向善的心燕耿,后者是自由的意志,我能夠決定我要去做潜圃,該做的和不該做的事情缸棵。
良知跟自由從何而來舟茶?從中國傳統(tǒng)文化里來谭期。孔子孟子幾千年前就提出了仁義吧凉,我們的內在就是從這里來隧出,這背后就是文化自信。
所以阀捅,文化是教育的根據(jù)胀瞪。我們要了解文化,讓生命有一種依歸,讓內心有一種超越的企向凄诞,或者說一種內在的超越鼓舞圆雁。
沒有堅信,何來堅守帆谍?沒有堅定伪朽,何談堅持?
所以汛蝙,我們內心一定要堅信和堅定烈涮,包括對我們的教育的理想。
在第一期歌爾少年生命成長鍛煉營中窖剑,當一個初中孩子聽說坚洽,“我欲仁,斯仁至矣西土⊙冉ⅲ”(孔子),“求則得之需了,舍則失之”(孟子)绘雁。他非常興奮,說自己收獲很大援所,“原來美好就在我生命當中庐舟,我想要就來了∽∈茫”于是挪略,在其后的成長中,他的主動性就綻放出來滔岳。
“主”是一個生命喚醒另一個生命的鑰匙
生命一定是在體驗中去實踐杠娱,去成長的,而不是停留在書本上知識谱煤√螅基于體驗,有很多方法可以幫助孩子的生命成長刘离,我總結了4種:啟發(fā)善誘室叉、當下點化、因材施教和潛移默化硫惕。
啟發(fā)善誘茧痕。孔子說“我叩其兩端而竭焉”恼除,這是指當一個人問我不知道的問題時踪旷,我從正反兩個方向不斷追問,最后找到了答案。
顏淵喟然嘆曰:“……夫子循循然善誘人令野,博我以文舀患,約我以禮,欲罷不能……”即他一步步地引導我气破,充分調動了我的學習潛能构舟,讓我欲罷不能。
這就提到老師要以教練式的探詢開啟對方的主動性堵幽、自發(fā)性狗超。因為每個生命都需要對自己的生命有控制權,所以人們不和自己的觀點爭辯朴下。當我們用啟發(fā)式的方式讓孩子看到生命的正向面努咐,他愿意做選擇的時候,他生命的主動性就出來殴胧。
? 當下點化渗稍。只有當一個房子有縫隙的時候,陽光才能照進來团滥。所以我們以當下點化直入心性竿屹,讓陽光適時照進生命。
我曾經(jīng)在一個國學營里講“付出你的‘好’”灸姊。兩個孩子正好在里面打架拱燃,我們問他們,“你們兩個在干什么力惯?”一個說他罵我碗誉,另外一個說他打我。我又問父晶,“你們剛才付出的是好還是不好哮缺?”“你們希望別人對你付出的是不好嗎?”“若不希望甲喝,現(xiàn)在你們怎么辦尝苇?”幾番追問下來,兩個孩子相互道歉埠胖,而沒有任何教化在里面糠溜。
生命教育的時機,是在生命呈現(xiàn)可教之機的當下押袍。直入心性不是簡單地講道理诵冒,也不是強制性地灌輸,而是在感通對方生命的當下時刻谊惭,連接到對方的內心。
因材施教。子路問:“聞斯行諸圈盔?”子曰:“有父兄在豹芯,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驱敲?”子曰:“聞斯行之铁蹈。”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众眨,子曰‘有父兄在’握牧;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娩梨。赤也惑沿腰,敢問”范ǎ”子曰:“求也退颂龙,故進之;由也兼人纽什,故退之措嵌。”
子路和冉有問了孔子同一個問題芦缰,孔子給出了完全相反的答案企巢。為什么?因為提問的兩個人是不同的让蕾。子路好勇直率包斑,經(jīng)常闖禍,所以要慢點涕俗;冉有經(jīng)常退縮罗丰,所以要快做。
因此再姑,我們要感通生命萌抵,差異建立,以生命的真切關懷進行因材施教元镀。
潛移默化绍填。生命的教育是潛移默化,所以我們要建立一種場域栖疑,以場域的光亮朗照生命的整體讨永,以場域的文化浸潤生命的細節(jié)。
給孩子溫暖的土壤遇革,讓孩子面對生命中的局限時卿闹,能感到安全揭糕、溫暖,獲得向上的力量的锻霎。
學科的教育以教師的分工而達成著角,生命的教育以教師、家校的合作而達成旋恼,以同理之心看待每一個生命所面臨的困惑和無助吏口,以成全之心支持每一個生命的成長和提升。
總之冰更,教育是生命的感應产徊。我們經(jīng)常說教師要有自主性,學生要有主動性蜀细,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字是“主”舟铜。“主”是我們內在生命的挺立审葬,教師和孩子只有基于此才能從局限到超越深滚,從過去到未來。
所以涣觉,教師就要覺察并生長自身內在的“主”痴荐,同時要去肯定并扶持學生內在的“主”,這樣才能以一個生命喚醒另一個生命官册,以一個生命影響另一個生命生兆。
最后,我想用唐君毅先生的一段話作為演講的結束:
“只要你好膝宁,世界便可變好鸦难,因為擴大你的好,便成世界的好员淫。世界之好壞合蔽,不系于世界本身,而系于你自己介返∷┦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