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圖在《理想國》中有一個洞穴比喻。之前我對這個比喻并沒有什么深刻的思考,但最近有朋友拿出來舉例,我又回去翻了一下。 這個比喻講的是: “一群囚徒被關在黑暗的洞里消玄,面對一堵石...

柏拉圖在《理想國》中有一個洞穴比喻。之前我對這個比喻并沒有什么深刻的思考,但最近有朋友拿出來舉例,我又回去翻了一下。 這個比喻講的是: “一群囚徒被關在黑暗的洞里消玄,面對一堵石...
初拿到這本書骨宠,最吸引我眼球的是“奇跡”浮定,“這個教室產生了什么奇跡?怎么才會產生奇跡层亿?”這兩個問題是激勵我讀完這本書的動力桦卒,我利用校讀書會登記閑暇時間讀完了這本書的前九...
《第56號教室的奇跡》第十七章讀書筆記(2) 用了兩天的零碎時間,我讀完了《第56號教室的奇跡》第十七章《意志力》,也就是本書的203——215頁匿又。 這部分內容主要寫的是雷夫...
為了一生的約定時刻準備 “那就24號見啦÷蹈”這句話是許多畢業(yè)后的學生回性3ィ看雷夫老師與他道別時的標準用語。 因為這句話是他們56號教室的共同密碼痛单。 每年的12月24日嘿棘,霍伯特的...
真的很佩服雷夫的執(zhí)著,他為了給孩子們尋求一種學習后的放松方式旭绒,讓孩子們接觸搖滾鸟妙,雖然他對樂器不是很在行焦人,唱歌也不是特長,但在他看來重父,只要參與就一定要做出個樣子花椭,不會只浮...
有時我在想:現(xiàn)在中國大陸盛行的游學是否受雷夫老師的行萬里路課程的影響,通過出游旅行教給孩子終身受用的課程房午。 游學可以做的這樣好 雷夫老師要通過旅行把孩子們終身受用的課程交給他...
第二個概念:獨立思考 幾個世紀以來,思維是否客觀存在這個問題一直被人們所激烈爭論歪沃。有人認為思維是消極的,它是我們對現(xiàn)實世界的經驗嫌松,而有人認為思維是積極的沪曙,它是我們鍛煉自己自由...
這兩天在細讀《第56號教室的奇跡》之外,還看了徐莉老師的《未來課程想象力》一書萎羔,徐莉老師課程研究的視角把雷夫老師的教育與夏山教育液走、蒙特梭利教育、華德福教育進行比較贾陷,讓我們清楚...
1.在第59號教室,我們不取消或業(yè)余他人髓废,無論我們做什么巷懈?包括體育在內,這個原則都不會改變慌洪。 2.犯錯的隊友需要我們的支持顶燕,而非嘲弄。 3.沒運動的優(yōu)點之一冈爹,就是讓孩子們跟自...
1.接觸藝術教育的孩子恳谎,學到的遠遠超過他們所學的藝術本身。 2.在教育的領域里憋肖,戲劇本身不是重點因痛,孩子們才是。 3.創(chuàng)作的理由和呼吸是一樣的瞬哼,因為我們的生活中需要這些婚肆。 4....
1.學生一旦學會三思而后行的技巧,在學校和人生中的每個領域都會有更好的表現(xiàn)坐慰。 2.放映電影就像其他所有的事情一樣较性,家長和老師負有定調和引導之責用僧。 3.對兒童而言,優(yōu)質的紀錄片...
一赞咙、如何學習 1.凡是值得做的事情责循,就值得好好做。 2.怎么讀比讀多少更重要攀操。 二院仿、結果 1.絕對不可拿某個學生的測驗分數(shù)跟另一個學生相比,一定要用學生自己過去的表現(xiàn)來衡量他...
1.如果小孩會速和,十個乘法題歹垫,為什么要她做500道呢?如果他連十題都不會算颠放,那么要他做500題的意義又何在呢排惨? 2.不練習到毫無樂趣可言的學生,不是知道答案就是不知道答案碰凶。
1.閱讀使人學問淵博暮芭,討論使人反應敏捷,寫作使人思考精確欲低≡辏——培根 2.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方法: ①語法 ②每周作文 ③每月讀書心得 ④少年創(chuàng)作計劃(關注學生的訴求表達)
1.高兒童閱讀能力的同時,引導他們對閱讀的熱愛砾莱,應該是我們的首要任務瑞筐。 2.我要我的學生愛上閱讀閱讀,不是一門科目恤磷,它是生活的基石面哼,是所有和世界接軌的人們樂此不疲的一項活動。...
1.老師扫步,可以帶班級魔策,但決定這個班級優(yōu)秀或平庸的是班上的學生。 2.第一階段:我不想惹麻煩 我們要孩子們有良好行為表現(xiàn)的河胎,最終目的是讓他們相信這么做是對的闯袒,不是因為害怕懲罰才...
用正面管教中提到“社會責任感”。它是指一個人真心關心同伴游岳,并且真誠地想為社會做出貢獻政敢。 培養(yǎng)孩子的社會責任感是極其重要的。如果年輕人不學習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一員胚迫,學知識又有什么...
《正面管教》的作者美國簡·尼爾森 教育是學博士喷户,杰出的心理學家、教育家访锻,美國“正面管教協(xié)會”的創(chuàng)始人褪尝。她是7個孩子的母親闹获,18個孩子的奶奶或外祖母。她是18本著作的作者或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