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我邀請了《金字塔原理》的譯者汪洱老師,到華與華講了兩天課绽昏,大家都聽得聚精會神协屡,佩服得五體投地。這個月呢全谤,我看了大家寫的報告PPT肤晓,沒有一個按老師教的做的!自己原來怎么干认然,還是怎么干补憾。我就又想起子路的故事,他聽到一句善言卷员,你接著跟他講第二句盈匾,他捂起耳朵:“不要聽!不要聽子刮!我上一條還沒來得及做呢威酒!”
【先生曰:“今之論性者,紛紛異同挺峡。皆是說性葵孤,非見性也。見性者無異同之可言矣橱赠∮热裕”】
王陽明說:“今天討論性的人,都在爭辯異同狭姨,說是在空口說性宰啦,不是自己真的已經(jīng)明心見性。如果真的懂得性饼拍,就沒有什么異同可以爭辯的了赡模。”
【問:“聲色貨利师抄,恐良知亦不能無漓柑。”
先生曰:“固然。但初學(xué)用功辆布,卻須掃除蕩滌瞬矩,勿使留積,則適然來遇锋玲,始不為累景用,自然順而應(yīng)之。良知只在聲色貨利上用功惭蹂。能致得良知精精明明伞插,毫發(fā)無蔽,則聲色貨利之交盾碗,無非天則流行矣蜂怎。”】
問:“聲置尔、色、貨氢伟、利榜轿,恐怕良知里也不能沒有吧?”
王陽明說:“固然如此朵锣。但是初學(xué)用功谬盐,卻需要掃除蕩滌,不能有存留诚些,這樣遇到聲色貨利飞傀,也只是順而應(yīng)之,而不是被它牽累诬烹。致良知砸烦,就是要在聲色貨利上用功,能致得良知精細(xì)明白绞吁,沒有毫發(fā)遮蔽幢痘,則我與聲色貨利的交往,也無非天經(jīng)地義家破,自然流行颜说。”
孔子說:“不義而富貴汰聋,于我如浮云门粪。”君子并非不要富貴烹困,是不要不義玄妈。如果取之不義,則舍棄之而了不動心,不為聲色貨利所牽累措近,這就是致良知溶弟。
【先生曰:“吾與諸公講致知格物,日日是此瞭郑。講一二十年辜御,俱是如此。諸君聽吾言屈张,實(shí)去用功擒权。見吾講一番,自覺長進(jìn)一番阁谆。否則只作一場話說碳抄,雖聽之亦何用?”】
王陽明對弟子們說:“我跟各位講致知格物场绿,每天都是這幾句話剖效,再講一二十年,還是這幾句話焰盗。你們聽了我的話璧尸,實(shí)實(shí)在在去下功夫,那么每聽我講一次熬拒,自然就長進(jìn)一次爷光。否則只是一場空談,雖然聽了澎粟,又有什么用蛀序?”
這個太典型了!聽到好的老師講課活烙,都如癡如醉徐裸,老師講得太好了!學(xué)到太多東西了啸盏!有這樣的老師太幸福了倦逐!下了課呢,自己該干啥干啥宫补,根本就沒有按老師講的去下功夫檬姥,還惦記著什么時候再有好的課程去聽!
上個月我邀請了《金字塔原理》的譯者汪洱老師粉怕,到華與華講了兩天課健民,大家都聽得聚精會神,佩服得五體投地贫贝。這個月呢秉犹,我看了大家寫的報告PPT蛉谜,沒有一個按老師教的做的!自己原來怎么干崇堵,還是怎么干型诚。我就又想起子路的故事,他聽到一句善言鸳劳,你接著跟他講第二句狰贯,他捂起耳朵:“不要聽!不要聽赏廓!我上一條還沒來得及做呢涵紊!”
【先生曰:“人之本體,常常是寂然不動的幔摸,常常是感而遂通的摸柄。‘未應(yīng)不是先既忆,已應(yīng)不是后驱负。’”】
王陽明說:“人的本體患雇,時常是寂然不動的电媳,又時常是一感應(yīng)就通的。就像二程說的:‘未有感應(yīng)的心體未必在先庆亡,已有感應(yīng)的心體未必在后±谈澹’”
【一友舉:“佛家以手指顯出問曰:‘眾曾見否又谋?’眾曰:‘見之∮榫郑’復(fù)以手指入袖彰亥,問曰:‘眾還見否?’眾曰:‘不見衰齐∪握’佛說還不見性。此義未明耻涛》峡幔”
先生曰:“手指有見有不見,爾之見性常在抹缕。人之心神只在有睹有聞上馳騁澈蟆,不在不睹不聞上著實(shí)用功。蓋不睹不聞是良知本體卓研,戒慎恐懼是致良知的工夫趴俘。學(xué)者時時刻刻學(xué)睹其所不睹睹簇,常聞其所不聞,工夫方有個實(shí)落處寥闪。久久成熟后太惠,則不須著力,不待防檢疲憋,而真性自不息矣凿渊。豈以在外者之聞見為累哉?”】
一位同學(xué)舉佛家的例子問:“佛伸出手指說:‘你們看見了嗎柜某?’大家說:‘看見了嗽元。’又把手指縮回袖子里問:‘你們現(xiàn)在看見嗎喂击?’大家回答:‘看不見’剂癌。佛說:‘你們還沒有見性『舶恚’這是什么意思呢佩谷?”
