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理解的中國班級—讀《中國班級的特性》有感1稿
浙江武義縣武陽中學李靜雪
從10月份以來,閱讀變得斷斷續(xù)續(xù)庭猩,生活和工作的瑣碎讓本該堅持的讀寫成為了一種奢望狞山。有時候忙完了學校和論文的任務走芋,想著總有幾天是屬于自己的時間吧绩郎,陪伴孩子或者是自我放松又占據了本來就短暫的時間潘鲫。可是肋杖,曾經喜愛的閱讀溉仑,就這么擱置了嗎?似乎又不甘心兽愤,斷斷續(xù)續(xù)地有在看書,卻沒有了當初靜下心來享受閱讀的那種狀態(tài)挪圾。有時候突然看到小伙伴們在研修班的群里分享自己的讀后感浅萧,內心總是又驚又喜。驚訝于伙伴們持之以恒的讀寫習慣哲思,驚恐于自己的碌碌無為和懶惰洼畅,卻為大家的成長感到開心...看到身邊的葉老師百忙之中抽時間閱讀《你好,寒假》一書棚赔,寫了三篇讀后感帝簇,邊閱讀邊實踐成長;看到身邊的藍老師分享著班里面孩子們的一次次家锌恳妫活動丧肴,家長們的主動參與和收獲,都讓我感嘆著班主任的用心胧后,也體會到作為班主任的艱辛芋浮。而我,即使再忙碌壳快,也應該抽時間來寫一寫纸巷,思考一下班級的建設。今天眶痰,李教授在微信群里發(fā)了2018年的總結瘤旨,感嘆于李老師的用心和認真的做事態(tài)度,作為專業(yè)的學者竖伯,每天有處理不完的事情存哲,熬的夜不計其數,尚且能用真情實感記錄這一年的收獲七婴,作為一位普通的教師宏胯,我又有什么理由繼續(xù)偷懶下去呢?趁著假期這幾天本姥,我可得抓緊完成這剩下的讀寫作業(yè)肩袍,投入到更多的專業(yè)書籍的閱讀與學習中去。
這篇熊華生教授的《中國班級的特性》之前讀了兩遍婚惫,只是當時閱讀之后還有一些似懂非懂氛赐,這兩天在看完三遍之后魂爪,有了更多的理解。尤其是整理了整篇文章的框架結構之后(見思維導圖)艰管,對于一些層級關系有了正確的把握滓侍。
一、中國班級特性的解讀
文章第一章節(jié)圍繞著班級的特性牲芋,從整體到個例地對班級長期穩(wěn)定撩笆、學生干部的設置、學生管理的層級特色缸浦、特有的學校生態(tài)環(huán)境四個部分對中國班級的性質夕冲、存在的特色等進行了闡釋。其中裂逐,將中國班主任和日本的班主任進行比較歹鱼,也將中國的班主任制和歐美中學的走班制、歐美小學的包班制卜高、日本的社會初級群體進行比較弥姻,凸顯出中國班級這一特殊社會組織的優(yōu)越性。
那么什么是中國班級的特征呢掺涛?熊博士在文中指出:長期共同在一所學校庭敦,有固定教室,這把中國班級與走班制區(qū)分開來薪缆;在班級層面未建立完善的學生的組織螺捐,這把中國班級于歐美小學報班制的教學組織區(qū)分開來;學生組織是自治的矮燎,教師是作為學生組織的領導而非咨詢顧問定血,這把中國班級與日本班級區(qū)分開來。[1]這一段話將中國班級的特征與其他國家地區(qū)的班級管理制度的區(qū)別描述地十分清楚诞外,也讓我看到了中國班級存在的優(yōu)勢所在澜沟。
中國班級因為同一班級同學總是在一起上課成為管理單元,也成為生活共同體峡谊,更是一個教學共同體茫虽,一個生活家園,一個管理組織既们,是一個超級存在濒析。能夠在這樣的一個超級存在體當中工作,為孩子們傳授知識啥纸,一起分享工作和學習的快樂号杏,真的是一件樂事,一種幸福斯棒!
二.作為雛形社會的中國班級
“學校教育應該以現有的生活情境為主要內容盾致,而不是灌輸既定的主经、系統的紋理科目的科學知識”。中國班級作為傳輸知識的場所庭惜,作為孩子們共同生活的場域罩驻,也作為教師相對獨立地實現教育理想的平臺,讓孩子和教師通過班級融為一體护赊。正如我們的初陽六班惠遏,這個大家庭正是在這個具有穩(wěn)定的、內容豐富的骏啰、小型的社會環(huán)境中的班集體中滋生情誼节吮、分享生活和工作的點滴,成為我們的第二個家器一!
班級作為雛形社會更有其非凡的教育意蘊课锌。吳康寧指出:班級組織是一種自功能性組織厨内,自身乃是一種無以替代的影響因素祈秕,具有非他莫屬的教育價值,即它是學生個體社會化的基本場所雏胃;張魯川認為请毛,班級是一種共同生活場域和公共生活場域,在社會化瞭亮、道德與培養(yǎng)公民方面發(fā)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作為一個共同生活場域方仿,班級能起到學生社會化通道的作用”;卜玉華教授認為统翩,班級生活在學生公共精神的養(yǎng)成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仙蚜;李家成教授更是大膽地提出:班級建設是與課堂教學同等重要的獨特領域,課堂教學是以學科為載體厂汗,通過開發(fā)學科教育價值養(yǎng)成個體獨特的學科素養(yǎng)委粉,通過學科實現對人之生命的滋養(yǎng),更多存在于課堂場景下的活動中娶桦。班級建設則是以班級中的日常生活和主題教育活動為載體贾节,以形成個體獨特的個性與班級個性為目的的教育活動。主體上衷畦,課堂教學由教師和學生共同構成栗涂,而班級建設以班主任和學生為主體構成。班級建設需要與教學溝通祈争,但不是處于為教學服務的附屬地位斤程,而是與課堂教學同等重要的兩個領域,互相影響和滲透菩混。讀到這兒暖释,恍然大悟袭厂,才明白李教授之前為我們制定的讀書計劃的用意。通過按照順序的閱讀球匕,從張春蘭纹磺,杜芳芳與張魯川教授的高中走班主題,到李偉勝和卜玉華教授的中國班級主題亮曹,再到熊教授和本書序言的最后閱讀橄杨,我們從細節(jié)的學習到整體知識的構建,逐漸構建自我的知識體系照卦,對中國班級和班主任有了更深層意義的理解式矫,也讓自己對教學工作生發(fā)出更深層的情懷與熱情!我也對班級建設與課堂教學有了新的認識役耕,在具有中國特色的班級生活中采转,有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有人對物的認識瞬痘、影響和創(chuàng)生故慈,有人與群體、組織與文化的互動框全,有在豐富的關系中的自我體悟察绷、認知、策劃與更新津辩。
三拆撼、中國班級的利弊分析
中國班級固然好,但也有其利弊喘沿。我們可以看到闸度,當今的中國有許多省市已經開始了走班制的嘗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蚜印,得到了一些社會人士和家長的認可莺禁。這也讓我們思考:我們的固定班制需要變革些什么,在保持我們優(yōu)勢的同時晒哄,更需要靜下心來找尋可變革的領域睁宰,無論是國家的關注度、學校的行政制度寝凌、社會以及家長對班主任制和中國教育的看法柒傻,亦或是教師的教育情懷,教學方法的改進等等较木,都需要一同協作红符。
參考文獻
楊小微,李家成.中國班主任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