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身材好,很多人的第一概念就是八塊腹肌或者馬甲線纫谅,再加上脂肪也比較容易堆積在腹部炫贤,于是腹部就成了各種訓練的焦點,卷腹付秕、舉腿兰珍、8分鐘腹肌訓練、腹肌撕裂者……
但是询吴,腹部真的需要這么多的訓練嗎掠河?腹直肌起于胸骨和肋骨,止于恥骨猛计,卷腹等動作是讓腹肌向心收縮唠摹,但這樣的功能在日常生活中用的卻是極少的,如果我們需要彎腰奉瘤,只需要順著重力勾拉,讓后背的肌肉離心收縮即可煮甥。大多數(shù)情況腹直肌是防止身體過度的后仰,比如遇到突然加速的情況藕赞、推東西等成肘,這樣的動作都只需要腹直肌做等長收縮或者離心收縮,但我們常練的向心收縮一點幫助都沒有斧蜕。
還有一種鍛煉腹直肌的理由是希望矯正下交叉綜合癥双霍。骨盆處于前傾的位置,從圖上看批销,腹直肌縮短可以幫助骨盆回到正位洒闸,所以我們會選擇腹直肌的訓練。但這樣的思考方式是忽視了上下的聯(lián)系均芽,交叉綜合癥提出者Janda顷蟀,被譽為捷克的康復醫(yī)學之父,后來也說了這么一段話骡技。
運動系統(tǒng)是作為一個整體工作的鸣个。不理解運動系統(tǒng)的功能整體性,卻試圖去了解運動系統(tǒng)不同部位的損傷在原則上就是錯誤的布朦《谟——Vladimir Janda
在Janda的這段話中,他強調了運動系統(tǒng)是一個整體是趴。所以涛舍,不論是恢復體態(tài)還是運動訓練,都必須從整體來看唆途。 腹直肌的筋膜向上連到胸鎖乳突肌富雅,向下經過股直肌、脛骨前肌肛搬,最后止于跖骨背面没佑,任何一點的張力都會傳達到其他的部位。這一整條稱為前表線温赔,與之相對的是后表線蛤奢。兩條線就像是一根木棍上的兩根線,前側的縮短會導致木條彎曲陶贼,拉長后側的線啤贩。而身體上被總結出來的肌筋膜鏈有12條之多,相互之間又互相關聯(lián)拜秧,真正的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痹屹。
腹肌在很多動作中都有參與,只要在整體的訓練中維持一個良好的姿態(tài)腹肌就能得到鍛煉枉氮。推和拉:在這樣的動作環(huán)境下志衍,身體都是受到向后的力暖庄,為了防止后倒腹直肌就會工作。以前在網(wǎng)上看到的板車哥足画,長期的拉車讓他有了很多人羨慕的腹夹劬浴(如圖左)佃牛。旋轉或投擲類的動作:運動時的力量會從坐側的下肢傳遞至對側的手臂淹辞,而腹斜肌就是上下連接的樞紐(如圖右)。
肌肉的形態(tài)只是運動能力的體現(xiàn)俘侠,單獨的肌肉訓練雖然可以增加肌肉的維度象缀,但是整體的平衡卻很容易被打破,只有從整體的角度出發(fā)才會讓身體得到適合的訓練爷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