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對周作人的記憶是很簡單的。依稀記得他是魯迅先生的兄弟纺荧,他們兄弟二人關(guān)系好像不和旭愧,其他便知之甚少了颅筋;對他的作品更是一無所知。
今讀他的《故鄉(xiāng)的野菜》一文输枯,才對他有了進一步的了解议泵;而他描述的浙東四野菜,更是讓我漲了知識桃熄!
02
據(jù)百科介紹先口,周作人,是周家三兄弟之一瞳收,魯迅(周樹人)之弟碉京,周建人之兄。系浙江紹興人螟深。中國現(xiàn)代著名散文家谐宙、文學理論家、評論家界弧、詩人凡蜻、翻譯家、思想家垢箕,中國民俗學開拓人划栓,新文化運動的杰出代表。
他是一個有爭議的人物条获,尤其是他出任偽職后忠荞,他在歷史發(fā)展中淪為漢奸文人。他的貢獻一在小品文帅掘,一在翻譯钻洒。另外,他在保護北大校產(chǎn)锄开、掩護國民黨地下工作者等方面也做出過貢獻素标。
他一生當中研究日本文化五十余年,深得日本文學理念的精髓萍悴。他的文學作品头遭,情感處理方式、諷刺修辭運用癣诱、語言以及文體諸方面计维,均一定程度地受到日本審美經(jīng)驗的影響。其文風近似于日本傳統(tǒng)文學撕予,他以溫和鲫惶、沖淡之筆書寫個人的閑適、寂寞與不平实抡,體現(xiàn)人生的苦趣欠母。他的文章欢策,字里行間,深深淺淺的情思當中總是涌動著一股淡淡的“物哀”思緒赏淌。
03
他的《故鄉(xiāng)的野菜》一文踩寇,帶有濃郁的懷舊情緒,介紹了他的故鄉(xiāng)浙東紹興的四種野菜:薺菜六水、馬蘭頭俺孙、鼠曲草和紫云英。在介紹這些野菜的形狀掷贾、顏色睛榄、用途與浙東習俗的同時,還將東洋習俗貫穿其中想帅,形成對比映照场靴,字里行間,體現(xiàn)了其平和清淡的風格博脑,流露了對故鄉(xiāng)浙東的深切懷念憎乙!
關(guān)于薺菜票罐,作者引用了兒歌和二則書籍記載來介紹叉趣。兒歌這樣唱:“薺萊馬蘭頭,姊姊嫁在后門頭该押×粕迹”二則書籍記載一是《西湖游覽志》云:“三月三日男女皆戴薺菜花。諺云:三春戴養(yǎng)花蚕礼,桃李羞繁華烟具。”二是顧祿的《清嘉錄》:“薺菜花俗呼野菜花奠蹬,因諺有三月三螞蟻上灶山之語朝聋,三日人家皆以野菜花置灶陘上,以厭蟲蟻囤躁。侵晨村童叫賣不絕冀痕。或婦女簪髻上以祈清目狸演,俗號眼亮花言蛇。”
我對薺菜有兩個記憶宵距。一是小時候鄰里四太太挖薺菜腊尚。她經(jīng)常挎著個竹籃满哪,在臺前屋后婿斥、田邊溝渠挖薺菜劝篷。老太太還有個順口溜,經(jīng)常念叨:“薺米子菜受扳,醬醬菜携龟。”我和小伙伴們跟著她念勘高,也就叫順了口峡蟋,記在了心間。二是中學里學的課文《挖薺菜》一文华望。時間久遠蕊蝗,只記得有這么一篇課文,對其內(nèi)容都不記得了赖舟。
關(guān)于馬蘭頭蓬戚,作者沒有重點寫,只是上面的兒歌引用后宾抓,又加了一句“后來馬蘭頭有鄉(xiāng)人拿來進城賣了”子漩,就結(jié)束了馬蘭頭的描述∈矗看來幢泼,對于馬蘭頭,作者只是一筆捎帶而過讲衫,在故鄉(xiāng)的野菜中缕棵,馬蘭頭只是一個配角而已。
我的老家涉兽,對馬蘭頭這種野菜好像并不重視招驴,我的記憶里沒有它的影蹤。到上海來了枷畏,才發(fā)現(xiàn)馬蘭頭是本地人的愛好卖丸,菜場里也能看得到它們的身影购岗。或許是老家未吃野菜形成的習慣,對這些野菜我們一直未買過步咪,也未燒吃過卸耘。其味坦辟,也就不知是何味了诅岩。
