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復(fù)明日檐什,明日何其多碴卧。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乃正。”這首明日歌是很多人的真實寫照婶博。為什么我們喜歡向明天賒賬呢瓮具?今天不想完成的事情為什么我們總覺得明天一定能完成呢?還有凡人,為什么我們辛辛苦苦鍛煉了一小時名党,消耗了400卡路里,可是一頓晚餐挠轴,吃了500卡路里传睹?這些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該怎么克服岸晦?
這是《自控力》第四章需要解答的問題欧啤,本章的核心觀點:
- 理解“道德許可效應(yīng)”的5類場景
- 由于“道德許可效應(yīng)”屬于心理層面睛藻,因此本章介紹的2種提升自控力的方法,看上去很簡單邢隧,就是要轉(zhuǎn)變觀念:改變看待事物的角度店印,關(guān)注目標和價值;減少行為的變化性
前一章我們解釋過為什么人成功自控后容易失控倒慧,當時是從生理按摘、能量、自控力有極限的角度去解釋的纫谅,但很多時候炫贤,失控人員的血糖含量并不低、意志力還遠遠沒有耗盡付秕,為什么還是會失控呢照激?本章從心理角度分析,提供了另一種可能盹牧,理論基礎(chǔ)就是“道德許可效應(yīng)”俩垃。
1 “道德許可效應(yīng)”的5類場景
1.1 理論說明
道德許可(moral licensing):當自己對某事有一個明確的道德標準之后,在做出與這項道德標準相關(guān)的行為和判斷時汰寓,反而更傾向于違背這項道德標準的行為口柳。
也就是說人們經(jīng)常想一套,做一套有滑。概念聽上去邏輯非常詭異跃闹。這跟人性相關(guān)。我們喜歡用好和壞的道德標準去評判一件事毛好,而且我們心底更相信“性惡論”望艺,認為人的本質(zhì)是貪婪的、懶惰的肌访、缺乏愛心的找默,因此,當我們做了一件“好”事(場景1)吼驶、控制住自己沒做一件“壞”事(場景2)惩激、甚至是有要做一件“好”事的想法(場景3)、或者在自控時意識到自己取得了一些進步時(場景4)蟹演,我們都會覺得戰(zhàn)勝了內(nèi)心那個“惡”的自己风钻,理所當然應(yīng)當受到獎勵,而獎勵是什么酒请?獎勵就是自控的對立面——放縱自己骡技,甚至做壞事。這也意味著你好不容易前進了一小步卻導(dǎo)致你后退了兩大步羞反。
除了上面四種場景布朦,還有場景5:當使你放縱的東西和使你覺得品德高尚的東西同時出現(xiàn)時囤萤,就會產(chǎn)生光環(huán)效應(yīng),我們都希望說服自己喝滞,想要的東西沒有那么壞阁将,我們迫切想給誘惑我們的對象加以道德標準,好讓我們在放縱自己的時候毫無負罪感右遭。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做盅,當把漢堡和綠色沙拉一起端上來時,客人會覺得漢堡比單獨端上來少了很多卡路里窘哈,是沙拉蒙蔽了食客的眼睛吹榴,因為光環(huán)效應(yīng),它讓食客覺得自己吃的食物符合道德標準滚婉。
心理學家調(diào)查這些縱容自己的人图筹,他們都認為自己做決定時能夠自控,沒有失控让腹。他們也沒有罪惡感远剩,相反,他們認為自己得到了獎勵骇窍,并以此為傲瓜晤。他們這樣為自己辯解:“我已經(jīng)這么好了,應(yīng)該得到一點兒獎勵腹纳×÷樱”這種對補償?shù)目释3J刮覀儔櫬洹R驗槲覀兒苋菀渍J為嘲恍,縱容自己就是對美德最好的獎勵足画。我們忘記了自己的真正目標,向誘惑屈服了佃牛,做出背離自己原則的事情淹辞。
1.2 細說場景3:我們對未來謎之自信
在上面有提到過,即使“好”事還沒做吁脱,計劃未來要做桑涎,也會讓我們飄飄欲仙。這也解釋了為什么我們總是喜歡向明天賒賬兼贡。很多事情我們今天沒做,但計劃明天會做娃胆,大腦會對明天能完成目標的可能性感到興奮遍希,它錯把可能性當成真正完成了目標,我們對未來充滿了樂觀主義精神里烦,這真是讓人難以理解凿蒜。我們錯誤地認為自己明天會比今天有更多的空閑時間禁谦,明天一定可以做到。
這種觀點允許我們今天犯錯废封,明天補救州泊。我們不斷期望明天能做出和今天不同的選擇,但這種期望是錯誤的漂洋。比如遥皂,我今天先不健身了,但我保證明天一定會去刽漂。這種樂觀主義精神讓我們能在今天放縱自己——尤其是當你確信自己下次不會做出同樣選擇的時候演训。
一個經(jīng)典案例是麥當勞在菜單上增加健康食品時,反而引起了巨無霸銷量暴漲贝咙。原因是:當人們看到菜單上有健康食品样悟,有點的想法時,身上的壓力小了很多庭猩,因此窟她,人們把這種想法當成了完成了目標,于是就開始放縱自己蔼水,點最不健康的食品震糖。這種心態(tài),已經(jīng)被不少餐飲行業(yè)利用徙缴。
