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卷16季氏篇詩解1均則無貧和則無寡修德服遠(yuǎn)禍起蕭墻
題文詩:
季氏將伐,顓臾方國,冉有季路,告孔子故.
孔子曰求,爾是過歟?顓臾昔者,先王以為,
東蒙主且,在城邦中,社稷之臣,何以伐為?
冉有答曰:夫子欲之,吾皆不欲.孔子曰求,
周任有曰:陳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
顛而不扶,焉用彼相?爾言過矣,虎兕出柙,
玉毀櫝中,誰之過歟?冉有對曰:今夫顓臾,
固近于費,今倘不取,后世也必,為子孫憂.
孔子謂曰: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為之辭.
吾聞有國,有家也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也,
不患貧而,患不安也.蓋均無貧,和則無寡,
安則無傾.夫如是故,遠(yuǎn)人不服,則修文德,
以招徠之;既來之矣,然后安之.情懷天下.
今由與求,而相夫子,遠(yuǎn)人不服,而不能來,
分崩離析,邦不能守;謀動干戈,而于邦內(nèi).
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墻之內(nèi).
【原文】
16.1季氏將伐顓臾启妹。冉有、季路見于孔子曰:“季氏將有事于顓臾∏沤疲”孔子曰:“求!無乃爾是過與颅围?夫顓臾伟葫,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且在城邦之中矣院促,是社稷之臣也筏养。何以伐為?”冉有曰:“夫子欲之常拓,吾二臣者皆不欲也渐溶。”孔子曰:“求弄抬!周任有言曰:‘陳力就列掂恕,不能者止拖陆。'危而不持,顛而不扶懊亡,則將焉用彼相矣依啰?且爾言過矣,虎兕出于柙店枣,龜玉毀于櫝中闷旧,是誰之過與长豁?”冉有曰:“今夫顓臾,固而近于費鸠匀。今不取蕉斜,后世必為子孫憂∽汗鳎”孔子曰:“求宅此!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丘也聞有國有家者爬范,不患寡而患不均父腕,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青瀑,和無寡璧亮,安無傾。夫如是斥难,故遠(yuǎn)人不服枝嘶,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哑诊,則安之群扶。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镀裤,遠(yuǎn)人不服而不能來也竞阐,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于邦內(nèi)暑劝。吾恐季孫之憂骆莹,不在顓臾,而在蕭墻之內(nèi)也担猛∧豢眩”
【注釋】1顓臾:音zhuānyú傅联,魯國的附屬國智嚷,在今山東省費縣西。2有事:指有軍事行動纺且,用兵作戰(zhàn)盏道。3東蒙主:東蒙,蒙山载碌。主猜嘱,主持祭祀的人衅枫。4周任:人名,周代史官。5陳力就列:陳力朗伶,發(fā)揮能力弦撩,按才力擔(dān)任適當(dāng)?shù)穆殑?wù)。6相:攙扶盲人的人叫相论皆,這里是輔助的意思益楼。7兕:音sì。雌性犀牛点晴。8柙:音xiá感凤,用以關(guān)押野獸的木籠。9櫝:音dú粒督,匣子陪竿。10費:季氏的采邑。11貧屠橄、寡:可能有錯誤族跛,應(yīng)為寡、貧锐墙。12蕭墻:照壁屏風(fēng)礁哄。指宮廷之內(nèi)。
【譯文】
季氏將要討伐顓臾溪北。冉有姐仅、子路去見孔子說:“季氏快要攻打顓臾了】萄危”孔子說:“冉有,這不就是你的過錯嗎劳翰?顓臾從前是周天子讓它主持東蒙的祭祀的敦锌,而且已經(jīng)在魯國的疆域之內(nèi),是國家的臣屬啊佳簸,為什么要討伐它呢乙墙?”冉有說:“季孫大夫想去攻打,我們兩個人都不愿意生均√耄”孔子說:“冉求,周任有句話說:‘盡自己的力量去負(fù)擔(dān)你的職務(wù)马胧,實在做不好就辭職汉买。'有了危險不去扶助,跌倒了不去攙扶佩脊,那還用輔助的人干什么呢蛙粘?而且你說的話錯了垫卤。老虎、犀牛從籠子里跑出來出牧,龜甲穴肘、玉器在匣子里毀壞了,這是誰的過錯呢舔痕?”冉有說:“現(xiàn)在顓臾城墻堅固评抚,而且離費邑很近。現(xiàn)在不把它奪取過來伯复,將來一定會成為子孫的憂患慨代。”孔子說:“冉有边翼,君子痛恨那種不肯實說自己想要那樣做而又一定要找出理由來為之辯解的作法鱼响。我聽說,對于諸侯和大夫组底,不怕貧窮丈积,而怕財富不均;不怕人口少债鸡,而怕不安定江滨。由于財富均了,也就沒有所謂貧窮厌均;大家和睦唬滑,就不會感到人少;安定了棺弊,也就沒有傾覆的危險了晶密。因為這樣,所以如果遠(yuǎn)方的人還不歸服模她,就用仁稻艰、義、禮侈净、樂招徠他們尊勿;已經(jīng)來了,就讓他們安心住下去⌒笳欤現(xiàn)在元扔,仲由和冉求你們兩個人輔助季氏,遠(yuǎn)方的人不歸服旋膳,而不能招徠他們澎语;國內(nèi)民心離散,你們不能保全,反而策劃在國內(nèi)使用武力咏连。我只怕季孫的憂患不在顓臾盯孙,而是在自己的內(nèi)部呢!”【評析】 這一章又反映出孔子的反戰(zhàn)思想祟滴。他不主張通過軍事手段解決國際秦效、國內(nèi)的問題哩掺,而希望采用禮忱详、義拟赊、仁、樂的方式解決問題草慧,這是孔子的一貫思想桶蛔。此外,這一章里孔子還提出了“不患貧而患不均漫谷,不患寡而患不安”仔雷。朱熹對此句的解釋是:“均,謂各得其分舔示;安碟婆,謂上下相安√璧荆”這種思想對后代人的影響很大竖共,甚至成為人們的社會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