04
關(guān)于鼠曲草,作者描繪了它的形宾娜、色批狐、花,并用小孩子的兒歌予以襯托:“黃花麥果韌結(jié)結(jié),關(guān)的大門自要吃嚣艇,半塊拿弗吃承冰,一塊自要吃∈沉悖”作者也把日本與故鄉(xiāng)分別用鼠曲草制果糕的習俗相對比困乒,最終表達自己的懷念之情,是“不復是兒時的黃花麥果糕了”贰谣。在這里娜搂,懷舊情緒、懷念故鄉(xiāng)之情可見一斑吱抚。
鼠曲草百宇,在我的家鄉(xiāng)沒有這種野菜。我對它感到新奇秘豹,通過網(wǎng)絡(luò)了解了這種野菜携御,長了見識。
關(guān)于紫云英既绕,作者有一段精彩的描寫:“花紫紅色啄刹,數(shù)十畝接連不斷,一片錦繡凄贩,如鋪著華美的地毯誓军,非常好看,而且花朵狀若蝴蝶怎炊,又如雞雛谭企,尤為小孩所喜廓译∑浪粒”作者還引用了日本大辭典的記載以及浙東習俗,如小孩玩紫云英花球非区、上墳船上掛紫云英花束等瓜挽,把紫云英這種野菜完美地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
對紫云英的用途征绸,作者說久橙,除了作肥料外,還可“采取嫩莖瀹食管怠,味頗鮮美淆衷,似豌豆苗〔吵冢”
作肥料這一用途祝拯,我倒親眼見過。在家鄉(xiāng)的秋后,鄉(xiāng)親們收割完稻子后佳头,會在田里撒上種子鹰贵,來年開春再將其生長的植株耕種掩埋土中,以作綠肥康嘉。我聽見鄉(xiāng)親們稱呼它為“苕子”碉输,沒有叫它這個紫云英秀美的名字。我在網(wǎng)上搜索亭珍,所見“苕子”又是另一種植物敷钾;而紫云英的圖片與我親眼看到的“苕子”則是一模一樣。是鄉(xiāng)親們的錯稱肄梨?還是紫云英在老家就有這一別稱闰非?
對紫云英“采取嫩莖瀹食”,在家鄉(xiāng)我沒見過峭范,倒時見過鄉(xiāng)親們把它割來喂豬财松、牛等,是家鄉(xiāng)牲畜的飼料纱控。這里作者用的“瀹”字辆毡,我很陌生,不知讀何音是何意甜害。經(jīng)查詢舶掖,得知,它念“yuè”音尔店,有兩種意思眨攘,一是煮,二是疏導(河道)之意嚣州,作動詞時還有“浸漬” 的意思鲫售。在本文中,應(yīng)是“煮”之意该肴。
05
讀完《故鄉(xiāng)的野菜》一文情竹,我也想起,自己的故鄉(xiāng)有哪些野菜呢匀哄?除了上面我所述到的外秦效,還有馬齒莧、藜蒿涎嚼、小根蒜(野韭菜)阱州、香椿、魚腥草法梯、水芹菜苔货、灰灰菜、蒲公英和車前草等。不過蒲赂,這些野菜阱冶,除了香椿外,作為日常食用蔬菜的并不多滥嘴,我吃到過的野菜也不多木蹬。
聽母親講,在上世紀六十年代那個挨餓的年代若皱,一到開春镊叁,這些野菜就被人們挖得不見蹤影了,連榆樹皮都被刮了走触。這些野菜成為鄉(xiāng)親們的“保命糧”晦譬。我未經(jīng)歷過那個年代,自然不知那個年代的苦互广,也感受不到野菜的珍貴敛腌;我挖過野菜,更多的是用來喂豬惫皱,用來作為蔬菜食用的沒有過像樊,也就沒有過那種“三春野菜花,桃李羞繁華”的愜意了旅敷!
故鄉(xiāng)的野菜生棍,在當時作者的眼里,是作者情感的寄托媳谁。
如今涂滴,我們說起故鄉(xiāng)的野菜,有一種懷念晴音,更有一種珍惜柔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