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從知識點到學科大概念
第一節(jié)? ? 跳出知識點铃绒,聚焦學科大概念
知識通掣胝眨可分為陳述性知識、程序性知識和策略性知識颠悬。陳述性知識是關(guān)于"是什么"的知識矮燎,包括事實性知識、概念性知識和原理性知識赔癌;程序性知識是關(guān)于"為什么"和"怎么做"的知識诞外,包括方法性知識、過程性知識和操作性知識灾票;策略性知識是關(guān)于"怎樣思維和認知"的知識峡谊,是關(guān)于元認知的知識。
反思日常教學刊苍,我們對上述三類知識并不是同等關(guān)注的既们,很多時候,比較重視陳述性知識正什,偏重知識的符號性特征啥纸;對程序性知識的挖掘不夠深入,處理層次較淺婴氮;對策略性知識常常比較忽略斯棒,對學生是如何學習的馒索、如何幫助學生學習的知識重視不夠。
教學中比較重視的陳述性知識名船,也存在誤區(qū):常常偏重事實性知識绰上,偏重一個一個細碎的知識點,缺乏對學科核心概念渠驼、基本原理的整體架構(gòu)蜈块。即使是對概念性知識的處理,也存在偏重知識結(jié)論迷扇、忽略形成過程的現(xiàn)象百揭。
為什么會這樣呢?
一是因為教師機械使用教材蜓席。教材是依據(jù)國家課程標準編寫的器一,是學生重要的學習資源,但教師"要用教材教厨内,而非教教材"祈秕。如果教學定位于一個個具體的知識點,就很難跳出"教教材"的局面雏胃。
教材不是按照解決問題的視角編寫的请毛,甚至不是按照主題和單元展開的,很多都是以課時作為節(jié)點進行編寫的瞭亮。如果希望學生能夠靈活地運用知識去解決問題方仿,能夠?qū)W以致用,就應(yīng)該將教材作為教學資源统翩,創(chuàng)造性使用仙蚜,而不能完全按照教材的知識體系設(shè)計教學。
另一方面厂汗,教師之所以這樣制定教學目標委粉,也可能是出于對課程標準的狹隘理解,將"基礎(chǔ)知識"狹隘地理解為重要的知識面徽,然后將其作和"基本思想"艳丛。為教學的全部內(nèi)容,忽視了“基礎(chǔ)知識”背后的“基本技能”趟紊、“基本方法”和“基本思想”氮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