還有一個經(jīng)典實驗试伙,耶魯大學的研究人員讓學生們從脫脂酸奶和曲奇餅中選一個,當學生們知道下周還會有同樣的選擇時于样,83.3%的學生選擇了曲奇餅疏叨,而那些以為是一次性選擇的同學,只有57%選擇了曲奇餅穿剖。實際上蚤蔓,知道自己下周還有一次選擇機會的同學,67%的人心里想的是自己下次會做更好的選擇糊余,但當實驗人員真的給他們二次機會時秀又,只有36%的人做了和第一次不同的選擇。同樣的情況贬芥,適合于“我可以下周再去學知識”吐辙。
我們把未來的自己理想化了,希望未來的自己可以做到現(xiàn)在的自己做不了的事蘸劈。我們有時會虐待他們昏苏,讓他們承擔現(xiàn)在的自己犯下的錯誤。我們像對待陌生人一樣對待未來的自己。即便我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失去了自控力贤惯,我們?nèi)匀挥薮赖卣J為未來的自己意志堅定洼专。
我個人也常常有這種想法,躺在床上不想動孵构,但是腦海中卻躊躇滿志屁商,規(guī)劃著下周一定可以看多少書,鍛煉多少次颈墅,可真正到了第二周蜡镶,所有的豪情壯志都消失了,我還是躺在床上不想動精盅,可是再暢想下一周時帽哑,又是謎之自信,覺得下一周我一定能夠做得更多叹俏,甚至可以把這兩周欠下的債給補上妻枕。大腦的確很會自欺欺人。我們把預(yù)估看得很重粘驰,所以安排未來的自己多做點屡谐,彌補之前的糟糕表現(xiàn),我們不覺得過去兩周是真實情況蝌数,不覺得最初的預(yù)估是不切實際的理想愕掏,相反,我們會覺得過去兩周是特殊情況顶伞。
2 案例
根據(jù)上面的理論饵撑,我們可以解釋以下現(xiàn)象:
- 控制了購買欲的消費者很可能回家多吃點美食——場景1
- 當雇員花更多的時間處理公司業(yè)務(wù)時,他就會覺得唆貌,用公司的信用卡支付自己的賬單是合情合理的——場景1
- 僅僅是考慮向慈善機構(gòu)捐款滑潘,而不是真付現(xiàn)金,就足以讓人們產(chǎn)生去商場購物的沖動——場景3
- 只是“想”去鍛煉的人很可能晚餐吃得更多——場景3
- 如果學生們覺得自己已經(jīng)為復(fù)習考試花了很多時間锨咙,自我感覺相當良好语卤,她們就更可能花整晚時間和朋友比賽喝酒——場景4
3 如何提升自控力?
3.1 “道德許可效應(yīng)”存在問題
之所以會出現(xiàn)“道德許可效應(yīng)”酪刀,有兩個核心問題:
- 因為“性惡論”粹舵,每次自控都覺得是一種懲罰,自控成功是戰(zhàn)勝了自我骂倘,所以需要獎勵眼滤,方式是放縱自己
- 我們誤把支持目標實現(xiàn)的行為當成了目標本身,不是說你做了一件和目標一致的事情历涝,你就不會面臨危險了柠偶。進步本身不是問題情妖,問題在于進步給我們帶來的感覺睬关。比如鍛煉的目標是為了減肥保持體重诱担,鍛煉只是手段,健康的飲食也是手段电爹,鍛煉本身不是目標蔫仙,我們不能因為每周鍛煉了3次,就認為目標達成了丐箩,可以狂吃海喝了摇邦。
3.2 提升自控力的2種方法
根據(jù)上面的問題,有2種提升自控力的方法屎勘,核心就是要轉(zhuǎn)變觀念:
關(guān)注目標
自控的目的是想變成更好的自己施籍,那個沖動、懶散概漱、容易誘惑的自己不是“真正”的自己丑慎,自控成功不是戰(zhàn)勝了身體中的那個“惡”的我,而是朝著更好的自己的目標前進了一步瓤摧。通過放縱自己的方式來獎勵自己竿裂,毫無疑問,與目標背道而馳照弥。
我們不能只聽從自己的感覺腻异,要盯緊自己的目標,把焦點放在目標上这揣,而不是取得的進步上悔常。有一個實驗對比:當要求學生回憶一次拒絕誘惑的經(jīng)歷,這給了他們道德許可给赞,因此机打,70%的學生在實驗中選擇了放縱自己。但當他們讓學生回憶為什么當時拒絕了誘惑時塞俱,道德許可消失了姐帚,69%的學生抵制了下一次誘惑。這是一個神奇的實驗障涯。說明有時候自控就這么簡單罐旗,改變一下對問題的看法和焦點,就能做到自控唯蝶。記住我們?yōu)槭裁磿芙^誘惑九秀,這是個很有效的辦法。
減少行為的變化性
針對場景3粘我,可以通過減少行為的變化性鼓蜒,克服“明日復(fù)明日”的想法痹换。意思是把今天做的每個決定都看成是對今后每天的承諾。因此都弹,不要問自己“我現(xiàn)在想不想吃這塊糖”娇豫,而要問自己“我想不想在一年里每天都吃一塊糖”;你明知道應(yīng)該做一件事情卻拖延不做時畅厢,不要問自己“我是想今天做還是明天做”冯痢,而要問自己“我是不是想承擔永遠拖延下去的惡果”。
其它章節(jié)內(nèi)容:
《自控力》-01-生活真的需要如此艱難嗎框杜?
《自控力》-02-在呼吸浦楣、睡眠和鍛煉中提升自控力
《自控力》-03-我們不是沒有意志力,只因太累了
《自控力》-05-我們該如何抵抗這欲望世界咪辱?
《自控力》-06-請善待壓力中的自己
《自控力》-07-自控力實驗中人類為何會慘敗給黑猩猩振劳?
《自控力》-08-如何做顏色不一樣的煙火?
《自控力》-09-請摘下你為自己戴上的“緊箍咒”
《自控力》-10-自控力:“我要打十個油狂±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