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學術與政治》
作者:韋伯
成書時間:1919年
出版信息:三聯書店伪阶,2013年第3版
本書,來自于韋伯向慕尼黑的一批青年學子处嫌,發(fā)表的兩篇演說栅贴,時間是1919年。
1919熏迹,世界劇變檐薯,中國同樣深陷變局∽担“五四運動”坛缕、“新文化運動”,將中國帶入現代化的進程捆昏。若將中國做一新舊之分赚楚,這位“現代人”,彼時已呱呱墜地屡立。
1919年1月15日的《新青年》上直晨,陳獨秀開始公開宣傳“德先生和賽先生”搀军。這些舶來品膨俐,幾乎占據了孩童的整個啟蒙期勇皇,并在未來的數十年當中,引領整個中國去完成屬于他自己的現代化改造焚刺。
此時敛摘,“賽先生”們的故鄉(xiāng),又是何景象乳愉?
1919年兄淫,另一位中國人正身處歐洲,在這個“現代文明”的搖籃蔓姚,他聽到的捕虽,卻是“洋洋盈耳”的文明悲觀論……
隨著自然科學和資本主義制度的相輔相成,這一對現代文明所誕下的“雙胞胎”坡脐,一路所向披靡泄私。宗教、哲學备闲、道德晌端,各路神明被其一一降服,或遠遁他鄉(xiāng)或自甘墮落恬砂。彼時的歐洲咧纠,身陷意識的危機:理性主義的沒落,信仰的缺失泻骤,社會達爾文主義的興起漆羔,民族主義和斗爭哲學興起……
梁啟超在他的《歐游心影錄》中如是說:“宗教和舊哲學,既已被科學打得個旗靡轍亂狱掂,這位‘科學先生’便自當仁不讓起來演痒,要憑他的實驗……新權威到底樹立不來,舊權威卻是不要恢復了符欠。所以全社會人心嫡霞,都陷入懷疑沉悶畏懼之中,好像失了羅針的海船遇著風遇著霧希柿,不知前途怎生是好诊沪。既然如此,所以那些什么樂利主義曾撤、強權主義越發(fā)得勢端姚。” 眼見著那樣一種“唯物的機械的人生觀”大行其道挤悉,梁先生感慨到:“在這種人生觀底下渐裸,那么千千萬萬人前腳接后腳的來這世界走一趟,住幾十年,干什么呢昏鹃?獨一無二的目的就是搶面包吃尚氛。”(摘自《歐游心影錄》之“科學萬能之夢”)
“搶面包”洞渤,甚至于“一戰(zhàn)”的殘酷事實之下阅嘶,歐洲思想界,“后現代”思潮涌動载迄。這正是對于西方發(fā)展過程中的所謂“現代性”讯柔,其引發(fā)的社會和思想危機的應激反應跟反思。這一反思护昧,在本書的“代譯序”中魂迄,馮克利老師這樣總結:“隨著不可避免的專業(yè)化和理智化的過程,主要作用于物質領域的進步惋耙,也將精神的世界分割得七零八落捣炬;生活領域的被分割,進而使普適性的價值系統分崩離析怠晴,信仰的忠誠被來自不同領域的原則所瓜分遥金,統一的世界于是真正變成了‘文明的碎片’∷馓铮”P4
在那樣的現實背景之下稿械,我們看,韋伯在《學術與政治》這本書的前半部分冲粤,是這樣闡釋的……
兩千多年前美莫,柏拉圖們借那位“洞穴人”,向我們展示了“理性”的存在梯捕,接近“理性”的諸多美好厢呵。那地面上的太陽,引導始終被虛假所包圍的人們找到“真實”傀顾,識別“正確”襟铭。從那時候起,人們心中有了不二之目標短曾,腳下有了確定之方向寒砖。
產生于古希臘學者們思想中的這種覺知,在韋伯的書中被稱作“觀念”嫉拐,作者贊其為“所有科學知識中最偉大的工具之一”P31哩都。因為,正是有了明確的方向婉徘,人們開始投身于學術——包括政治漠嵌、藝術咐汞,然后是各門類的自然科學。
達芬奇的那些極具“科學性”的素描作品儒鹿,斯瓦姆默丹“我借解剖跳蚤化撕,向你證明神的存在”P32……早期科學工作者甚至藝術家們,他們如此情真意切的科學精神挺身,著實感染了我們侯谁,讓我們意識到锌仅,至少在很長一段時期章钾,人們有此共識:科學是通向自然之路,科學是通向藝術之路热芹,甚至贱傀,科學是通向上帝之路——可以利用科學知識去把握上帝對這個世界的意圖。
當時間來到了十九世紀末伊脓,也就是韋伯的時代府寒,那時候的人們有了新的認知。
柏拉圖的太陽是什么报腔?是氫和氦株搔,是核聚變。上帝纯蛾?上帝存在過嗎纤房?不是說上帝死了嗎……
在不斷的、無止境的所謂“進步”(很大程度上來自于科學的“進步性”所造成的假象)的迷惑之下翻诉,人的思想被無窮的炮姨、不斷翻新的“臨時貨色”所占據,人們捕風捉影碰煌,疲于應付舒岸。
“進步”便意味著“無限”,無限的可能芦圾、無限的改善蛾派、無限的提高……進步的無限性,直接導致了文明無意義感的蔓延个少。
“一個文明人洪乍,置身于被知識、思想和問題不斷豐富的文明之中稍算,只會感到‘活得累’典尾,卻不可能‘有盡享天年之感’(那是對亞伯拉罕或古代的農人而言,因為他們處在生命的有機循環(huán)之中)糊探。對于精神生活無休止生產出的一切钾埂,他只能捕捉到最細微的一點河闰,而且都是些臨時貨色,并非終極產品褥紫。所以在他看來姜性,死亡便成了沒有意義的現象。既然死亡沒有意義髓考,這樣的文明生活也就沒了意義……“P30
隨著以科學進步為核心的理智化過程的不斷推進部念,那些為先人們所篤信的“終極的信念”,逐漸轉化氨菇、變質儡炼,甚至消失了。信仰的普遍缺失查蓉,使得真乌询、善、美的評判標準豌研,失去了依憑妹田。隨之而來的,“理性”被工具化和技術化鹃共,失去了其原本崇高的意義鬼佣。
完
20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