王陽明說:“手指有時看得見,有時看不見监嗜,但是你的‘見性’常在谐檀。人的心神,只在看得見聽得著的地方馳騁裁奇,卻不在看不見聽不著的地方著實(shí)用功桐猬。卻不知道看不見,聽不著的地方刽肠,才是良知本體溃肪,戒慎恐懼,才是致良知的功夫音五。學(xué)者應(yīng)該時時刻刻學(xué)習(xí)去體察那些看不見惫撰,聽不著的地方,這功夫才有一個切實(shí)的著落躺涝。時間長了厨钻,功夫純熟,則不需刻意用力坚嗜,不用時刻提防省察自己去克己復(fù)禮夯膀,也能生知安行,坦然中道苍蔬,就能像孔子說的從心所欲不逾矩棍郎,這就是真性的生生不息,就是《中庸》‘天命之謂性银室,率性之謂道’的率性而為涂佃,那就不會被外在的見聞所牽累励翼。”
【問:“先儒謂‘鳶飛魚躍’辜荠,與‘必有事焉’汽抚,同一活潑潑地?”
先生曰:“亦是伯病。天地間活潑潑地造烁,無非此理,便是吾良知的流行不息午笛。致良知便是‘必有事’的工夫惭蟋。此理非惟不可離,實(shí)亦不得而離也药磺。無往而非道告组,無往而非工夫“┡澹”】
有同學(xué)問程顥先生這段話怎么講木缝,程顥說:“‘鳶飛戾天,魚躍于淵围辙,言其上下察也’我碟。此一段子思吃緊為人處,與‘必有事焉而勿正’之意同姚建,活潑潑地矫俺。”
這一段掸冤,是程顥講子思的《中庸》厘托,原文:
君子之道費(fèi)而隱。夫婦之愚贩虾,可以知焉,及其至也沥阱,雖圣人亦有所不知焉缎罢;夫婦之不肖,可以能行焉考杉,及其至也策精,雖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崇棠,人猶有所憾咽袜。故君子語大,天下莫能載焉枕稀;語小询刹,天下莫能破焉谜嫉。詩云:“鳶鳥戾天,魚躍于淵”凹联,言其上下察也沐兰,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蔽挠,及其至也住闯,察乎天地。
君子知道費(fèi)而隱澳淑,費(fèi)比原,是用之廣,隱杠巡,是體之微量窘。所以傳習(xí)錄這里講這個,是和上一段講手指看得見看不見相呼應(yīng)忽孽。
君子之道廣大而精微绑改,放之四海而皆準(zhǔn)。道理都非常簡單兄一,普通男女也能明白厘线,能照做;但又非常精深出革,到那極致處造壮,就其全體而言,圣人也不能都知道骂束,都做到耳璧。
君子之道,近在夫婦居室之間展箱,遠(yuǎn)在天地之外旨枯。所以君子說大,天地之大也裝不下混驰,君子說小攀隔,小到了夸克,誰也沒法再把它打破栖榨。鷹擊長空昆汹,魚潛深淵,上下分明婴栽,君子之道满粗,普通男女也可踐行,但他高深的境界愚争,則昭著天地映皆。
程顥就說挤聘,鳶飛戾天,魚躍于淵劫扒,就是君子之道檬洞,上通天,下接地沟饥,就是天地之間活潑潑的生機(jī)生意添怔,和“必有事焉而勿正”的意思是一樣的。
必有事焉而勿正贤旷,是孟子講如何養(yǎng)浩然之氣广料,集義而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幼驶,勿助長也艾杏,無若宋人然≈言澹”時刻不能脫離大道购桑,時刻都在事上磨練,修行存養(yǎng)氏淑,而不預(yù)期其效驗(yàn)勃蜘。勿忘勿助,不要像宋人那樣假残,拔苗助長缭贡。
程顥就說“鳶飛戾天,魚躍于淵”和“必有事焉而勿正”意思一樣辉懒,都是生動活潑阳惹。
王陽明說:“程顥先生說得也對,‘鳶飛戾天眶俩,魚躍于淵’出自《詩經(jīng)》莹汤,原意就是形容萬類霜天競自由。天地之間活潑潑的颠印,無非就是這一個天理纲岭,就是我的良知流行不息。致良知嗽仪,就是必有事焉的功夫荒勇。這個理柒莉,不僅是不能脫離闻坚,也實(shí)在是無法脫離。世間所有的事都這一個大道兢孝,走到哪兒窿凤,都是這一個功夫仅偎。”
我的《傳習(xí)錄》學(xué)習(xí)參考書目:
《傳習(xí)錄 明隆慶六年初刻版》雳殊,王陽明撰著橘沥,謝廷杰輯刊,張靖杰譯注夯秃,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四書章句集注》座咆,中華書局
《王陽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